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上溯能力研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装置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鱼类上溯能力研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上溯运动作为鱼类逃逸、洄游、繁殖、捕食等行为实现的主要方式,对鱼类存活、生长及繁衍提供了基本保证,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近年来,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阻断了鱼类原有的洄游通道,改变了河流原有的水流状况,对多种鱼类的生存和繁殖造成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水利工程项目开展时鱼道(或称过鱼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并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0003]鱼类上溯能力的相关研究对于鱼道设计至关重要,可为鱼类物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目前的鱼类游泳能力设备一般是先通过鱼类游泳能力测试,然后为鱼道流速设计提供支撑。但是,鱼类在众多游泳能力设备中运动后的对地距离几乎为0,而鱼类在鱼道中是需要上溯前进的。那么,设计一种不仅能让鱼类逆流而动持续上溯(即鱼类可上溯距离较大),又占地面积较小,则十分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类上溯能力研究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上溯能力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鱼道(1),所述的鱼道(1)包括上游段(101)和下游段(102),上游段(101)一端与下游段(102)一端之间通过中游段(103)连接并形成“U”形的鱼道(1),上游段(101)、下游段(102)以及中游段(103)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的上游段(101)远离中游段(103)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进水管(12),所述的下游段(102)远离中游段(103)的一端侧壁上设有出水管(13),进水管(12)与出水管(13)连接至同一台送水泵(14)上;所述的鱼道(1)上方设有运鱼轨道(2),运鱼轨道(2)设置在上游段(101)和下游段(102)远离中游段(103)的一端上方,且运鱼轨道(2)由上游段(101)向下游段(102)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的运鱼轨道(2)上设有移动装置(3),移动装置(3)下方吊设有运鱼箱(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上溯能力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游段(101)远离中游段(103)的一端内设有第一阻挡网板(5),第一阻挡网板(5)通过设置在上游段(101)内侧壁上的第一网板插槽(6)插设固定;所述的下游段(102)远离中游段(103)的一端内设有第二阻挡网板(10),第二阻挡网板(10)通过设置在下游段(102)内侧壁上的第二网板插槽(11)插设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上溯能力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道(1)通过其底部的鱼道支撑柱(15)支撑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上溯能力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鱼轨道(2)两端设有水平的延伸板(17),延伸板(17)上设有轨道支撑柱(18),运鱼轨道(2)通过轨道支撑柱(18)支撑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上溯能力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鱼轨道(2)主体为矩形框架结构,在运鱼轨道(2)的两个内侧壁下沿上分别设有一条轨道齿(16),移动装置(3)上设有两组行进齿轮(20),单组行进齿轮(20)包括两个行进齿轮(20),两个行进齿轮(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露,侯轶群,朱正强,韩德举,陈小娟,陶江平,胡望斌,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