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镜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086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构成阻尼的重锤不会脱落、且具有高的振动吸收效果的物镜驱动装置。构成物镜驱动装置1的阻尼13为在镜片座4的外周面42上依次叠置板状弹性片14和板状重锤片15。而且,在板状重锤片15的表面侧固定有以其两侧面固定在镜片座4的外周面42上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6。由于板状重锤片15的约束程度小,板状重锤片变位的自由度大,振动吸收效果高。此外,由于板状重锤片15通过柔性印刷电路基板6加以支承,故不会脱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CD(小型光盘)及DVD(数码光盘)等光盘的记录、复制的对光进行拾取的物镜驱动装置,具体涉及对物镜进行保持的镜片座的防振结构。作为用于CD及DVD等光盘的记录、复制的对光进行拾取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结构一般具有对物镜进行保持的镜片座、在物镜的聚焦补偿方向和跟踪补偿方向可移动地对该镜片座进行支承的镜片座支承件以及对该镜片座进行驱动的电磁回路。在这种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中是通过在镜片座的外周面安装吸振体(阻尼)来对镜片座驱动时的共振进行抑制。例如,在日本特许公开1991年第154235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在镜片座上形成的孔内嵌设具有弹性的圆筒状阻尼件而在其内侧则安装有配重本体的结构。另外,在日本技术公开1988年第40819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在镜片座上形成的孔内涂有橡胶粘结剂而用该橡胶粘结剂对平衡装置进行固定的结构。这些埋入式的阻尼具有配重本体和平衡装置等的重锤体不脱落的优点。与此相对应,在日本特许公开1991年第113839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在镜片座的外周面粘结重锤、并在其表面加上橡胶等吸振材料的结构。这种悬臂结构的阻尼由于约束程度小,与埋入式的阻尼相比具有变形的自由度大的优点。但是,在上述的阻尼结构中,前者的埋入式阻尼虽具有重锤体不脱落的优点,但由于约束程度大,故存在吸振效果小的问题。与此相对应,后者的悬臂式阻尼由于阻尼约束程度小,可能存在阻尼因局部的振动而脱落的问题。此外,在日本特许公开1991年第113839号公报中揭示的结构中,由于是从镜片座的外周面依次加上重锤和吸振材料,故存在阻尼的质量成分小、振动吸收效果不充分的问题。鉴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构成阻尼的重锤不脱落、且振动吸收效果高的阻尼的物镜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物镜驱动装置具有保持物镜的镜片座;在所述物镜的聚焦补偿方向和跟踪补偿方向可移动地支承该镜片座的镜片座支承件;被安装在所述镜片座和所述镜片座支承件中一方的聚焦驱动线圈和跟踪驱动线圈;被安装在所述镜片座和所述镜片座支承件中另一方的聚焦驱动磁铁和跟踪驱动磁铁;以及在所述镜片座的外周面构成的振动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吸收体具有被固定在所述镜片座的外周面的板状弹性片以及被固定在与该板状弹性片的镜片座相对的表面上的板状重锤片;该板状重锤片的与所述板状弹性片相对的表面上固定有具有柔软性和可挠性的片材,同时该片材被跨越该板状重锤片状固定在所述镜片座的外周面中所述所述板状重锤片的两侧面上。附图简单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平面图。图2为图1中沿Ⅱ-Ⅱ线的剖面图。图3为表示镜片座的分解立体图。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平面图。图2为图1中沿Ⅱ-Ⅱ线的剖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物镜驱动装置1具有保持物镜11的镜片座4以及可沿物镜11的聚焦补偿方向和跟踪补偿方向移动地对该镜片座4进行支承的镜片座支承件5。镜片座支承件5具有圆形的底壁51,一支承轴12由其中央直立。圆筒状外框架52由底壁51的外周缘竖立,并将镜片座4的外周面42包围起来。镜片座4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壳体41以及同心状配置在壳体41内侧的圆筒状的轴承部43,壳体41及轴承部43之间通过多个肋45连接。在壳体41的上端形成物镜安装部46,其中固定有物镜11。轴承部43的内侧为轴孔44,该轴孔44中插入有前述支承轴12。镜片座4能在轴孔44中插入有支承轴12的状态下绕支承轴12回转,同时并能沿其轴线方向滑动。在外框架52的内周面53上粘结有沿支承轴12的轴线L方向(图中的上下方向)分极磁化成磁极不同的2个聚焦驱动磁铁23、24和绕轴线L回转方向分极磁化成不同磁极的2个跟踪驱动磁铁25、26。