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绝缘片的连续冲裁及废料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236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绝缘片的连续冲裁及废料回收系统,其包括送料平台、冲裁单元、及废料回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部件的设置,随着冲裁机的升降控制导料辊和辅助辊之间的贴合和脱离,实现在冲孔时绝缘片停止移动,保证孔定位精准;通过辅助部件和压辊的设置,使得侧边废料和中部废料更容易脱离绝缘片,便于对侧边废料和中部废料的回收,保证绝缘片不受卷收部件的影响脱离生产线,正常传送至下一工序。工序。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绝缘片的连续冲裁及废料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绝缘片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绝缘片的连续冲裁及废料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绝缘片是保持电路保持断路状态的薄片,其广泛用于电器、电子行业,在实际应用中,电池绝缘片起到了绝缘,分隔的作用。
[0003]目前,在电池绝缘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绝缘片进行表面覆底膜、中部冲孔、侧边裁切、绝缘片与底膜脱离等一系列工序,以满足实际所要应用到的电池的形状和尺寸需求,其中通过冲裁机对绝缘片进行中部冲孔和侧边裁切时,会产生大量多余的侧边废料和中部废料。
[0004]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容易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电池绝缘片在冲孔时,由于无法保持膜片在冲裁机下形成一个短暂停留的过程,容易导致孔定位不精确,且出现变形,使得产品报废,致使良品率低;
[0006]2)、由于侧边废料和中部废料未与绝缘片完全脱离,直接自生产线上收集侧边废料和中部废料,容易使得绝缘片被侧边废料和中部废料带离生产线,导致生产线停车,降低生产效率;
[0007]3)、在收集废料时,侧边废料容易断开,需要生产线停车,重新牵引侧边废料,劳动强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电池绝缘片的连续冲裁及废料回收系统。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电池绝缘片的连续冲裁及废料回收系统,其包括:/>[0011]送料平台,其依次分布有冲裁工位、侧边废料回收工位、及中部废料回收工位;
[0012]冲裁单元,其包括设置在冲裁工位上的冲裁机;
[0013]废料回收单元,其包括设置在侧边废料回收工位上的第一卷收部件、及设置在中部废料回收工位上的第二卷收部件,
[0014]冲裁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冲裁工位出料端的传动辊、设置在传动辊表面并与传动辊相对转动的辅助辊、及用于将传动辊和辅助辊相对分离的驱动部件,送料时,绝缘片压合在传动辊和辅助辊之间;当冲裁机向下冲裁时,驱动部件驱使传动辊和辅助辊中的一个脱离另一个,绝缘片停止移动;
[0015]废料回收单元还包括辅助部件、压辊,其中第一卷收部件设置在侧边废料回收工位的上方,绝缘片自侧边废料回收工位进料端部向后移动时,辅助部件将绝缘片限制在侧边废料回收工位上,侧边废料脱离所绝缘片向前上方延伸并卷收至第一卷收部件上;压辊
设置在中部废料回收工位上,并位于第二卷收部件的前侧,当绝缘片移动时,压辊向下抵触在绝缘片上。
[0016]优选地,驱动部件包括设置在冲裁机上的驱动件、与辅助辊或/和传动辊相联动的传动件,当冲裁机向下冲裁时,驱动件随之向下移动并触动传动件,进而驱使辅助辊和传动辊中的一个脱离另一个。利用冲裁机的升降来同步驱使辅助辊脱离传动辊,保证绝缘片定位精准,减少冲孔误差。
[0017]具体的,驱动件包括设置在冲裁机上的固定座、连接在固定座上的驱动杆;传动件包括横设在冲裁工位上方的横梁、上下翻转地连接在横梁上的传动杆,其中传动杆一端部位于驱动杆的下方、另一端部与辅助辊相联动。这样设置,结构紧凑,节约空间。
[0018]进一步的,传动杆包括上下翻转地连接在横梁上的第一杆、及自第一杆一端斜向下延伸的第二杆,其中第一杆自另一端与辅助辊相联动设置,第二杆的下端部位于驱动杆的下方,冲裁时,驱动杆抵触在第二杆的下端部,另一端向上翻转并驱使辅助辊脱离传动辊。这样设置,传动杆能够进行轻微幅度的翻转,避免翻转幅度过大而导致辅助辊回落不及时。
[0019]优选地,第一卷收部件包括设置在侧边废料回收工位上方的第一卷收轴,辅助部件位于第一卷收轴的下方并压设在绝缘片上,当绝缘片自侧边废料回收工位进料端部向后移动时,侧边废料脱离绝缘片,并经过辅助部件后向上卷收至第一卷收轴上。这样设置,第一卷收轴在卷收侧边废料时,辅助部件能够将绝缘片限制在送料平台上,防止由于侧边废料与绝缘片间未完全断开而导致绝缘片被向上提起,保证生产加工的正常进行。
[0020]具体的,第一卷收部件还包括张力辊,张力辊位于辅助部件的前上方,卷收时,侧边废料经过辅助部件并向前上方绕张力辊后卷收至第一卷收轴上,其中张力辊与侧边废料回收工位之间的侧边废料与绝缘片之间的夹角为40
°
~80
°
。增加卷收时侧边废料上的张力,更便于对侧边废料的卷收,避免侧边废料断开。
