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127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涉及空气净化与加湿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可调支架、净化装置和位于净化装置内部的加湿装置;可调支架包括底板、立板和支撑板,立板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立板的上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底板和支撑板均位于立板的同一侧;可调支架上设置有螺杆以及螺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提供一种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解决了目前室内净化装置拆装困难以及无法对空气进行加湿的技术问题,净化装置对空气进行净化,加湿装置能够产生一定湿度的热蒸汽,经过净化后的空气与热蒸汽混合,提高了净化空气的湿度,混合后的气体由空气出口排放到室内。混合后的气体由空气出口排放到室内。混合后的气体由空气出口排放到室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与加湿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的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户外环境不断影响着室内环境,人们对于空气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随着空气净化装置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空气净化装置的需求也日期增长,目前的空气净化装置,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将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温度、洁净度、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部、噪音震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
[0003]目前的空气净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0004]1、没有加湿装置,空气经过净化,尤其是经过各种高温离子杀菌消毒后,使空气变得干燥,直接排放到室内,容易引起人体的各种不适;
[0005]2、净化装置的进风口及出风口均设有风机,长时间使用后,进风口及出风口的风机会沾满灰尘,再次使用时会使灰尘吹散在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而使用者自己无法拆卸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针对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支架、净化装置(9)和位于净化装置(9)内部的加湿装置;所述可调支架包括底板(18)、立板(2)和支撑板(8),立板(2)的下端与底板(18)固定连接,立板(2)的上端与支撑板(8)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8)和支撑板(8)均位于立板(2)的同一侧;所述可调支架上设置有螺杆(15)以及螺纹管(14),螺杆(15)顶部插入到螺纹管(14)内部,螺杆(15)顶部与螺纹管(14)内部螺纹连接,螺杆(15)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8)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8)上开设有螺纹管连接孔,所述螺纹管(14)与螺纹管连接孔滑动连接;所述螺纹管(1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托座(13),所述托座(13)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安装板(17),所述净化装置(9)的主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架内部还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小底板(6)、小支撑板(4)和小立板(3),所述小底板(6)与所述底板(18)平行设置,所述小支撑板(4)与所述支撑板(8)平行设置,所述小立板(3)与所述立板(2)平行设置,小立板(3)的顶端与小支撑板(4)固定连接,小支撑板(4)与所述螺纹管(14)固定连接,小立板(3)的底端与小底板(6)固定连接,小底板(6)与底板(18)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在小支撑板(4)、小底板(6)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缓冲弹簧均套接在支撑杆(5)上,所述支撑杆(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8)和所述底板(18)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旋转钮(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14)设置为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曰勇金建峰武汉徐延民蔡俊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