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062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领域,解决了中药处方药味多、用量大,以及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技术问题。该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附子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中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面神经麻痹又叫贝尔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激发因素可能是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而发病。中医学认为,面神经麻痹属于“面瘫”范畴,是因为头面部经脉空虚,外邪乘虚侵袭导致经脉阻滞不通、筋肉失于约束、弛缓不收而出现面瘫,临床表现为面部突然出现麻木、板滞感、肌肉松弛、单侧额纹消失、皱眉和鼓腮困难或漏气、口角歪斜、口角夹食,以及耳后疼痛、味觉减退等症状。
[0003]目前,中医通常认为面神经麻痹的基本病机是风痰阻络、气血痹阻,因而普遍以祛风化痰为治则,方选“牵正散加减”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0004]但是,牵正散以全蝎、蜈蚣、白附子、白僵蚕、黄芪、防风、荆芥、鸡血藤、秦艽、赤芍、川芎组成基础方,基础方的药味达11种之多,处方复杂、药味多且用量大,导致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成本高。同时,牵正散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好的原因是白附子辛散善治头面之风;白僵蚕可化痰驱络中之风;全蝎定风解痉,能缓经络拘急,因白附子、白僵蚕和全蝎均有一定毒性,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例如皮肤损伤。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处方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处方药味多、用量大,以及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问题。r/>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处方药味多、用量大,以及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问题。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附子10

15份、肉桂6

9份、路路通10

15份、细辛3

5份、干姜6

10份、猪牙皂10

15份。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附子12

15份、肉桂7

9份、路路通12份、细辛4

5份、干姜7

10份、猪牙皂12

15份。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附子12份、肉桂8份、路路通12份、细辛4份、干姜8份、猪牙皂12份。
[0010]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该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药物,由所述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
[0012]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的剂型包括膏剂、凝胶、涂膜剂、乳剂、贴剂。
[0013]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药物的制备方法,制成膏剂包括以下步骤:
[0014]对原料进行混合并粉碎成粉末状态;
[0015]对粉末状态的混合原料进行热解气化,并收集气化原料;
[0016]将气化原料密封在散热容器中,然后埋入地下凝华成固态药粉;
[0017]对固态药粉加入水或酒精并混合均匀,即得治疗面神经麻痹药物膏剂。
[0018]结合第三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可能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密封气体原料的散热容器埋入地下深度为1

1.5m。
[0019]结合第三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可能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密封气体原料的散热容器埋入地下100天。
[0020]结合第三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可能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容器为红泥瓦罐。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或优点包括:
[00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通过附子、肉桂、路路通、细辛、干姜和猪牙皂进行配伍组合,其中,附子、猪牙皂为君药,以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以猪牙皂解毒燥湿、杀虫补血;细辛为臣药以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肉桂、干姜为佐药以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筋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以及路路通为使药以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以上诸药配伍共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活血的功效,从而快速、高效地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药效实验表明,该中药组合物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痊愈率为91.1%,总有效率为97.1%,且在21天的疗程内的治愈率为66.2%;同时,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局部药物刺激性皮肤损伤、局部及全身性过敏等毒副作用。因此,该中药组合物治疗面神经麻痹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短、毒副作用小以及不复发的特点。除此之外,该中药组合物以六种药味配伍组合,具有处方简单、药味少、用量小的特点,降低了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
的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以下实施例描述中所涉及的中药原料均为市售药材。
[0025]本实施例提供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通过附子10

15份、肉桂6

9份、路路通10

15份、细辛3

5份、干姜6

10份、猪牙皂10

15份制备成。上述处方中,附子、猪牙皂为君药,其中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猪牙皂解毒燥湿、杀虫补血;细辛为臣药,以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肉桂、干姜为佐药,以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
温通筋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路路通为使药,以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以上诸药配伍共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活血的功效,从而快速、高效地治疗面神经麻痹。
[0026]各药味的具体药理作用如下:
[0027]附子:其性大热,既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又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及抗炎作用;
[0028]肉桂:其性大热,既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又具有扩张动物外周血管,增加冠脉和脑血流量及抗菌作用;
[0029]细辛:既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的功效,又具有镇静、镇痛、抗感染、抑菌、抗变态反应及促进呼吸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附子10

15份、肉桂6

9份、路路通10

15份、细辛3

5份、干姜6

10份、猪牙皂10

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附子12

15份、肉桂7

9份、路路通12份、细辛4

5份、干姜7

10份、猪牙皂12

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附子12份、肉桂8份、路路通12份、细辛4份、干姜8份、猪牙皂12份。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中的应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萍陈奕霖
申请(专利权)人:定西华医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