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秸秆糖液精制的无机陶瓷膜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61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秸秆糖液精制的无机陶瓷膜设备,陶瓷膜外壳的顶端安装有被动接头,被动接头与主动接头活动连接,主动接头连接进液管的尾端,其中待处理的秸秆糖液从进液管流入向陶瓷膜外壳,主动接头和被动接头均具有很好的单向流通能力,即可以防止液体自动流失,其中在主动接头未装配在被动接头上时,待处理的秸秆糖液并不会流出,这样方便检修陶瓷膜外壳与中空圆筒状陶瓷膜。其中在主动接头装配在被动接头上的过程中,先将主动接头移动到被动接头的上方,使第二顶块与第一顶块接触,接着拧动旋套,这样第二顶块与第一顶块均会自动后退,同时两个顶块与两个闸口产生孔隙,这样秸秆糖液就可以流动,即装配过程简单,实用性好。性好。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秸秆糖液精制的无机陶瓷膜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秸秆制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秸秆糖液精制的无机陶瓷膜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可产生农作物秸秆7亿多吨,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与集约化生产的发展,秸秆逐步成为一种无用的负担物,秸秆就地焚烧日趋严重,产生的烟雾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每年有大量的秸秆被就地燃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秸秆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约占40%)、木质素(20%~30%)和半纤维素(20%~30%),作为原料,通过酸解或酶解法结合陶瓷超滤膜制备糖化液,即可避免环境污染,又可实现生物质能源的高效利用,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0003]秸秆制糖分作三道大的工序——制浆、制糖、糖精制,制浆分为4道小工序:第一步是粉碎备料,第二步是蒸煮,第三步是螺旋挤浆,最后还要洗浆。一吨秸秆能产0.6吨秸秆浆加工出的秸秆浆送到制糖车间,经过酶解,生成淡黄色的糖化液。再送到糖精制车间陶瓷膜设备提纯,就变成了优质的混合糖。这些混合糖是生产化工醇、木糖醇、氨基酸的优质原料。其中利用秸秆酶解生产的秸秆糖液颜色较深,并且含有大量的蛋白,金属离子电导较高,无法进行离交及应用,需要进一步处理。由于秸秆糖液中干基主要成份为糖类和少量蛋白质,液相主要成份为水,故考虑使用陶瓷膜脱色除杂。无机陶瓷膜所具有的耐高温、耐强碱强酸和有机溶液、耐微生物侵蚀、机械强度高、孔径分布狭窄等突出优点,使其成为苛刻条件下精密过滤分离的重要新技术。但是无机陶瓷膜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陶瓷膜的表面容易形成滤饼层,使得过滤膜阻力增大,过滤速度减少,并且秸秆糖液在进入陶瓷膜前,容易产生大量的气泡,影响过滤的效果。现有的秸秆糖液精制过程使用的无机陶瓷膜设备存在结构死板,连接管路与设备连接无法断开,检修过程复杂,装配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秸秆糖液精制的无机陶瓷膜设备,具备很好的单向流通能力,即可以防止液体自动流失,便于检修设备,同时装配过程简单,实用性好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秸秆糖液精制的无机陶瓷膜设备,包括陶瓷膜外壳、中空圆筒状陶瓷膜、进液管、主动接头和被动接头,所述中空圆筒状陶瓷膜安装在陶瓷膜外壳的内侧,陶瓷膜外壳的顶端安装有被动接头,所述被动接头与主动接头活动连接,主动接头连接进液管的尾端;
[0007]所述主动接头包括基础圆筒、套筒、第一镂空框、第一弹簧、第一圆柱、第一顶块和第一闸口,所述基础圆筒连接进液管的尾端,基础圆筒与进液管相连通,基础圆筒的内腔壁与第一镂空框固定连接,第一镂空框的中心开设有圆孔,第一镂空框通过此圆孔与第一圆
柱活动连接,第一圆柱的外侧安装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镂空框与第一顶块,第一顶块安装在第一圆柱的一端,第一顶块与第一闸口接触连接,第一闸口安装在基础圆筒的内边缘处,基础圆筒的外边缘与套筒固定,套筒与被动接头活动连接;
[0008]所述被动接头包括伸出圆筒、筒座、第二镂空框、第二弹簧、第二圆柱、第二顶块和第二闸口,筒座的一端与陶瓷膜外壳顶边缘固定并与其连通,筒座的另一端与伸出圆筒固定,伸出圆筒的内腔壁与第二镂空框固定连接,第二镂空框的中心开设有圆孔,第二镂空框通过此圆孔与第二圆柱活动连接,第二圆柱的外侧安装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镂空框与第二顶块,第二顶块安装在第二圆柱的一端,第二顶块与第二闸口接触连接,第二闸口安装在伸出圆筒的内边缘处,伸出圆筒的外壁与套筒活动连接,套筒的端面与筒座的端面接触,筒座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筒座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活动连接有旋套;
[0009]所述旋套包括螺纹段、圆筒段和限位环,螺纹段与筒座的外壁相配合,螺纹段连接圆筒段的一端,圆筒段的另一端安装有限位环,圆筒段和限位环均与套筒的外壁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
[0011]优选的,所述基础圆筒的一端外壁开设有台阶,同时在此台阶上开设均匀分布的卡合圆槽,基础圆筒通过台阶连接进液管的尾端。
