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振根专利>正文

一种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94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大载重物流复合翼无人机,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两侧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机身包括机身主体,设置在机身主体依次可拆卸重组的仓段;所述第一组件包括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从翼和设置在从翼上的前机臂,所述前机臂还包括设置在前机臂上的动力装置;所述第二组件包括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主翼和设置在主翼上的后机臂,所述后机臂还包括设置在后机臂的动力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载重物流复合翼无人机,飞行器的内部载物空间大,但翼展相对较小,使用、适应范围更广。适应范围更广。适应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行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进步,市场开始探索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现有在物流领域的无人机主要分成三类: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和复合翼无人机。
[0003]对于多旋翼无人机以方便灵活而在诸多领域应用,市面上多旋翼主要分为四旋翼,六旋翼,八旋翼以及其他共轴双桨等类型,常见的应用领域如航拍、测绘、植保、监测、巡检等。市面用于载重的多旋翼多为六轴及以上,导致多旋翼的机体尺寸巨大,由于多旋翼不适合在高空飞行,在通勤时会带来与楼宇,高地标,山体等物体碰撞的风险,于是巨大的尺寸在低空中飞行会给人造成感官上的不安全。其次多轴旋翼飞行速度较慢,多桨叶、大尺寸桨叶挥舞会产生巨大噪音,对于物流运输会在经过路线造成噪声影响。而且多旋翼航程相对偏短,运送货物是裸露挂载机体之下,抗风性差并产生较大阻力,因此在风力较大时并不能起飞工作,环境适应性差。综上使得多旋翼面对物流场景,暴露了其辐射范围小,速度慢,飞行高度低,沿途噪音污染,载重小,环境适应差等弊端。
[0004]对于固定翼无人机是人类最早开始应用的飞行器,固定翼相对于多旋翼的优点在于其航程远,速度快,载重高,飞行高度高,续航久。但也免不了受使用场地的限制,需要使用双方都具备起降跑道,面对站点对个人、个人对个人的快速物流场景,这也限制了他的使用。使得固定翼更适合在固定干线上运输。
[0005]对于复合翼无人机因兼具多旋翼和固定翼的优点近几年广受追捧,复合翼无人机可以垂直起降,而且能保证固定翼无人机一样的使用场景,因此可以填补现在常用无人机的空白。目前,市面上复合翼无人机多用在航测、巡检领域,在物流领域鲜有;多采用单个机翼,为了提高载重机翼展长多为2.5米以上,且机身为整体设计灵活性并不高,电池、货物或设备放于机身内部更换繁琐复杂,不利于装卸和更换,不同重量的货物或设备对飞机的重心影响也较大、飞机重心校准频繁。
[0006]综上可知,现有无人机设计在物流领域并不能出色胜任,还有诸多缺陷,为此提供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飞行器,飞机采用双翼布局,利用从翼的下洗气流给主翼上表面气流加速,可获得额外的升力,和单翼比相同翼展下双翼布局可通过机翼的合理布置来产生更多的升力,利于搭载更多的货物。本飞机从翼和主翼之间设有水平距离使飞机形成“抬式”布局,即飞机重心在从翼和主翼之间,使飞机的重心可以设在货物仓几何重心处,使得飞机不论是空机还是载有货物都够能够保持飞机重心的稳定,飞机共设有8个无刷电机其中前面6个无刷电机固定角度向下充当多旋翼动力,后面2个无刷电机可在一定范围摆动充当多旋翼动力和固定翼动力。
[0008]优选地,所述从翼和主翼采用不同弦长的NACA4412翼型,从翼与主翼设置有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从翼在上,主翼在下,所述水平距离为800mm,所述垂直距离为70mm。
[0009]优选地,所述前机臂长度大于所述从翼弦长,所述后机臂长度大于所述主翼弦长,所述前机臂与所述后机臂共线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前机臂前端、尾端和所述后机臂前端设置有旋翼动力,所述旋翼动力产生竖直方向的力,所述旋翼动力包括无刷电机和桨叶。
[0011]优选地,所述后机臂后端设置有矢量动力,所述矢量动力包括倾转机构、无刷电机和桨叶,所述倾转机构使无刷电机在一定范围摆动。
[0012]优选地,所述机身主体与所述仓段通过链槽扣合结构连接,所述链槽扣合结构包括链槽和槽扣,所述链槽设置在机身主体与所述仓段需水平配合的边线处,所述槽扣将包括设置在机身主体的链槽与所述仓段的链槽扣合。
[0013]优选地,所述仓段包括电池1仓、货物仓和电池2仓;所述货物仓放置在电池1仓和电池2仓 之间;所述电池1仓在所述电池2仓前,所述货物仓可为多个。
[0014]优选地,所述仓段在竖直配合面通过燕尾槽结构连接,所述燕尾槽结构包括T型槽和凸体,所述T型槽设置在机身主体和货物仓上,所述凸体设置在电池1仓和电池2仓上。
