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套管进料出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208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套管进料出气装置,包括在尾端相连接的呈内外层套设的内层进料管和外侧固定管,内层进料管和外侧固定管之间,留有间隙作为回气通道,回气通道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外侧固定管的外侧套有一圈气涨密封圈,所述气涨密封圈与一设置在回气通道内的进气管通过在外侧固定管壁上进行打孔而相连通,所述回气通道的后端,还与除尘过滤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涨密封圈鼓起而将窄口袋的进料口与外侧固定管之间进行密封,然后通过内层进料管往内灌料,灌料同时溢出的气体通过内层进料管和外侧固定管之间的回气通道导出袋外,并经过除尘过滤装置除尘处理,大大提高了装料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套管进料出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进料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套管进料出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窄口大袋装料时固定进料入口较为困难,而在料气混合体装料时,尤其容易出现洒落浪费,或者污染环境,为此,人们需要找到好的方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套管进料出气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双套管进料出气装置,包括在尾端相连接的呈内外层套设的内层进料管和外侧固定管,内层进料管和外侧固定管之间,留有间隙作为回气通道,回气通道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外侧固定管的外侧套有一圈气涨密封圈,所述气涨密封圈与一设置在回气通道内的进气管通过在外侧固定管壁上进行打孔而相连通,所述回气通道的后端,还与除尘过滤装置相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内层进料管和外侧固定管均为不锈钢管。
[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08]本技术的双套管进料出气装置,需要对窄口袋内进行灌料时,先将双套管进料出气装置插入窄口袋的进料口,保证气涨密封圈所在段也进入进料口内,然后通过进气管对气涨密封圈进行吹气,使气涨密封圈鼓起而将窄口袋的进料口与外侧固定管之间进行密封,然后通过内层进料管往内灌料,灌料同时溢出的气体通过内层进料管和外侧固定管之间的回气通道导出袋外,并经过除尘过滤装置除尘处理,大大提高了装料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br/>[0009]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12]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13]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套管进料出气装置,包括在尾端相连接的呈内外层套设的内层进料管1和外侧固定管2,内层进料管1和外侧固定管2之间,留有间隙作为回气通道5,回
气通道2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外侧固定管2的外侧套有一圈气涨密封圈3,所述气涨密封圈2与一设置在回气通道5内的进气管4通过在外侧固定管2壁上进行打孔而相连通,所述回气通道5的后端,还与除尘过滤装置相连接。
[0014]所述内层进料管1和外侧固定管2均为不锈钢管。
[0015]本技术的双套管进料出气装置,需要对窄口袋内进行灌料时,先将双套管进料出气装置插入窄口袋的进料口,保证气涨密封圈所在段也进入进料口内,然后通过进气管对气涨密封圈进行吹气,使气涨密封圈鼓起而将窄口袋的进料口与外侧固定管之间进行密封,然后通过内层进料管往内灌料,灌料同时溢出的气体通过内层进料管和外侧固定管之间的回气通道导出袋外,并经过除尘过滤装置除尘处理,大大提高了装料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0016]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套管进料出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尾端相连接的呈内外层套设的内层进料管和外侧固定管,内层进料管和外侧固定管之间,留有间隙作为回气通道,回气通道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外侧固定管的外侧套有一圈气涨密封圈,所述气涨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恒大物料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