[0021]优选地,辅助部件包括自两端固定连接在侧边废料回收工位上的固定杆、连接在固定杆上并与绝缘片相平行的压板,其中压板将绝缘片限制在侧边废料回收工位上,所述侧边废料脱离所述绝缘片后自所述压板上远离所述固定杆一侧向上卷收至所述第一卷收轴上。这样设置,压板与绝缘片接触面接大,有效防止绝缘片被侧边废料带出送料平台。
[0022]具体的,压板沿绝缘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冒出位于绝缘片两侧的侧边废料,侧边废料脱离绝缘片时,压板自远离固定杆一侧抵触在侧边废料上。这样设置,增大侧边废料上的张力,使得侧边废料更容易脱离绝缘片,同时,压板上远离固定杆一侧呈刀刃状,减少压板与侧边废料的接触面积,减少磨损导致的侧边废料断开。
[0023]优选地,第二卷收部件包括设置在中部废料回收工位上方的胶带卷和第二卷收轴、及贴合辊,其中胶带自胶带卷上退卷并向下延伸至绝缘片表面,再向上延伸并卷收至第二卷收轴上,贴合辊将胶带压合在绝缘片表面,中部废料粘贴至胶带上。
[0024]具体的,贴合辊包括上贴合辊和下贴合辊,上贴合辊和下贴合辊分别设置在绝缘片上下两侧,且上贴合辊和下贴合辊相对转动设置,当绝缘片移动时,上贴合辊和下贴合辊将中部废料与胶带相贴合。绝缘片移动时,上贴合辊和下贴合辊同步相对转动,这样一来,避免贴合辊对绝缘片表面造成磨损。
[0025]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6]本技术通过驱动部件的设置,随着冲裁机的升降控制导料辊和辅助辊之间的贴合和脱离,实现在冲孔时绝缘片停止移动,保证孔定位精准;通过辅助部件和压辊的设置,使得侧边废料和中部废料更容易脱离绝缘片,便于对侧边废料和中部废料的回收,保证绝缘片不受卷收部件的影响脱离生产线,正常传送至下一工序。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电池绝缘片的连续冲裁及废料回收系统的主视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废料回收送料架的俯视放大示意图;
[0029]图3为图1中支撑架的俯视放大示意图;
[0030]图4为图1中卡合模块的侧视放大示意图;
[0031]其中:1、送料平台;10、冲裁送料架;11、废料回收送料架;110、第一送料架;z1、第一支撑板;111、第二送料架;z2、第二支撑板;112、导料辊;113、导向部件;1130、第一导向板;1131、第二导向板;1132、调节件;12、导向辊;
[0032]2、冲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绝缘片的连续冲裁及废料回收系统,其包括:送料平台,其依次分布有冲裁工位、侧边废料回收工位、及中部废料回收工位;冲裁单元,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冲裁工位上的冲裁机;废料回收单元,其包括设置在所述侧边废料回收工位上的第一卷收部件、及设置在所述中部废料回收工位上的第二卷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裁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冲裁工位出料端的传动辊、设置在所述传动辊表面并与所述传动辊相对转动的辅助辊、及用于将所述传动辊和辅助辊相对分离的驱动部件,送料时,绝缘片压合在所述传动辊和所述辅助辊之间;当所述冲裁机向下冲裁时,所述驱动部件驱使所述传动辊和所述辅助辊中的一个脱离另一个,绝缘片停止移动;所述的废料回收单元还包括辅助部件、压辊,其中所述第一卷收部件设置在所述侧边废料回收工位的上方,所述绝缘片自所述侧边废料回收工位进料端部向后移动时,所述辅助部件将所述绝缘片限制在所述侧边废料回收工位上,所述侧边废料脱离所述绝缘片向前上方延伸并卷收至所述第一卷收部件上;所述压辊设置在所述中部废料回收工位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卷收部件的前侧,当所述绝缘片移动时,所述压辊向下抵触在所述绝缘片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绝缘片的连续冲裁及废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冲裁机上的驱动件、与所述辅助辊或/和所述传动辊相联动的传动件,当所述冲裁机向下冲裁时,所述驱动件随之向下移动并触动所述传动件,进而驱使所述辅助辊和所述传动辊中的一个脱离另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绝缘片的连续冲裁及废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冲裁机上的固定座、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驱动杆;所述传动件包括横设在所述冲裁工位上方的横梁、上下翻转地连接在所述横梁上的传动杆,其中所述传动杆一端部位于所述驱动杆的下方、另一端部与所述辅助辊相联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绝缘片的连续冲裁及废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包括上下翻转地连接在所述横梁上的第一杆、及自所述第一杆一端斜向下延伸的第二杆,其中所述第一杆自另一端与所述辅助辊相联动设置,所述第二杆的下端部位于所述驱动杆的下方,冲裁时,所述驱动杆抵触在所述第二杆的下端部,所述另一端向上翻转并驱使所述辅助辊脱离所述传动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壬和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