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国旗专利>正文

一种颈椎前路撑开显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073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颈椎前路撑开显露装置,它包括齿条(a),在齿条(a)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悬臂(1)和活动连接有第二悬臂(2),在第一悬臂(1)上铰接摆臂(3),在第二悬臂(2)上铰接第二摆臂(9),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摆臂(9)上铰接第三悬臂(7),在第三悬臂(7)上连接有横杆(7a),在横杆(7a)上活动连接有滑块(5),在滑块(5)上穿设有副扒钩(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少了手术操作时的人员数量,优化了手术人员的手术视野。了手术人员的手术视野。了手术人员的手术视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前路撑开显露装置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颈椎前路撑开显露装置。
[0003]
技术介绍

[0004]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工作的增多,颈椎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多,当伴随脊髓、神经症状时往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颈椎病临床症状的发生常常由于机械的压迫,而外科手术的干预可有效解除压迫,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前路直接减压手术方式为临床常用手术方法。
[0005]颈椎解剖结构特殊,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手术过程难点大,操作难度较高,且对手术的个体化和精确度的要求较高,术中操作失误轻者产生运动、感觉功能障碍,重则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0006]行前路手术一般采取右侧颈前横切口入路,在游离软组织、暴露出椎体和椎间隙后还需要给术者维持充分的空间完成手术操作。传统的颈椎前路椎体撑开器(caspar)如申请号为:CN2018203600237的专利可以纵向拉开远、近端软组织,并可有效撑开椎间隙,但仍需要2

3名助手在两侧牵拉气管食道等软组织,影响手术视野,且因颈椎手术台空间狭小,助手多也不利于术者操作。此外,在使用现有的拉钩牵拉气管食道等软组织时气管食道等软组织由于表面较滑容易出现脱出拉钩或被拉钩刮伤等问题。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颈椎前路撑开显露装置。
[0009]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颈椎前路撑开显露装置,它包括齿条,在齿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悬臂和滑动连接的第二悬臂,在第一悬臂一端部铰接有第一摆臂,在第二悬臂一端部铰接有第二摆臂,在第二悬臂的另一端设有与齿条对应配合的滑套,在滑套上设有与齿条对应配合的止逆棘爪,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上均设有骨钉套筒,在骨钉套筒内穿设有骨钉;在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之间的齿条上穿设有滑块,滑块上穿设有主扒钩,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摆臂上还铰接有第三悬臂,在第三悬臂上设有与齿条平行分布的横杆,在横杆上穿设有另一个滑块,在该滑块上还穿设有副扒钩。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12]所述的滑块包括滑块的主体,在主体上设有与齿条对应配合的滑动孔,在滑动孔上方的主体上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与滑动孔轴向相互垂直且通孔的孔壁处与滑动孔连通,主体上端还设有与通孔对应配合的锁紧销,在主体一侧设有与通孔连通的安装槽,在安装槽内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一部分齿伸到通孔内。
[0013]所述的主扒钩包括主扒杆,在主扒杆上设有与齿轮对应配合的齿条部,在主扒杆另一端设有弧形的扒板。
[0014]在所述每个骨钉套筒外壁的下部均焊接有克氏针套筒,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上设有与对应的克氏针套筒同轴分布的插孔,在所述的克氏针套筒和插孔内设有克氏针。
[0015]所述的主扒钩包括主扒杆,在主扒杆上设有与齿轮的齿条部,在主扒杆另一端焊接有平板部,在平板部上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钢珠弹簧锁销;设置一个弧形
的扒板,在扒板上端设有与安装孔对应配合圆柱,在圆柱上设有与钢珠弹簧锁销对应配合的环槽,在扒板一侧的下部设有沿扒板弧形面分布的槽体,在槽体的槽壁上从上到下还设有上弧段、中弧段以及下弧段。
[0016]技术优点:
[0017]本技术就在原有手术椎间撑开器(caspar)基础上增加了正、副扒钩,
[0018]有利于颈椎前路术野显露、椎间撑开,又能解放助手,减少助手人员,有利于扒开气管和食道时气管和食道的稳定性避免气管和食道在扒钩内滑动,且本技术在使用时与颈椎结合的更加牢固。
[0019]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中主扒钩装配到滑块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中骨钉装配到骨钉套筒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中主扒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

