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口/多口充电器的芯片状态互联通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15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口/多口充电器的芯片状态互联通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设置有芯片互联端口、至少两个充电控制支路和至少两个供电端口,各充电控制支路分别并联于芯片互联端口,每一充电控制支路均包括一控制模块、一source供电支路和一sink供电支路,sink供电支路串联有开关元件,开关连接端电连接开关元件的开关控制端,以实现控制sink供电支路的通断,各控制模块的供电端分别电连接有一供电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样单线数字电平方式,抗干扰能力强,运行可靠极高,在应用上无需任何外围器件辅助,不需复杂的协议调制和解析,整体成本相对更低。本相对更低。本相对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口/多口充电器的芯片状态互联通的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器的电源快充控制电路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口 /多口充电器的芯片状态互联通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快充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存在PD/PPS双口快充技术,PD/PPS因为具备输出功率广播能力,因而多口充电器在充电的时候可以通过各充电端口工作状态互联并实现各充电端口的功率分配,从而最大化的利用电源的供电能力。
[0003]当前芯片间信息互通主要出现的技术为:1.使用常规通讯协议,比如I2C 和SPI等;2.通过模拟电路方式,通过多个协议芯片共享电阻后检测各电阻上的信息实现,例如中国技术专利ZL201922421670.1。
[0004]现有技术的缺点:1.对应标准数字通讯协议,一般需要使用双线,另外在实现电路方面也需要较为复杂的编码和解码,实现所需资源较大;2.对于专利 201922421670.1的实现方式,因为是通过电阻检测和模拟量通信,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特别是在开关电源中使用,可靠性会降低;另外模拟量的调制和检测解析对电路的设计要求会更高。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口/多口充电器的芯片状态互联通的控制电路,电路简单且实现所需资源非常小,生产成本低,运行可靠性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口/多口充电器的芯片状态互联通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设置有芯片互联端口、至少两个充电控制支路和至少两个供电端口,芯片互联端口设置有至少两个芯片互联脚PIN,每一个所述充电控制支路电连接于一个相对应的互联接脚PIN,各芯片互联脚PIN 通过导线顺次单线直连,以实现状态互联功能;每一充电控制支路均包括一控制模块、一source供电支路和一sink供电支路,控制模块设置有供电端、接电端和开关连接端,每一充电控制支路中的控制模块的接电端、source供电支路的低压端和sink供电支路的高压端分别电连接于同一相对应的所述芯片互联脚PIN, sink供电支路串联有开关元件,开关连接端电连接开关元件的开关控制端,以实现控制sink供电支路的通断,各控制模块的供电端分别电连接有一所述供电端口。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每一所述充电控制支路的所述sink供电支路的第一端均电连接于所述芯片互联端口、第二端均接地;每一所述充电控制支路的所述 source供电支路的第一端具有正电压、第二端均电连接于所述芯片互联端口。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每一所述充电控制支路的所述source供电支路在所述芯片互联端口处均提供一个source电流Ip,每一所述充电控制支路的所述 sink供电支路在芯片互联端口处均提供一个sink电流Id,同一充电控制支路中 sink电流Id大于source电流Ip。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芯片互联端口设定为双口互联,设定sink电流 Id大于source电流Ip的2倍。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供电端口未处于工作状态时电连接该供电端口的所述充电控制支路中的相应的所述开关元件处于导通状态;
