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顶出行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1922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顶出行程装置,包括底板、下模胚和顶针板,所述底板通过定位销与下模胚连接,所述下模胚的底部通过定位杆与顶针板连接,所述顶针板通过紧固螺钉连接有斜顶座。该具有调节功能的顶出行程装置,通过下模胚、顶针板、斜顶杆、通槽、抵杆、空槽、环形板、第一弹簧、卡槽、卡块、第二弹簧、转动槽、固定块、成型块、固定螺钉、导块和定位螺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定位螺钉与卡块的抵持,迫使抵杆在斜顶杆上行的过程中滞留在原位,从而使成型块转动进入转动槽内,达到了便于使斜顶杆与塑件扣位分离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斜顶杆与塑件扣位分离困难的问题。扣位分离困难的问题。扣位分离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顶出行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胶模具
,具体为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顶出行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当模具在经过注塑、冷却和开模后,需要将凹模中的塑件顶出,此时便需要用到顶出机构,而注塑模具中常用的顶出机构主要有圆顶针、扁顶针、司筒、顶出块和斜顶杆等几种形式,当塑件产品结构上有产品存在扣位、凸台或者凹陷的形面时常采用斜顶杆作为顶出机构,但现有的斜顶杆在与塑件的扣位脱离时,有时会因为斜顶杆顶端难以从扣位中抽出,而导致塑件扣位边缘发生变形损坏,所以需要研制一种便于斜顶杆与塑件扣位脱离的顶出机构,以满足使用者的操作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顶出行程装置,具备便于使斜顶杆与塑件扣位分离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斜顶杆与塑件扣位分离困难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顶出行程装置,包括底板、下模胚和顶针板,所述底板通过定位销与下模胚连接,所述下模胚的底部通过定位杆与顶针板连接,所述顶针板通过紧固螺钉连接有斜顶座,所述斜顶座的内部铰接有斜顶杆,所述斜顶杆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抵杆,所述斜顶杆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抵杆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通过第一弹簧与空槽的内底壁连接,所述斜顶杆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抵杆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抵杆通过第二弹簧与通槽的内底壁连接,所述斜顶杆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抵杆通过固定块连接有成型块,所述成型块的侧面与转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下模胚的底部通过固定螺钉连接有导块,所述导块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钉。
[0007]优选的,所述顶针板的内部与斜顶座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紧固螺钉的侧表面与固定槽的内部螺纹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环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空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卡块位于卡槽的内部,所述卡块的顶部与卡槽的内顶壁抵持。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与抵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与通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导块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斜顶杆的侧表面与导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顶出行程装置,具备以
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具有调节功能的顶出行程装置,通过下模胚、顶针板、斜顶杆、通槽、抵杆、空槽、环形板、第一弹簧、卡槽、卡块、第二弹簧、转动槽、固定块、成型块、固定螺钉、导块和定位螺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定位螺钉与卡块的抵持,迫使抵杆在斜顶杆上行的过程中滞留在原位,从而使成型块转动进入转动槽内,达到了便于使斜顶杆与塑件扣位分离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斜顶杆与塑件扣位分离困难的问题。
[0014]2、该具有调节功能的顶出行程装置,通过卡块、固定螺钉、导块和定位螺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拧动定位螺钉来控制卡块与定位螺钉接触的时间,从而控制成型块转动的时间,达到了便于控制成型块转动时间的效果,解决了成型块转动时间调节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图。
[0018]其中:1、底板;2、下模胚;3、顶针板;4、斜顶杆;5、通槽;6、抵杆;7、空槽;8、环形板;9、第一弹簧;10、卡槽;11、卡块;12、第二弹簧;13、转动槽;14、固定块;15、成型块;16、固定螺钉;17、导块;18、定位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顶出行程装置,包括底板1、下模胚2和顶针板3,底板1通过定位销与下模胚2连接,下模胚2的底部通过定位杆与顶针板3连接,顶针板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筒,定位杆的侧表面与定位筒的内部活动连接,顶针板3通过紧固螺钉连接有斜顶座,顶针板3的内部与斜顶座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槽,紧固螺钉的侧表面与固定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斜顶座的内部铰接有斜顶杆4,下模胚2的内部开设有限制槽,斜顶杆4的侧表面与限制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斜顶杆4的内部开设有通槽5,通槽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抵杆6,斜顶杆4的内部开设有空槽7,空槽7的内部与通槽5的内部连通,抵杆6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环形板8,环形板8位于空槽7的内部,环形板8通过第一弹簧9与空槽7的内底壁连接。
[0021]第一弹簧9的顶端与环形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9的底端与空槽7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抵杆6的侧表面与第一弹簧9的内部活动连接,斜顶杆4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0,卡槽10的内部与通槽5的内部连通,抵杆6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11,卡块11位于卡槽10的内部,卡块11的顶部与卡槽10的内顶壁抵持,卡块11与卡槽10的内部活动连接,抵杆6通过第二弹簧12与通槽5的内底壁连接,第二弹簧12的顶端与抵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2的底端与通槽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斜顶杆4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13,转动槽13的内部与通槽5的内部连通,抵杆6通过固定块14连接有成型块15,抵杆6的顶端与固定块14的内部铰
接,固定块14远离抵杆6的一侧与成型块15靠近抵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成型块15的侧面与转动槽13的内部活动连接。
[0022]下模胚2的底部通过固定螺钉16连接有导块17,导块17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槽,通过卡块11、固定螺钉16、导块17和定位螺钉18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拧动定位螺钉18来控制卡块11与定位螺钉18接触的时间,从而控制成型块15转动的时间,达到了便于控制成型块15转动时间的效果,解决了成型块15转动时间调节不便的问题,斜顶杆4的侧表面与导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导块17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钉18,通过下模胚2、顶针板3、斜顶杆4、通槽5、抵杆6、空槽7、环形板8、第一弹簧9、卡槽10、卡块11、第二弹簧12、转动槽13、固定块14、成型块15、固定螺钉16、导块17和定位螺钉18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定位螺钉18与卡块11的抵持,迫使抵杆6在斜顶杆4上行的过程中滞留在原位,从而使成型块15转动进入转动槽13内,达到了便于使斜顶杆4与塑件扣位分离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斜顶杆4与塑件扣位分离困难的问题。
[0023]在使用时,先控制模具进行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顶出行程装置,包括底板(1)、下模胚(2)和顶针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通过定位销与下模胚(2)连接,所述下模胚(2)的底部通过定位杆与顶针板(3)连接,所述顶针板(3)通过紧固螺钉连接有斜顶座,所述斜顶座的内部铰接有斜顶杆(4),所述斜顶杆(4)的内部开设有通槽(5),所述通槽(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抵杆(6),所述斜顶杆(4)的内部开设有空槽(7),所述抵杆(6)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环形板(8),所述环形板(8)通过第一弹簧(9)与空槽(7)的内底壁连接,所述斜顶杆(4)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0),所述抵杆(6)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11),所述抵杆(6)通过第二弹簧(12)与通槽(5)的内底壁连接,所述斜顶杆(4)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13),所述抵杆(6)通过固定块(14)连接有成型块(15),所述成型块(15)的侧面与转动槽(13)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下模胚(2)的底部通过固定螺钉(16)连接有导块(17),所述导块(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恒灵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