另一方面,在镜片座4的外周面42上粘结有分别与2个聚焦驱动磁铁23、24对峙的2个聚焦驱动线圈19、20,以及分别与2个跟踪驱动磁铁25、26对峙的2个跟踪驱动线圈21、22。对于这些聚焦驱动线圈19、20和跟踪驱动线圈21、22的通电是通过架设在镜片座支承件5与镜片座4之间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6(以下称为FPC基板6)完成的。该FPC基板6为一柔软的具有可挠性的片材,并与这些驱动线圈非整体构成。这样,在聚焦驱动线圈19、20与聚焦驱动磁铁23、24之间即构成聚焦磁路而使镜片座4沿轴线L的方向(图2中箭头A的方向)移动,而可对物镜11进行聚焦补偿。另外,在跟踪驱动线圈21、22与跟踪驱动磁铁25、26之间构成跟踪磁路而使镜片座4围绕轴线L(图1中箭头B的方向)回转,而可对物镜11进行跟踪补偿。在镜片座4的外周面42上构成有用于防止镜片座4在驱动镜片座4时振动的振动吸收体13。振动吸收体13被安装在将轴孔44夹在其间的、与物镜安装部46成对角的位置上并与物镜11重量平衡。即,振动吸收体13具有作为对于物镜11的平衡装置的机能。图3为表示镜片座的分解立体图。如图3所示,镜片座4的外周面42上在将轴孔44夹在其间的、与物镜安装部46成对角的位置处形成凹部47,并在该凹部处配置阻尼13。阻尼13具有由氯丁橡胶等的弹性体制成的略长方形的薄板状弹性片14以及黄铜等金属制成的略长方形的薄板状重锤片15。板状弹性片14系在镜片座4的外周面42中采用粘结剂、胶合剂或焊接等方法固定在凹部47的内部,并采用粘结剂、胶合剂或焊接等方法将板状重锤片15固定在该板状弹性片14的表面上。因此,镜片座4的振动被吸收到由板状弹性片14和板状重锤片15构成的阻尼13中而被抑制。故能稳定地进行聚焦补偿和跟踪补偿。此外,在镜片座4的外周面42上,驱动线圈供电用的FPC基板6(片材)被安装成跨越阻尼13状态。即,FPC基板6具有固定在镜片座4的外周面42上的略长方形的贴合部61和从贴合部61架设到镜片座支承件5上的搭接部62。贴合部61的中央部分63系采用粘结剂或胶合剂等固定在板状重锤片15的表面上,而且,贴合部61的两侧部分64、65系采用粘结剂或胶合剂等固定在镜片座外周面42中板状重锤片15的两侧面上。另外,固定在镜片座4的外周面42上的两侧部分64、65的上面形成将聚焦驱动线圈和跟踪驱动线圈的线圈末端与外部电源电气连接的连接部66。这样,在构成本实施形态的物镜驱动装置1的振动吸收体13中由于在镜片座4的外周面42依次固定有板状弹性片14和板状重锤片15,故对于板状重锤片15的镜片座4的约束程度小。即,板状重锤片15在板状弹性片14的可变形范围内自由变位,故变位的自由度大。此外,在板状重锤片15的外侧表面上固定有驱动线圈供电用的FPC基板6,该FPC基板6固定在镜片座外周面42中板状重锤片15的两侧面上。因此,板状重锤片15为通过双支承结构加以支承的状态,故即使局部有大的振动,板状重锤片15也不会脱落。并且,由于为防止板状重锤片15脱落而采用不妨碍板状重锤片15的振动的、具有柔软性和可挠性的FPC基板6,故在沿镜片座的壳体部41弯曲而固定时容易沿该弯曲,固定作业容易。而且,不会降低板状重锤片15的变位的自由度,能获得高的振动吸收效果。因此,本实施形态的物镜驱动装置1由于兼具现有技术说明的埋入式和悬臂式两种形式的优点,振动吸收效果高,且可靠性高。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是通过用于从外部电源向驱动线圈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镜驱动装置,具有:保持物镜的镜片座;在所述物镜的聚焦补偿方向和跟踪补偿方向可移动地支承该镜片座的镜片座支承件;被安装在所述镜片座和所述镜片座支承件中一方的聚焦驱动线圈和跟踪驱动线圈;被安装在所述镜片座和所述镜片座支承件中另一方的聚焦驱动磁铁和跟踪驱动磁铁;以及在所述镜片座的外周面构成的振动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吸收体具有被固定在所述镜片座的外周面的板状弹性片以及被固定在与该板状弹性片的镜片座相对的表面上的板状重锤片;该板状重锤片的与所述板状弹性片相对的表面 上固定有具有柔软性和可挠性的片材,同时该片材被跨越该板状重锤片状固定在所述镜片座的外周面中所述所述板状重锤片的两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7-30 204073/971.一种物镜驱动装置,具有保持物镜的镜片座;在所述物镜的聚焦补偿方向和跟踪补偿方向可移动地支承该镜片座的镜片座支承件;被安装在所述镜片座和所述镜片座支承件中一方的聚焦驱动线圈和跟踪驱动线圈;被安装在所述镜片座和所述镜片座支承件中另一方的聚焦驱动磁铁和跟踪驱动磁铁;以及在所述镜片座的外周面构成的振动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吸收体具有被固定在所述镜片座的外周面的板状弹性片以及被固定在与该板状弹性片的镜片座相对的表面上的板状重锤片;该板状重锤片的与所述板状弹性片相对的表面上固定有具有柔软性和可挠性的片材,同时该片材被跨越该板状重锤片状固定在所述镜片座的外周面中所述所述板状重锤片的两侧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矶部尚夫宇野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