一种用于端子线束的转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51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端子线束转接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端子线束的转接组件,包括安装壳体,安装壳体的后端开设有第一母槽口,第一母槽口的内部嵌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卡接有多个第一母接头,第一母接头上开设有半圆卡槽,安装壳体的两侧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的外端面均设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固定有设于第一母槽口内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面固定有与半圆卡槽相卡接的半圆铜块,且连接杆的顶面设有多个弹簧,弹簧的顶端与安装壳体的内顶面相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母接头上开设半圆卡槽以及设置与之相适配的半圆铜块,使得线束便于插入第一母接头的内部通过半圆铜块卡接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束不便于安装,安装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端子线束的转接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端子线束转接组件技术
,具体为一种用于端子线束的转接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接线端子逐渐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信号端子、电子端子以及连接端子等,是电路中的连接端。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为单孔、双孔、插口以及挂钩等,从材料分,为铜镀银、铜镀锌、铜、铝以及铁等。接线端子在传递电信号和导电方面起到了连接的作用,从而减少了工作量和生产成本的消耗,给生产和使用带来了诸多的便利,避免了许多的麻烦,从而达到简化产品结构既和节约制造成本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中,端子线束转接组件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无线束辅助安装装置,造成线束安装费时费力,安装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且现有的端子线束转接组件一般是把线束固定后通过端子与插接件相插接,实现了一插一接的效果,但是因线路连接的需要,满足不了一插多接的需求,因而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端子线束的转接组件,具备便于线束的安装和一插多接的功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端子线束的转接组件,包括安装壳体,安装壳体的前端开设有多个公槽口,且安装壳体的后端开设有连通公槽口的第一母槽口,多个公槽口的内部均嵌设有公接头,第一母槽口的内部嵌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卡接固定有多个第一母接头,多个第一母接头与多个公接头相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铜条,且多个第一母接头上均开设有半圆卡槽,安装壳体的两侧开设有两个连通第一母槽口的滑槽,两个滑槽的外端面均设有贴合安装壳体滑动的滑块,且两个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设于第一母槽口内部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半圆卡槽相卡接的半圆铜块,且连接杆的顶面固设有多个弹簧,弹簧上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与安装壳体的内顶面固定连接。
[0006]可选的,安装壳体的上表面且位于铜条的正上方开设有连通第一母槽口的第二母槽口,安装壳体的两侧侧壁且位于第二母槽口的正下方转动配合有转杆,转杆上固设有多个与铜条相抵接铜杆。
[0007]可选的,转杆的两端延伸至安装壳体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转块,安装壳体的侧壁上且位于转块的两侧呈对称开设有连通第一母槽口的卡槽,安装壳体的上表面设有活动插设于第二母槽口内并与卡槽相卡接的卡座。
[0008]可选的,卡座的内部固设有多个第二母接头,且多个第二母接头的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夹持铜杆的铜性夹片,且铜性夹片呈对称设置,分别设于铜杆的两侧。
