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液体微滴飞溅和气溶胶逸散的离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164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液体微滴飞溅和气溶胶逸散的离心管,涉及实验室用离心管防液体飞溅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离心管、离心管上盖以及设置在离心管管口的橡胶材质的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环以及固定设置在密封环内部的密封叶片组合,密封环的外壁与离心管的内壁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是在原来塑料材质离心管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一个耐高压的橡胶装置,该密封机构的上部翻卷过来套在离心管管口上,上下通过限位环一和限位槽一配合、限位槽二与限位环二配合的双重固定,使密封环的外壁能很好的跟离心管的外壁紧密贴合而不卷边,密封机构不会被吸头进出离心管的外力带动发生位移,保证了密封机构的稳固性。的稳固性。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液体微滴飞溅和气溶胶逸散的离心管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室用离心管防液体飞溅
,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液体微滴飞溅和气溶胶逸散的离心管。

技术介绍

[0002]离心管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实验耗材,目前实验室中使用的离心管大多是塑料材质,比如PP(聚丙烯)、PC (聚碳酸酯)、PE(聚乙烯)等。塑料离心管盖子因为与管体是同材质,为达到密封效果,需要一定的紧密度,开盖会产生卡顿;实验人员在使用离心管抽吸、混匀生物化学试剂时,离心管口因无有效密封装置而处于常开状态。这两种情况都能使肉眼看不见的气溶胶微粒逸散到环境中,同时,实验操作中如果操作失误造成离心管以开口状态散落,因液体飞溅造成的危害将会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液体微滴飞溅和气溶胶逸散的离心管。
[0004]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离心管、离心管上盖以及设置在离心管管口耐高压的橡胶材质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环以及固定设置在密封环内部的密封叶片组合,密封环的外壁与离心管的内壁紧密贴合,密封叶片组合设置在密封环的中部,密封环的下部嵌入离心管内部,密封环的上部可翻卷到密封环的外壁上。本方案中的密封机构适用于1.5ml或2ml的离心管。
[0005]所述密封叶片组合由若干个橡胶材质的叶片沿密封环内壁环绕而成,每个叶片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等于密封环横截面内径的一半,相邻两个叶片之间部分重叠并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一个密封平面。
[0006]所述密封环外壁的上部开设有环形的限位槽一,所述密封环外壁的下部设置有环形的、向外凸起的限位环二。
[0007]所述离心管外壁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向外凸起的限位环一,所述限位环一与所述限位槽一配合连接。
[0008]所述离心管内壁靠近管口的位置开设有环形的限位槽二,所述限位槽二与所述限位环二配合连接。
[0009]所述离心管上盖与离心管外壁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底部与离心管外壁固定连接,连接件的顶部与离心管上盖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件与离心管外壁的连接点位于当密封环上部翻卷到密封环外壁上之后下边缘所处位置的底部。
[0010]所述密封环的上边缘和下边缘的内壁均设置有朝向密封环中部倾斜的切面。
[001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是在原来塑料材质离心管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一个耐高压的橡胶装置,该密封机构的上部翻卷过来套在离心管管口上,上下通过限位环一和限位槽一配合、限位槽二与限位环二配合的双重固定,再加上
密封环上边缘和下边缘倾斜的切面的设置,使密封环的外壁能很好的跟离心管的外壁紧密贴合而不卷边,密封机构不会被吸头进出离心管的外力带动发生位移,保证了密封机构的稳固性;
[0012]而且橡胶材质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很高的弹性、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可以使其成为离心管上盖与离心管管口的垫材,起到开盖时缓冲作用力的效果;实验操作过程中,在吸头伸进离心管管体时,由于向下压力的作用,片状橡胶叶片被压制向下伸展,并贴附在吸头外壁上,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状态,起到有效防止气溶胶逸散的作用;由于密封管体部分在静态下是闭合状态,在离心管开盖状态下意外散落的时候,能够有效防止液体飞溅,保证了实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密封环上部未翻卷到密封环外壁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密封环上部已翻卷到密封环外壁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离心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为:1、离心管;2、离心管上盖;3、密封环;4、密封叶片组合;5、限位槽一;6、限位环一;7、限位环二;8、限位槽二;9、连接件;10、切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2]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0023]实施例1
[0024]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液体微滴飞溅和气溶胶逸散的离心管,包括离心管1、离心管上盖2以及设置在离心管1管口的橡胶材质的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环3以及固定设置在密封环3内部的密封叶片组合4,密封环3的外壁与离心管1的内壁紧密贴合,密封叶片组合4设置在密封环3的中部,密封环3的下部嵌入离心管1内部,密封环3的上部可翻卷到密封环3的外壁上。本方案中的密封机构适用于1.5ml或2ml的离心管。
[0025]密封叶片组合4由若干个橡胶材质的叶片沿密封环3内壁环绕而成,每个叶片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等于密封环3横截面内径的一半,相邻两个叶片之间部分重叠并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一个密封平面。
[0026]密封环3外壁的上部开设有环形的限位槽一5,密封环3外壁的下部设置有环形的、向外凸起的限位环二7。
[0027]离心管1外壁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向外凸起的限位环一6,限位环一6与限位槽一5配合连接。
[0028]离心管1内壁靠近管口的位置开设有环形的限位槽二8,限位槽二8与限位环二7配合连接。
[0029]离心管上盖2与离心管1外壁之间设置有连接件9,连接件9的底部与离心管1外壁固定连接,连接件9的顶部与离心管上盖2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件9与离心管1外壁的连接点位于当密封环3上部翻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液体微滴飞溅和气溶胶逸散的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管(1)、离心管上盖(2)以及设置在离心管(1)管口的橡胶材质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环(3)以及固定设置在密封环(3)内部的密封叶片组合(4),密封环(3)的外壁与离心管(1)的内壁紧密贴合,密封叶片组合(4)设置在密封环(3)的中部,密封环(3)的下部嵌入离心管(1)内部,密封环(3)的上部可翻卷到密封环(3)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液体微滴飞溅和气溶胶逸散的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叶片组合(4)由若干个橡胶材质的叶片沿密封环(3)内壁环绕而成,每个叶片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等于密封环(3)横截面内径的一半,相邻两个叶片之间部分重叠并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一个密封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液体微滴飞溅和气溶胶逸散的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3)外壁的上部开设有环形的限位槽一(5),所述密封环(3)外壁的下部设置有环形的、向外凸起的限位环二(7)。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珍秦立廷戴荣莲刘杰魏笑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嘉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