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151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在物镜与反射镜之间设置能够插拔的孔径构件,同时在物镜上设置遮光构件;形成的该遮光构件的内径小于孔径构件的孔径直径,遮光构件的外径大于孔径构件的孔径直径;另外,形成的孔径构件的外形尺寸大于物镜托架部分决定的孔径直径,即,当孔径构件插入光束中时,物镜的有效数值孔径NA由遮光构件的内径决定,当孔径构件未插入时,有效数值孔径NA由物镜托架部分的孔径决定。这样,能够稳定地读取CD而不受物镜偏移的影响,也能够读取高密度盘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光束照射在信息记录媒体上进行信息记录、重现或擦除的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至今,关于将光束照射在信息记录媒体上进行信息记录、重现或擦除的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的研究持续不断地进行。其中特别是以用同样的光学系统对厚度或记录密度不同的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记录、重现或擦除为目的的研究目前正积极进行之中。例如,在特开平6-20298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通过将具有孔径部分的孔径构件插入光路中以限制入射到物镜的光束的光学系统,该孔径部分具有根据物镜有效数值孔径NA(Numerical Aperture)所决定的有效孔径(直径)。上述光学系统,如图8所示,在准直透镜50与物镜51之间具有孔径光阑调整部分52。该孔径光阑调整部分52,例如由呈正方形形状的孔径构件53及支持上述孔径构件53的驱动器54构成。在上述孔径构件53的中央部位形成穿透的圆形孔径的孔径部分53a。另外,上述孔径部分53a的直径如上所述根据物镜51的有效数值孔径NA决定。驱动器54使孔径构件53沿相对于光束55的垂直方向移动,将孔径构件插入光束55中,或者从光束55中推出。根据上述构成,从未图示的光源出射的光线利用准直透镜50形成平行光束55。当孔径构件53插入光束55中时,上述光束55的一部分被上述孔径构件53所设置的孔径部分53a所限制,上述光束55变成光束56入射到物镜51。然后,上述光束56由物镜51聚焦,其结果在作为信息记录媒体的盘片(未图示)上形成大小适当的光斑。另一方面,当上述孔径构件53未插入光束55中时,光束55以原有不变的光束直径入射到物镜51,并在上述盘片上形成与该光束直径相对应大小的光斑。这样,当孔径构件53插入或不插入光束55中时,如上所述,入射到物镜51的入射光光束直径各不相同。因而,根据上述构成,通过相对于光束55插拔上述孔径构件53,就能够改变物镜51入射光的光束,同时使物镜51的有效数值孔径NA发生变化,能在上述盘片上形成适应各种盘片的大小适当的光斑。其结果能用同样的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对厚度或记录密度不同的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记录、重现或擦除。然而,在上述以往的公报所示的结构中产生下面的问题,即当上述物镜51跟踪盘片偏心而沿盘片光道方向偏移时,用孔径构件53所限制的光束56没有射到物镜51上原来应该入射的位置。其结果是,不能在盘片上形成与盘片相适应的大小适当的光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物镜偏移时也能在上述信息记录媒体上正确形成与信息记录媒体相适应的大小适当的光斑的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光束照射到信息记录媒体的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束的光路中、并将光束聚集在信息记录媒体上的物镜,用于托放所述物镜的物镜托架部分,配置在所述光源与物镜之间的所述光束的光路中、并改变该光束的光束直径的第1孔径构件,孔径直径小于所述物镜托架部分的孔径直径及第1孔径构件的孔径直径、与所述物镜有同一中心且与物镜连动的第2孔径构件。根据上述构成,从光源出射的光束由第1及第2孔径构件缩小其光束直径,入射到物镜。然后,利用物镜将光束聚焦并照射到信息记录媒体。结果在信息记录媒体上形成光斑。这时,由于第2孔径构件的孔径小于托放物镜的物镜托架部分的孔径及第1孔径构件的孔径,因此第2孔径构件决定物镜的有效数值孔径。另外,由于第2孔径构件与物镜有同一中心且与物镜连动,因此即使由于信息记录媒体偏心等物镜例如沿信息记录媒体的光道方向移动,入射到物镜的光束的光轴也不会偏离物镜中心。然而,在以往的构成中由于没有上述的第2孔径构件,因此一旦物镜例如沿信息记录媒体的光道方向移动,则利用与本专利技术的第1孔径构件相对应的孔径构件使直径减小的光束偏离应该入射到物镜的原来的光路而入射到物镜。其结果,上述光束不能正确聚焦,不能在信息记录媒体上形成大小适当的光斑。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中,由于第2孔径构件与物镜连动,因此如果物镜沿信息记录媒体的光道方向移动,则上述第2孔径构件也跟踪其移动。其结果是不会像以往那样,入射到物镜的光束偏离原来的光路,能够使上述光束总是正确地入射到物镜而与物镜的移动无关。因此,能不受物镜移动的影响,在信息记录媒体上形成大小适当的光斑。其结果,能够提供不管物镜有无移动都能稳定地进行信息记录、重现及擦除、并且可靠性及质量好的装置。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根据下面所示的叙述将会十分清楚。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通过下面参照附图的说明也将明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结构的构成图。