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098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获得具有足够光量的散射光而免受沿胶片长度方向上的刮痕影响,以及为制成体积小且成本低的装置,分别在最靠近胶片左边小孔的左边和右边小孔的右边形成数字音频信号S声迹或P声迹。来自LED的光由椭圆散射器散射,散射角沿胶片宽度方向比沿长度方向更大,并辐射到P声迹(或S声迹)上。于是,穿过P声迹(或S声迹)的透射光因穿过透镜而会聚到行传感器上,且由行传感器光电转换,从而重现数字声音。(*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例如重现记录在电影胶片上的数字声音数据的。图8描绘的是一例传统电影胶片的结构。电影胶片1是用在电影院中的35mm电影胶片,沿胶卷的宽度方向在胶卷的两端上,形成具有预定间距的小孔,用来实现馈送同步。另外,沿宽度方向,在胶卷的中央部分,形成影片的片格,片格中是通过光学方法记录下来的画面。这里,沿长度方向影片片格的长度是例如19.05mm,并且,在右边和左边形成例如4个小孔。在影片片格和右侧的小孔之间(图8中右侧小孔),具有模拟声迹,模拟声音信号光学形成在这些模拟声迹中。同时,随着近年来CD(紧致磁盘)播放器和其他数字音频设备在普通家庭中的普及,对影片声音的数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近年来,除模拟声音以外,将数字声音记录在电影胶片上,日常使用数字声音而将模拟声音用作备份这一技术日趋普遍。将数字声音记录在电影胶片上有各种方法。其中的一种是SDDS(索尼动态数字声音)(商标)方法,这种方法如图8所示,在左侧小孔的左侧上有P声迹,而在右侧小孔的右侧上有S声迹,这些声迹上形成有呈点状的凹痕,其中记录着数字声音。在SDDS方法中,如图9所示,矩形凹痕(小点)沿宽度方向是24微米,沿长度方向是22.5微米,它们是以与数字声音对应的光学方式记录下来的。沿长度方向凹痕的间距例如是26.5微米。例如,以沿宽度方向形成的凹痕序列作为一个单元,沿长度方向进行其中记录有数字声音的P声迹和S声迹的重现。附图说明图10描绘的是重现数字声音的重现方法的原理。例如,从光源(例如LED(发光二极管)101或卤素灯)发出的光通过光导纤维102辐射到电影胶片1的P声迹上和S声迹上。辐射到P声迹和S声迹上的光以与其中形成的凹痕对应的方式穿过其中,并且该透射光进入透镜103。来自电影胶片1的透射光由透镜103汇聚到行传感器104(如CCD(电荷耦合器件))上。行传感器104中,经过光电转换,将光转换成沿宽度方向与一行的点对应的电信号。将电信号提供到译码器105,从而该电信号被译码成数字声音,并通过放大器106,从扬声器107输出。在SDDS方法中,例如,可以有8个声道的声音输出投射画面的屏幕中央(中央)、右侧和左侧(左和右)、中央和左侧之间(左中央)、中央和右侧之间(右中央)、亚低音扬声器、左环绕和右环绕。另外,在SDDS方法中,数字声音是通过一种编码方法来编码的,该编码方法称为ATRAC(Adaptive TRansform Acoustic Coding,自适应变换声学编码),适用于小型磁盘(商标),实现了1/5的数据压缩率。在译码器105中,对用这一ATRAC方法编码的数据和其他数据进行译码。在如上所述进行P声迹和S声迹的重现时,为了将读特性保持在某种程度上,要求均匀形成行传感器104内的光量分布。这里,均匀光量分布的信息指的是当假设整个电影胶片是均匀透明的时候,行传感器104的输出几乎为如图11所示的那样。这就是说在行传感器104的特定行中,最小输出与最大输出的比值(最小输出/最大输出)是一个预定的标准值或大于该标准值。为了使行传感器104的S/N(信/噪)比成为一个预定值或大于该预定值,必须使得不管行传感器104的象素处于什么位置上,到达行传感器104的每一象素上的光量都必须几乎是恒定的。同时,电影胶片是这样来形成的,即,如图12A所示,在基片上形成一层乳胶,并且用对乳胶进行光学褪色的方法来形成作为数字声音的凹痕。由于投影是沿如图12B所示的长度方向通过馈送电影胶片1来进行的,所以通常会在基片上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细小刮痕。为了防止(减小)由于这些刮痕而引起的凹痕读错,要求投射到电影胶片1上的光是散射光。由于上述原因,通常如图13所示的那样,形成重现数字声音的重现装置的照光系统。即,不管行传感器104中的象素处于什么位置,为了使通过胶片1、透镜103并且到达每一象素的光量是恒定的,用约10,000个很小(例如直径约50mm)的纤维来形成光纤102,并且分成许多束,每一束约2,500枚,如1021、1022、1023和1024。另外,将光纤束1021到1024排成阵列,例如,以扭曲的方式,使得两个端面的位置关系是随机的,从而使从光纤102出来的光是恒定的。另外,为了使投射到电影胶片1上的光是散射光,除了辐射光方向平行于光纤102的光轴的LED1011以外,还提供有辐射光形成除相对于光纤102的光轴成0度以外某一预定角度的LED1012和1013,从而形成高度散射的光(散射光)。在这种情况下,当光以这种方式散射时,如图14A和14B所示,具有相同散射角(图14A和14B中成40度)的散射光同时沿宽度方向(XIVA-XIVA方向)和长度方向(XIVB-XIVB方向)从光纤102中辐射出去。另外,人们较难以一组LED1011到1013来获得足够的光量,并且往返于光纤4的光的输入和输出期间的光量损耗较大。所以,通常准备三组与LED1011到1013类似的LED,用总数为12个LED(3×4组)来保持光的强度。为了保持光的强度,有一种方法,它不采用LED,而采用具有比LED的强度更高的卤素灯。