[0009]可选的,公接头、第一母接头、第二母接头、铜条、半圆铜块、铜杆以及铜性夹片均为铜制,安装壳体、连接杆、滑块、转杆、转块以及卡座均为尼龙材质制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端子线束的转接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块、连接杆、弹簧、半圆铜块以及在第一母接头上开设与半圆铜块相适配的半圆卡槽,使得线束便于插入第一母接头的内部通过半圆铜块卡接固定,并且第一母接头也可供外部公接头的插入,达到便于安装线束和转接的双重效果;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铜条、转块、转杆、铜杆以及用于夹持铜杆的铜性夹片,铜杆通过转动一端可与铜条相抵接,另一端可被铜性夹片所夹持,因而更方便于第二母接头在外接公接头的情况下实现通电的效果,进一步的增加的转接的数量,使得线路便于分类安装,大大的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第一爆炸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第二爆炸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中全剖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安装壳体;2、公槽口;3、第一母槽口;4、公接头;5、固定板;6、第一母接头;7、铜条;8、半圆卡槽;9、滑槽;10、滑块;11、连接杆;12、半圆铜块;13、弹簧;14、第二母槽口;15、转杆;16、铜杆;17、转块;18、卡槽;19、卡座;20、第二母接头;21、铜性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用于端子线束的转接组件,包括安装壳体1,安装壳体1的前端开设有多个公槽口2,且安装壳体1的后端开设有连通公槽口2的第一母槽口3,多个公槽口2的内部均嵌设有公接头4,第一母槽口3的内部嵌设有固定板5,且固定板5卡接固定有多个第一母接头6,多个第一母接头6与多个公接头4相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铜条7,且多个第一母接头6上均开设有半圆卡槽8,安装壳体1的两侧开设有两个连通第一母槽口3的滑槽9,两个滑槽9的外端面均设有贴合安装壳体1滑动的滑块10,且两个滑块10之间固定连接有设于第一母槽口3内部的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半圆卡槽8相卡接的半圆铜块12,且连接杆11的顶面固设有多个弹簧13,弹簧13上远离连接杆11的一端与安装壳体1的内顶面固定连接;
[0020]因此,向安装壳体1的上方滑动滑块10可解除半圆铜块12与半圆卡槽8的卡接,使得线束便于插入第一母接头6的内部,之后松开滑块10使得半圆铜块12通过连接杆11顶部的弹簧13进行复位,实现对第一母接头6内部线束的卡接,从而完成线束的安装,并且第一母接头6也可供外部公接头4的插入,达到转接的效果。
[0021]请参阅图1,安装壳体1的上表面且位于铜条7的正上方开设有连通第一母槽口3的第二母槽口14,安装壳体1的两侧侧壁且位于第二母槽口14的正下方转动配合有转杆15,转杆15上固设有多个与铜条7相抵接铜杆16,转杆15的两端延伸至安装壳体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转块17,安装壳体1的侧壁上且位于转块17的两侧呈对称开设有连通第一母槽口3的卡槽18,安装壳体1的上表面设有活动插设于第二母槽口14内并与卡槽18相卡接的卡座19,卡座19的内部固设有多个第二母接头20,且多个第二母接头20的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夹持铜杆16的铜性夹片21,且铜性夹片21呈对称设置,分别设于铜杆16的两侧,公接头4、第一母接头6、第二母接头20、铜条7、半圆铜块12、铜杆16以及铜性夹片21均为铜制,安装壳体1、连接杆11、滑块10、转杆15、转块17以及卡座19均为尼龙材质制成;
[0022]因此,通过转动转块17可联动转杆15带动铜杆16转动,铜杆16通过转动一端可与铜条7相抵接,另一端可被铜性夹片21所夹持,因而更方便于第二母接头20在外接公接头4的情况下实现通电的效果,进一步的增加的转接的数量,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端子线束的转接组件,包括安装壳体(1),其特征在于:安装壳体(1)的前端开设有多个公槽口(2),且安装壳体(1)的后端开设有连通公槽口(2)的第一母槽口(3),多个公槽口(2)的内部均嵌设有公接头(4),第一母槽口(3)的内部嵌设有固定板(5),且固定板(5)卡接固定有多个第一母接头(6),多个第一母接头(6)与多个公接头(4)相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铜条(7),且多个第一母接头(6)上均开设有半圆卡槽(8),安装壳体(1)的两侧开设有两个连通第一母槽口(3)的滑槽(9),两个滑槽(9)的外端面均设有贴合安装壳体(1)滑动的滑块(10),且两个滑块(10)之间固定连接有设于第一母槽口(3)内部的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半圆卡槽 (8)相卡接的半圆铜块(12),且连接杆(11)的顶面固设有多个弹簧(13),弹簧(13)上远离连接杆(11)的一端与安装壳体(1)的内顶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端子线束的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壳体(1)的上表面且位于铜条(7)的正上方开设有连通第一母槽口(3)的第二母槽口(14),安装壳体(1)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巍杜旭东赵立蕴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兰诺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