图2(a)为物镜上附有遮光构件时的平面图。图2(b)为与支持构件及连接构件一起将遮光构件附在物镜上时的平面图。图3为不插入孔径构件、读取高密度盘片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为插入孔径构件、读取CD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为插拔孔径构件时的状态的平面图。图6为物镜沿CD光道方向偏移时聚光状态的说明图。图7为在以往的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中,物镜沿CD光道方向偏移时聚光状态的说明图。图8为以往的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构成的斜视图。图9为物镜的其他形状的剖面图。图10为采用图9的物镜读取高密度盘片时状态的说明图。图11为采用图9的物镜读取CD时状态的说明图。图12(a)为物镜另外的其他形状的剖面图。图12(b)为图12(a)中B区域的三种构成的放大图。图12(c)为图12(a)中B区域的其他构成的放大图。图12(d)为图12(c)中C区域的放大图。图13(a)为全息透镜的截面图。图13(b)为图13(a)的平面图。图13(c)为图13(a)中D区域的放大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的其他结构的构成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的其他结构的构成图。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图1至图7及图9至图15说明如下。图1为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中,对至今已批量生产并使用的只读式厚度为1.2mm的CD(Compact Disk)12进行读取时的构成图。如该图所示,上述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具有半导体激光器构成的光源2、准直透镜3、反射镜4、孔径构件15(第1孔径构件)及物镜5。准直透镜3将光源2出射的光线为变成平行光束6,而反射镜4将来自准直透镜3的光束6进行反射,偏向物镜5的方向。孔径构件15由与上述光源2、准直透镜3及反射镜4一起安装在机架10上的支架16支持。这时,支架16安装得能自由旋转,以便能将孔径构件15在光束6中插拔。当孔径构件15插入光束6中时,孔径构件15具有将光束6缩小为仅为规定量的孔径,该孔径构件15由金属或树脂等通过模具制成的零件构成。图5为具有后述的遮光构件11的物镜5及孔径构件15的平面图。用实线表示未将孔径构件15插入光束6中时的状态。当使支架16旋转、将孔径构件15插入光束6中时,如虚线所示,处于使物镜5及孔径构件15重叠放置的状态。如图1所示,物镜5具有将来自反射镜4方向的光束6聚焦、并在CD12(第2信息记录媒体)的信号面上形成光斑的功能。该物镜5是为将2片厚度为0.6mm的基片互相粘贴而成的图3所示的高密度盘片1(第1信息记录媒体)使用而设计的,固定在物镜托架部分7a上。该物镜托架部分7a安装在保持架7上,而保持架7再利用有柔性的能上下左右摇动的支持构件8加以支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光束照射到信息记录媒体的光源, 将所述光束聚焦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的物镜, 用于托放所述物镜的物镜托架部分, 设置在所述光源与物镜之间的所述光束的光路中并改变所述光束的光束直径的第1孔径构件, 孔径直径小于所述物镜托架部分的孔径直径及第1孔径构件的孔径直径、并与所述物镜有同一中心且与物镜连动的第2孔径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6-10 147694/961.一种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光束照射到信息记录媒体的光源,将所述光束聚焦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的物镜,用于托放所述物镜的物镜托架部分,设置在所述光源与物镜之间的所述光束的光路中并改变所述光束的光束直径的第1孔径构件,孔径直径小于所述物镜托架部分的孔径直径及第1孔径构件的孔径直径、并与所述物镜有同一中心且与物镜连动的第2孔径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孔径构件与所述第2孔径构件分离独立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孔径构件插拔自如地设置在光路中,当插入该光路中时,想要通过第2孔径构件外径的外侧的光束被遮断;所述第2孔径构件的外径小于未将所述第1孔径构件插入光束中时的光束直径及所述物镜托架部分的孔径直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是为第1信息记录媒体而设计的;所述第2孔径构件的孔径直径为与所述第1信息记录媒体的基片厚度不同的第2信息记录媒体用而设计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的所述第1孔径构件有遮断想要入射到物镜的光束的一部分的外形尺寸,同时与所述第2孔径构件的中心保持一致,这时第1孔径构件的孔径直径与通过第2孔径构件的宽度中央的平均直径大致相同。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孔径构件由半透过性的材料制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秀次清家康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