[0011]在所述供电端口处于工作状态时电连接该供电端口的所述充电控制支路中的相应的所述开关元件处于断开状态。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各所述供电端口均未处于工作状态时,各所述充电控制支路中的控制模块的开关连接端均电连接于所述芯片互联端口,芯片互联端口处的电平为低电平。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各所述供电端口均处于工作状态时,各所述充电控制支路中的所述sink供电支路断开分别与所述芯片互联端口和相应的所述 source供电支路电性断开,芯片互联端口处的电平为高电平,以实现通过控制模块检测到芯片互联端口的高电平信号而使所述控制电路进入互联模式并适当调整各供电端口的输出功率。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仅其中一所述供电端口处于工作状态或其中一部分供电端口处于工作状态时,芯片互联端口处的电平为0或低电平。
[001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采样单线数字电平方式,抗干扰能力强,运行可靠极高,在应用上无需任何外围器件辅助,不需复杂的协议调制和解析,整体成本相对更低。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应用于双口互联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将电流源改为电阻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一种双口/多口充电器的芯片状态互联通的控制电路,如图1

3所示,控制电路设置有芯片互联端口、至少两个充电控制支路和至少两个供电端口(充电接口),芯片互联端口设置有至少两个芯片互联脚PIN,每一芯片互联脚PIN对应连接一个充电控制支路,各芯片互联脚PIN顺次串联成一单线直连电路。
[0022]每一个充电控制支路电连接于一个相对应的互联接脚PIN,各芯片互联脚PIN 通过导线顺次单线直连,各互联接脚PIN之间是单线直连的电路连接结构,通过 Ip/Id(电流模式)及开关元件S的位置的简单互换完成相应的状态互联功能,或者通过Rp/Rd(电阻模式)及开关元件S的位置的简单互换完成相应的状态互联功能。
[0023]本技术采样单线数字电平方式,抗干扰能力强,运行可靠极高,在应用上无需任何外围器件辅助,不需复杂的协议调制和解析,整体成本相对更低。
[0024]具体的,每一充电控制支路均包括一控制模块、一source供电支路和一sink 供电支路,控制模块设置有供电端、接电端和开关连接端,每一充电控制支路中的控制模块的接
电端、source供电支路的低压端和sink供电支路的高压端分别电连接于同一相对应的芯片互联脚PIN,sink供电支路串联有开关元件,开关连接端电连接开关元件的开关控制端,以实现控制sink供电支路的通断,各控制模块的供电端分别电连接有一供电端口。
[0025]具体的,每一充电控制支路的sink供电支路的第一端均电连接于芯片互联端口、第二端均接地;每一充电控制支路的source供电支路的第一端具有正电压、第二端均电连接于芯片互联端口。每一充电控制支路的source供电支路在芯片互联端口处均提供一个source电流Ip,每一充电控制支路的sink供电支路在芯片互联端口处均提供一个sink电流Id,同一充电控制支路中sink电流Id 大于source电流Ip。
[0026]在供电端口未处于工作状态时电连接该供电端口的充电控制支路中的相应的开关元件S处于导通状态;在供电端口处于工作状态时电连接该供电端口的充电控制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口/多口充电器的芯片状态互联通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设置有芯片互联端口、至少两个充电控制支路和至少两个供电端口,在其特征在于:芯片互联端口设置有至少两个芯片互联脚PIN,每一个所述充电控制支路电连接于一个相对应的互联接脚PIN,各芯片互联脚PIN通过导线顺次单线直连,以实现状态互联功能;每一充电控制支路均包括一控制模块、一source供电支路和一sink供电支路,控制模块设置有供电端、接电端和开关连接端,每一充电控制支路中的控制模块的接电端、source供电支路的低压端和sink供电支路的高压端分别电连接于同一相对应的所述芯片互联脚PIN,sink供电支路串联有开关元件,开关连接端电连接开关元件的开关控制端,以实现控制sink供电支路的通断,各控制模块的供电端分别电连接有一所述供电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口/多口充电器的芯片状态互联通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充电控制支路的所述sink供电支路的第一端均电连接于所述芯片互联端口、第二端均接地;每一所述充电控制支路的所述source供电支路的第一端具有正电压、第二端均电连接于所述芯片互联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口/多口充电器的芯片状态互联通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充电控制支路的所述source供电支路在所述芯片互联端口处均提供一个source电流Ip,每一所述充电控制支路的所述sink供电支路在芯片互联端口处均提供一个sink电流Id,同一充电控制支路中s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领先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