但是,卤素灯的缺点是其使用寿命比LED短。所以,传统用作重现记录数字声音的S和P两个声迹的照明光学系统,需要两组由12个LED和四束很小纤维组成的光纤,其问题是这种装置具有更高的成本并且体积较大。本专利技术是在考虑到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构思而成的,它使得可以构成体积小、成本低的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重现装置方法将来自某一光源的光散射成散射光,光被投射到以点的形式记录数据的胶片上。散射光的散射角沿胶片的宽度方向比起沿长度方向更大。所以,可以获得具有足够光量的散射光,从而不会受沿长度方向的胶片刮痕的影响。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较佳实施例进行了下述详细描述以后,读者将更易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图1是一例本专利技术投影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图2是图1所示一例阅读器3的结构的平面图。图3是图2中沿III-III方向看时阅读器3的截面图。图4是图2所示一例光源部分41A的结构的透视图。图5是图4所示散射器52的特性图。图6A和6B是描绘不同散射器的特性的图。图7A、7B和7C是描绘散射器52形成的散射光的图。图8是一例电影胶片1的结构的平面图。图9描绘的是图8所示P声迹和S声迹上形成的凹痕。图10是描绘重现图8所示电影胶片的原理的图。图11是描绘具有均匀光量分布的信息的图。图12A和12B是描绘一例电影胶片1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3是一例重现记录在电影胶片上的数字声音重现系统的传统照明光学系统结构的透视图。图14A和14B是描绘从图13所示光纤102辐射的散射光的图。在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之前,为了阐明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每一装置和下面实施例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每一装置以后的括弧内加入一例相应的实施例,下面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重现装置重现胶片上以点的形式记录的数据,并且包含将光辐射到胶片上的光源(例如,图4中所示的LED 51);将来自光源的光散射成散射光的散射器(例如,图4中所示的椭圆散射器52);以及对通过使散射光辐射到胶片上而获得的透射光或反射光进行光学转换的光电转换装置(例如,图4中所示的行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现胶片上以点形式记录的数据的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现装置包含:辐射光的光源;介于所述光源和所述胶片之间的散射器,用来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散射成辐射到所述胶片上的所述点上的散射光;以及将由所述胶片上的点调制的散射光光电转 换电信号的光电检测器。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6-19 162218/971.一种重现胶片上以点形式记录的数据的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现装置包含辐射光的光源;介于所述光源和所述胶片之间的散射器,用来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散射成辐射到所述胶片上的所述点上的散射光;以及将由所述胶片上的点调制的散射光光电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检测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器是一个椭圆散射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器对光的散射在沿胶片的宽度方向比沿长度方向更强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器沿所述胶片的所述宽度方向具有约60°的散射角,而沿所述长度方向具有约10°的散射角。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器是椭圆散射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检测器检测穿过所述胶片的经调制的散射光。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检测器检测所述胶片反射的经调制的散射光。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代表所述胶片上的一个或多个数字声迹,并且所述电信号是一个或多个声音信号。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沿所述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须俊行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