[0012]优选的,所述旋套的外壁开设有均匀部分的槽纹。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柱、第一顶块和第一闸口三者的中心轴线相重合。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柱、第二顶块和第二闸口三者的中心轴线相重合。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顶块的端面与第一顶块的端面接触。
[0016]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壁开设有装配凹槽,装配凹槽内设有垫环,装配凹槽和垫环均与限位环接触。
[0017]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壁安装有密封圈,套筒的内腔开口处预设有倒角,伸出圆筒的边缘处也预设有倒角。
[0018]优选的,所述套筒与筒座接触,套筒的直径值与筒座的直径值相同。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秸秆糖液精制的无机陶瓷膜设备,中空圆筒状陶瓷膜安装在陶瓷膜外壳的内侧,其中中空圆筒状陶瓷膜用于秸秆糖液的过滤和提质,陶瓷膜外壳的顶端安装有被动接头,被动接头与主动接头活动连接,主动接头连接进液管的尾端,其中待处理的秸秆糖液从进液管流入向陶瓷膜外壳,主动接头和被动接头均具有很好的单向流通能力,即可以防止液体自动流失,其中在主动接头未装配在被动接头上时,待处理的秸秆糖液并不会流出,这样方便检修陶瓷膜外壳与中空圆筒状陶瓷膜。其中在主动接头装配在被动接头上的过程中,先将主动接头移动到被动接头的上方,使第二顶块与第一顶块接触,接着拧动旋套,这样第二顶块与第一顶块均会自动后退,同时两个顶块与两个闸口产生孔隙,这样秸秆糖液就可以流动,即装配过程简单,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预装配剖面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装配后剖面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主动接头剖面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被动接头剖面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被动接头外观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被动接头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主动接头外观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主动接头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旋套外观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旋套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陶瓷膜外壳;2、中空圆筒状陶瓷膜;3、进液管;4、主动接头;41、基础圆筒;411、台阶;412、卡合圆槽;42、套筒;421、装配凹槽;422、垫环;43、第一镂空框;44、第一弹簧;45、第一圆柱;46、第一顶块;47、第一闸口;5、被动接头;51、伸出圆筒;52、筒座;53、第二镂空框;54、第二弹簧;55、第二圆柱;56、第二顶块;57、第二闸口;6、旋套;61、螺纹段;62、圆筒段;63、限位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秸秆糖液精制的无机陶瓷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膜外壳(1)、中空圆筒状陶瓷膜(2)、进液管(3)、主动接头(4)和被动接头(5),所述中空圆筒状陶瓷膜(2)安装在陶瓷膜外壳(1)的内侧,陶瓷膜外壳(1)的顶端安装有被动接头(5),所述被动接头(5)与主动接头(4)活动连接,主动接头(4)连接进液管(3)的尾端;所述主动接头(4)包括基础圆筒(41)、套筒(42)、第一镂空框(43)、第一弹簧(44)、第一圆柱(45)、第一顶块(46)和第一闸口(47),所述基础圆筒(41)连接进液管(3)的尾端,基础圆筒(41)与进液管(3)相连通,基础圆筒(41)的内腔壁与第一镂空框(43)固定连接,第一镂空框(43)的中心开设有圆孔,第一镂空框(43)通过此圆孔与第一圆柱(45)活动连接,第一圆柱(45)的外侧安装第一弹簧(44),第一弹簧(4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镂空框(43)与第一顶块(46),第一顶块(46)安装在第一圆柱(45)的一端,第一顶块(46)与第一闸口(47)接触连接,第一闸口(47)安装在基础圆筒(41)的内边缘处,基础圆筒(41)的外边缘与套筒(42)固定,套筒(42)与被动接头(5)活动连接;所述被动接头(5)包括伸出圆筒(51)、筒座(52)、第二镂空框(53)、第二弹簧(54)、第二圆柱(55)、第二顶块(56)和第二闸口(57),筒座(52)的一端与陶瓷膜外壳(1)顶边缘固定并与其连通,筒座(52)的另一端与伸出圆筒(51)固定,伸出圆筒(51)的内腔壁与第二镂空框(53)固定连接,第二镂空框(53)的中心开设有圆孔,第二镂空框(53)通过此圆孔与第二圆柱(55)活动连接,第二圆柱(55)的外侧安装第二弹簧(54),第二弹簧(5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镂空框(53)与第二顶块(56),第二顶块(56)安装在第二圆柱(55)的一端,第二顶块(56)与第二闸口(57)接触连接,第二闸口(57)安装在伸出圆筒(51)的内边缘处,伸出圆筒(51)的外壁与套筒(42)活动连接,套筒(42)的端面与筒座(52)的端面接触,筒座(52)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筒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高宁蒋磊陈行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艾宇琦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