5所示,一种颈椎前路撑开显露装置,它包括齿条a,所述的齿条a横断面为削去一部的圆形,在削出的平面上设有齿。在齿条a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悬臂1,在第一悬臂1一端铰接有第一摆臂3。在第一摆臂3上设有竖直分布的骨钉套筒4,所述的第一摆臂3与骨钉套筒4为一体式结构。
[0027]在第一悬臂1一侧的齿条a上设有滑套2a,在滑套2a上设有与齿条a对应配合的齿轮(图中未显示)在齿轮的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T形旋转手柄2b,在旋转手柄2b一侧的滑套2a上铰接与齿条a对应配合的止逆棘爪2c。通过旋转手柄2b转动齿轮可以带动滑套2a沿齿条a向第一悬臂1方向移动,当滑套2a需要向远离第一悬臂1方向移动时,只需要按压止逆棘爪2c一端使得止逆棘爪2c另一端与齿条a脱离就可以拉动滑套2a移动。
[0028]在第一悬臂1与滑套2a之间的齿条a还穿设有滑动配合的滑块5。所述的滑块5包括滑块的主体5a,在主体5a上设有与齿条a对应配合的滑动孔5b,使得主体5a可以穿套在齿条a上并能沿齿条a轴向滑动。
[0029]在滑动孔5b上方的主体5a上设有通孔5c,所述的通孔5c与滑动孔5b轴向相互垂直且在通孔5c下侧的孔壁处设有与滑动孔5b连通的开孔5g。在主体5a上端还设有与通孔5c对应配合的锁紧销5f,在锁紧销5f上端固定连接有蝶形旋钮5g。
[0030]通过旋转锁紧销5f使得的锁紧销5f下端伸入通孔5c内以便挤压插入通孔5c内的主扒杆6a(下文提到),使得主扒杆6a下移挤压齿条a进而将滑块5锁紧在齿条a上,同时又锁紧主扒杆6a。
[0031]在主体5a一侧设有与通孔5c连通的安装槽5d,在安装槽5d内设有齿轮5e,所述齿轮5e一部分齿伸到通孔5c内可以与插入通孔5c内的主扒杆6a上的齿条部6b(下文提到)形成传动配合,所述齿轮5e的转轴向上伸出安装槽5d,在其端部设有T形的手柄5h。所述的安装槽5d与主体5a为一体式结构。
[0032]设置一个主扒钩6,所述的主扒钩6包括插入滑块5的通孔5c内的主扒杆6a,在主扒杆6a上沿其轴向设有与齿轮5e对应配合的齿条部6b。通过手柄5h带动齿轮5e旋转就可以带
动主扒杆6a在通孔5c内移动。
[0033]在主扒杆6a一端焊接有平板部6k,在平板部6k上设有安装孔6j,在安装孔6j的孔壁上设有钢珠弹簧锁销6n,所述的钢珠弹簧锁销6n为现有技术中的成熟产品,所以这里不对其结构进行赘叙。
[0034]设置一个扒板6c,在扒板6c上端设有与安装孔6j对应配合圆柱6t,在圆柱6t上设有与钢珠弹簧锁销6n对应配合的环槽6m。将圆柱6t插入安装孔6j时圆柱6t上端挤压钢珠弹簧锁销6n的钢珠使其回缩,而后当圆柱6t插到位后环槽6m正好和钢珠弹簧锁销6n的钢珠对齐,这时钢珠回弹卡入环槽6m内使得扒板6c与平板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前路撑开显露装置,它包括齿条(a),在齿条(a)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悬臂(1)和滑动连接的第二悬臂(2),在第一悬臂(1)一端部铰接有第一摆臂(3),在第二悬臂(2)一端部铰接有第二摆臂(9),在第二悬臂(2)的另一端设有与齿条(a)对应配合的滑套(2a),在滑套(2a)上设有与齿条(a)对应配合的止逆棘爪(2c),在第一摆臂(3)和第二摆臂(9)上均设有骨钉套筒(4),在骨钉套筒(4)内穿设有骨钉(4d);在第一悬臂(1)和第二悬臂(2)之间的齿条(a)上穿设有滑块(5),滑块(5)上穿设有主扒钩(6),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摆臂(9)上还铰接有第三悬臂(7),在第三悬臂(7)上设有与齿条(a)平行分布的横杆(7a),在横杆(7a)上穿设有另一个滑块(5),在该滑块(5)上还穿设有副扒钩(8)。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颈椎前路撑开显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5)包括滑块的主体(5a),在主体(5a)上设有与齿条(a)对应配合的滑动孔(5b),在滑动孔(5b)上方的主体(5a)上设有通孔(5c);所述的通孔(5c)与滑动孔(5b)轴向相互垂直且通孔(5c)的孔壁处与滑动孔(5b)连通,主体(5a)上端还设有与通孔(5c)对应配合的锁紧销(5f),在主体(5a)一侧设有与通孔(5c)连通的安装槽(5d),在安装槽(5d)内设有齿轮(5e),所述齿轮(5e)一部分齿伸到通孔(5c)内。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国旗邓宇李超周功陈辉刘涛孙正聂虎蒋维利周乾坤程嘉伟张青波
申请(专利权)人:牛国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