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切术后康复多功能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玻切术后康复多功能床。
技术介绍
[0002]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简称玻切术),是眼科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常用手术方法。术后要求患者必须采取面部向下的强迫体位 3
‑
6 个月之久,且每天需保证8
‑
12个小时,可采取俯卧位面朝下、站立位头低面朝下以及坐位头低面朝下三种方式。
[0003]现有临床中并无专用的玻切术后康复床,患者需在普通病床的基础上自行购置趴垫,趴垫多为U型软枕,与病床契合度非常低,且只能采用俯卧位一种方式;患者俯卧位长时间使用时易引起呼吸不畅,并且长期保持一种强迫体位会引起患者头晕、胸闷、颈部肌肉疲劳酸痛、肢体麻木、面部水肿、皮肤压疮、眼压升高等不良反应,甚至还可诱发视力永久性损伤、颈椎腰椎疾病。
[0004]另外,目前采用普通病床加趴垫来强迫术后患者体位的方式,无法掌握患者每天面朝下的俯卧时间,无法准确获知患者俯卧位是否达到要求,因此对术后康复治疗及不良反应的缓解收效甚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切术后康复多功能床,包括床架,以及水平设置于该床架上用于承托人体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自床头端至床尾端依次由高度可调式头枕承托部、固定式身体承托部和倾角可调式下肢承托部水平排列构成,在所述头枕承托部的中部沿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一对前脸卡托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切术后康复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承托部为活动安放于所述床架上的头部承托板,该头部承托板由设置于其下方床架上的升降调节装置带动上、下升降及倾斜调整,两所述前脸卡托部为沿所述床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于该头部承托板中部的脸部卡托穿孔;所述身体承托部为水平固连于所述床架上的坐位板,所述下肢承托部为前边沿铰连于所述床架上的倾角可调式靠背板;所述头部承托板、坐位板和靠背板的上表面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切术后康复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沿所述床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两对纵向伸缩立柱,每对所述纵向伸缩立柱对称固定于所述床架的左、右两侧边处;靠近床头端的该对纵向伸缩立柱上端通过第一铰接耳与所述头部承托板的底面相铰连,远离床头端的该对纵向伸缩立柱上端通过第二铰接耳与所述头部承托板的底面相铰连,所述第二铰接耳上开设有调整滑槽,所述调整滑槽呈弧形结构,其弧心与所述第一铰接耳处的第一铰轴轴心一致,所述第二铰接耳处的第二铰轴自所述调整滑槽内水平穿出,其穿出端螺接有定位顶紧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切术后康复多功能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周纪妹,李星丹,底瑞青,张凤妍,王宇鹰,马晓镤,郭飞霏,马宇昕,张萍,荆瑶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