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浪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肿瘤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051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肿瘤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肉桂10~30份、干姜10~20份、细辛1~5份、徐长卿10~30份、石上柏10~30份、喜树10~20份、全蝎5~10份、蜈蚣5~10份、冰片5~10份、三棱15~20份、莪术10~20份、牡蛎15~30份、皂角刺10~20份、半夏10~20份、南星10~20份,并将上述原料进行粉碎过筛,加热、涂布切片制得膏贴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膏贴片作用于患病部分或相关穴位,经吸收后可达到清热解毒、祛痰散结、化瘀消肿及抗瘤止痛的效果,对各类肿瘤结节及癌性疼痛有着显著效果。性疼痛有着显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肿瘤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之一,常用的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治疗。这些方法对肿瘤的治愈率较低,且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并且因为肿瘤种类很多,并不是所有的肿瘤均能通过手术得到治疗,大部分肿瘤患者只能通过药物治疗,以延长生命。
[0003]很多研究表明,中药的一些单味药或复方制剂可增强人体免疫,具有抗肿瘤、抗转移、抗复发等作用,这些发现目前已充分应用到中药治肿瘤过程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肿瘤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治疗各类肿瘤疾病,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治疗肿瘤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肉桂10~30份、干姜10~20份、细辛1~5份、徐长卿10~30份、石上柏10~30份、喜树10~20份、全蝎5~10份、蜈蚣5~10份、冰片5~10份、三棱15~20份、莪术10~20份、牡蛎15~30份、皂角刺10~20份、半夏10~20份、南星10~20份。
[0007]优选的,所含组分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肉桂15~25份、干姜12~18份、细辛2~4份、徐长卿15~25份、石上柏15~25份、喜树12~18份、全蝎6~8份、蜈蚣6~8份、冰片6~8份、三棱16~18份、莪术12~18份、牡蛎18~25份、皂角刺12~18份、半夏12~18份、南星12~18份。
[0008]优选的,所含组分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肉桂20份、干姜15份、细辛3份、徐长卿22份、石上柏22份、喜树15份、全蝎7份、蜈7份、冰片7份、三棱17份、莪术14份、牡蛎20份、皂角刺15份、半夏15份、南星15份。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肿瘤的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粉碎过筛:称取所需重量份数的肉桂、干姜、细辛、徐长卿、石上柏、喜树、全蝎、蜈蚣、冰片、三棱、莪术、牡蛎、皂角粉、半夏、南星,然后粉碎过筛制得药粉备用;
[0011]S2加热、涂布切片:对热熔压敏胶、填充剂、保湿剂进行加热,待热熔压敏胶、填充剂、保湿剂完全熔化后,加入步骤S1制得的药粉搅拌混合,保温,并搅拌脱气得到胶液,然后进行涂布切片,得膏贴片;
[0012]S3包装:将制得的膏贴片放入复合袋内进行封口包装。
[0013]优选的,述步骤S2中,搅拌混合时长为30min。
[0014]优选的,所述胶液通过涂布机进行涂布,并进行切片。
[0015]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治疗肿瘤的外用药物以膏贴片形式专用于患病部分或相关穴位,达到“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行气散结”的功效,活血化瘀以通利血脉,通经活络,消除肿瘤。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制得的治疗肿瘤的外用药物,在使用时将该药物作用于各类肿瘤的患病部分或相关穴位,经吸收后可达到清热解毒、祛痰散结、化瘀消肿及抗瘤止痛的效果,对各类肿瘤结节及癌性疼痛有着显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为了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为了简便,本文仅明确地公开了一些数值范围。然而,任意下限可以与任何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以及任意下限可以与其它下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同样任意上限可以与任意其它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此外,尽管未明确记载,但是范围端点间的每个点或单个数值都包含在该范围内。因而,每个点或单个数值可以作为自身的下限或上限与任意其它点或单个数值组合或与其它下限或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
[0019]在本文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以上”、“以下”为包含本数,“一种治疗肿瘤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或多种”中的“多种”的含义为两种以上,“一个或多个”中的“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
[0020]本专利技术中药配方中各原料药理如下:
[0021]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0022]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0023]细辛: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的功效,并具有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作用;
[0024]徐长卿:辛,温,归肝、胃经,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
[0025]石上柏:味甘、微苦、涩,性凉,归肺、肝经,清热解毒,抗癌,止血,用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肺热咳嗽,乳腺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外伤出血;
[0026]喜树:含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碱,具有抗癌、清热杀虫的功能,主治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膀光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外用治牛皮癣;
[0027]全蝎:辛,平,归肝经,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0028]蜈蚣:性温,味辛,有毒,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0029]冰片:味辛、苦,性凉,归心、肺经,开窍醒神,散热止痛,明目去翳,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目赤翳膜;喉痹;口疮;痈肿;痔疮;蛲虫病;
[0030]三棱:辛、苦,平,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0031]莪术:根茎有气血凝滞,心腹胀痛,症瘕,积聚,宿食不消,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的功效,块根有行气解郁,破瘀,止痛的功用;
[0032]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症瘕痞块,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0033]皂角刺:味辛,性温,归肝、胃经,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0034]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0035]南星:具有散风、祛痰、镇惊、止痛的功效,可治中风麻痹,手足痉挛,头痛眩晕,惊风痰盛等病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肿瘤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肉桂10~30份、干姜10~20份、细辛1~5份、徐长卿10~30份、石上柏10~30份、喜树10~20份、全蝎5~10份、蜈蚣5~10份、冰片5~10份、三棱15~20份、莪术10~20份、牡蛎15~30份、皂角刺10~20份、半夏10~20份、南星10~2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肿瘤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含组分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肉桂15~25份、干姜12~18份、细辛2~4份、徐长卿15~25份、石上柏15~25份、喜树12~18份、全蝎6~8份、蜈蚣6~8份、冰片6~8份、三棱16~18份、莪术12~18份、牡蛎18~25份、皂角刺12~18份、半夏12~18份、南星12~18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肿瘤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含组分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肉桂20份、干姜15份、细辛3份、徐长卿22份、石上柏22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浪
申请(专利权)人:毕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