[0015]优选地,所述链槽在配合面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槽扣内设置有弹簧片,所述槽扣数量为多个,槽扣需一定外力下在链槽上滑动。
[0016]优选地,所述从翼翼梢处设置有翼尖,所述主翼翼梢处设置有端板。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双翼布局比单翼翼展更小下产生更多的升力,使得飞机的体积缩小,利用从翼的下洗气流给主翼上表面气流加速,可产生额外的升力使载重提高,飞机重心落在从翼与主翼之间,经过出厂质量调配飞机重心在货物仓几何重心处,使飞机无论是空载还是载有不同货物都能保持飞机重心不变,以此适应物流领域不断变换的货物,省去频繁校准重心的不便。
[0018]2、本专利技术中,将前机臂、后机臂设置在从翼和主翼,从翼和主翼为其提供结构强度基础,降低了为安装“多旋翼机臂”多出来的结构“死重”,从而降低了飞机整体重量,前机臂和后机臂共线设置可减少紊流产生避免使从翼和主翼有效升力面积降低。
[0019]3、本专利技术中、在前机臂和后机臂上共设置8个无刷电机提升垂直起降时的载重能力,以此适配通过双翼布置带来的飞机载重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在后机臂后端设置倾转机构使2个无刷电机可从多旋翼模式转换至固定翼模式,固定翼模式的双发动力提高了飞机的速度和机动性,同时使单颗无刷电机转速降低,使巡航噪音降低。
[0020]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链槽扣合结构和燕尾槽结构,使仓段可以快速有效的从机身主体中装卸和更换,避开了对机身内部电器的干扰,简化更换步骤,以此提高出勤率,双电池仓布置不仅提高飞机的续航和降低了电路电流同时起到互为备份作用,提升飞机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
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身主体与仓段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底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电池1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货物仓侧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货物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槽扣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1-机身主体,2-从翼,3-前机臂,4-主翼,5-后机臂,6-链槽,7-槽扣,8-电池1仓,9-功能仓,10-电池2仓,11-T型槽,12-凸体,13-密封胶条,14-弹簧片,15-旋翼动力,16
-ꢀ
矢量动力,17-无刷电机,18-桨叶,19-倾转机构,20
-ꢀ
翼尖,21-端板,22-机身盖板,23-垂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两侧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机身包括机身主体(1),设置在机身主体(1)依次可拆卸重组的仓段;所述第一组件包括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从翼(2)和设置在从翼(2)上的前机臂(3),所述前机臂(3)还包括设置在前机臂(3)上的动力装置;所述第二组件包括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主翼(4)和设置在主翼(4)上的后机臂(5),所述后机臂(5)还包括设置在后机臂(5)的动力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翼(2)和主翼(4)采用不同弦长的NACA4412翼型,从翼(2)与主翼(4)设置有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从翼(2)在上,主翼(4)在下,所述水平距离为800mm,所述垂直距离为7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臂(3)长度大于所述从翼(2)弦长,所述后机臂(5)长度大于所述主翼(4)弦长,所述前机臂(3)与所述后机臂(5)共线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臂(3)前端、尾端和所述后机臂(5)前端设置有旋翼动力(15),所述旋翼动力(15)产生竖直方向的力,所述旋翼动力(15)包括无刷电机(17)和桨叶(18)。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机臂(5)后端设置有矢量动力(16),所述矢量动力(16)包括倾转机构(19)、无刷电机(17)和桨叶(18),所述倾转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振根
申请(专利权)人:彭振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