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旅游景点古建筑保护避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避雷装置
,具体为一种旅游景点古建筑保护避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1859155U,公开了一种旅游景点古建筑保护避雷装置,其大致包括避雷针、底座和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外套筒开设有前后相对设置的第一竖槽和第二竖槽,第一竖槽上开设有第一横槽,第二竖槽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横槽,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方向相反,内套筒插设在外套筒内部,内套筒的外表面相对设置有两个卡块,其中一个卡块插设在第一竖槽中,另一个卡块插设于第二竖槽中,底座固定设在外套筒的下端,底座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且与外套筒和内套筒均相互连通,避雷针插设在外套筒、内套筒和底座内。该装置能够有效减弱避雷针遭受外力的影响,并且实现便于拆装和高度可调,适用范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旅游景点古建筑保护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本体(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下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底端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并且支撑柱(3)的上部开设有连接槽,支撑柱(3)的上部开设有两个转动孔,各所述转动孔均与所述连接槽相通,所述转动轴(5)的顶端贯穿支撑柱(3)并延伸至连接槽的内部,并且转动轴(5)的圆周外壁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并且转动孔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螺杆(7),各所述螺杆(7)的底端均与连接槽的内壁底端转动连接,并且各螺杆(7)的圆周外壁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各所述第二齿轮(8)均与所述第一齿轮(6)啮合,各螺杆(7)的螺纹相反,并且连接槽的内壁滑动配合有第一限位板(9),所述第一限位板(9)的左部和右部均开设有螺纹孔,各螺杆(7)的圆周外壁与相应的所述螺纹孔的内壁均通过螺纹连接,并且第一限位板(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0),支撑柱(3)的顶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柱(10)的顶端贯穿所述固定孔并延伸至外部,并且连接柱(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的顶端开设有放置孔,并且支撑块(11)的中部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四个固定槽,各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均滑动配合有第二限位板(12),各所述第二限位板(12)远离所述放置孔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