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再现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054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盘再现装置,它包括从矩阵放大器输入包含调制分量地址信息的摆动信号的ATIP解调器(20)。在ATIP解调器20中,VCO(63)和VCO(66)的无行差频率根据滑块位置而作相应改变。因此ATIP解调器(20)即使在摆动信号载波频率改变时也工作良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CAV(恒角速度)方式驱动下光盘的再现装置和方法。为了从光盘再现数据,光盘在公知的CAV(恒角速度)或CLV(恒线速度)方式驱动下旋转。在CAV方式下,数据记录于或再现于恒角速度驱动旋转的光盘上。用CAV方法记录数据的光盘(以下称为“CAV”光盘)以沿径向形成的扇区作为最小的数据记录/再现单元,并且具有快速访问记录或再现数据的特征。在CLV方式下,数据记录于或再现于以相对记录/再现头恒线速度驱动旋转的光盘上。用CLV方法记录数据的光盘(以下称为“CLV”光盘)在从外圆周到内圆周的区域内具有恒定的数据记录密度并且可以记录大量的数据。公知的事实是光盘表面形成有称为“前置凹槽”的引导槽。当数据从这样一种具有前置凹槽的光盘上再现时,来自前置凹槽两边相对的激光束从反射激光束中检测出来,并且能够进行循迹伺服控制从而使激光束照射在前置凹槽两边缘的当中。众所周知,由于调制预定中心频率产生的摆动信号,在光盘中会形成略微曲折的前置凹槽。这种摆动信号的调制分量包含有记录摆动信号位置的物理地址等信息。在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摆动信号可以从前置凹槽两边激光束分量的信号差(所谓的推挽信号)中检测出来。如果这种摆动信号如上所述被记录在CAV光盘中,则借助恒角速度转动的光盘可以检测出信号,由此可以从预定中心频率的载波中提取调制分量。如果这种摆动信号如上所述被记录在CLV光盘中,则借助恒线速度转动的光盘可以检测出信号,由此可以从预定中心频率的载波中提取调制分量。为使CLV光盘具有快速访问能力,可考虑使其象CAV光盘那样以恒角速度旋转。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当从恒角速度旋转的CLV光盘中检测摆动信号时,被检测摆动信号的中心频率在CLV光盘的每个径向位置是变化的。例如,CLV光盘内外径上线速度大约相差2.5倍。因此CLV光盘内外径摆动信号中心频率大约相差2.5倍。为了解调摆动信号,普通光盘驱动器采用PLL(锁相环路)电路、滤波器电路等,它们的工作频率是固定的。因此难以解调中心频率是变化的摆动信号。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通过提供一种从恒角速度旋转的CLV光盘中再现其所记录的摆动信号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如下的光盘再现装置实现上述目标,所述装置包括驱动以恒线速度记录摆动信号的光盘以恒角速度旋转的装置,通过在形成略微曲折的记录光道用前置凹槽时对预定中心频率进行频率调制产生摆动信号;适于沿光盘径向运动的光头;根据设定频率解调光头从光盘检测到的摆动信号的装置;以及根据光头在光盘径向运动的位置改变解调装置内设定频率的控制装置。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光盘再现装置中,可以根据光头运动位置改变设定频率,数据以恒线速度记录的光盘可以以恒角速度旋转,并且光盘所记录的摆动信号可以用取为载波的设定频率信号解调。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如下的再现光盘信号方法实现上述目标,信号以恒线速度被记录在光盘内,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驱动光盘以恒角速度旋转,摆动信号是在光盘以恒线速度旋转时,通过在形成略微曲折的记录光道用前置凹槽时对预定中心频率进行频率调制产生的;根据光头在光盘径向运动的位置改变设定频率;以及根据设定频率解调摆动信号。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光盘再现方法中,可以根据光头运动位置改变设定频率,数据以恒线速度记录的光盘可以以恒角速度旋转,并且光盘所记录的摆动信号可以用取为载波的设定频率信号解调。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特征、目标和优点,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光盘再现装置的框图;图2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光盘再现装置所再现光盘的示意图;图3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光盘再现装置所再现光盘的示意图;图4为用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光盘再现装置1中的ATIP解调器框图;以及图5为图4中ATIP解调器端部输出的信号波形图。参见图1,它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光盘再现装置实施例的框图。在图1中,光盘再现装置用标号1表示。光盘再现装置适于再现一次性写入数据光盘D(例如可记录光盘)上记录的数据。以下借助图2描述光盘再现装置再现的光盘D(CD-R)。如图2所示,光盘D的结构由透明的碳酸聚酯衬底、形成于衬底上的旋转涂膜有机染料记录层、形成于记录层上的反射层以及形成于反射层上的UV定型树脂覆盖层组成。反射层通过真空蒸金形成。光盘D没有凹坑而只有形成于记录层内被称为“前置凹槽”的引导凹槽。为了再现光盘D,光盘再现装置1使激光束沿着前置凹槽照射并从返回光束中检测来自前置凹槽边缘的光分量(以下称为“边缘分量”)以用于循迹伺服控制。如图3所示,光盘D内的前置凹槽略微曲折。曲折前置凹槽的形成源于摆动信号。摆动信号由预定中心频率的FM调制产生。摆动信号的调制分量表示绝对时间信息,即光盘D的物理地址。它被称为“ATIP(绝对时间前置凹槽)”。在光盘再现装置1中,ATIP解调自摆动信号并被用来管理和识别记录位置等。通过根据数据的逻辑电平(1或0)控制入射到光盘上的激光束输出强度,数据被记录到光盘D上。即,当光盘D上不记录数据时,整个表面的反射率较高(在65-70%左右)。而在高强度激光束照射到光盘D上时,光盘D上被激光束照射部分的光学特性因为受热而变化从而形成低反射率的凹坑。因此与CD-ROM一样,在光盘D上形成物理凹坑构成的凹坑列。当数据记录在光盘D上时它以恒线速度(相对光道)旋转。而且在光盘以恒线速度旋转时将摆动信号记录为对应所记录数据的前置凹槽。以下借助图1描述光盘再现装置1。光盘1再现装置1适于在恒角速度旋转下再现光盘D(例如CD-R),该光盘在恒线速度旋转下记录数据并将摆动信号记录为前置凹槽。如图1所示,光盘再现装置1包括光头11,它使激光束照射到光盘D上并检测从光盘D反射的光束;矩阵放大器12,它由光头11提供检测信号以生成再现(RF)信号、聚焦误差(FE)信号、循迹误差(TE)信号和摆动信号;RF信号处理器13,它输入RF信号以将RF信号变换为二进制编码数据;解码单元14,它解调二进制再现数据并校正可能的误差;以及接口控制器15,它向主机等发送经过纠错后的再现数据。光盘再现装置1进一步包括滑块电机17,它根据FE和TE信号以及频率发生器16的输出信号在光盘D上沿径向移动光头11;包括在光头11内的双轴执行机构;以及伺服处理器19,它控制驱动光盘D旋转的转轴电机18的运转。光盘再现装置1还包括ATIP解调器20,它检测包含在摆动信号调制分量中的地址数据。光盘再现装置1还包括控制微计算机21,它控制解码单元14的解码操作、伺服处理器19的伺服处理操作,处理和控制接口控制器15收发的数据,处理ATIP解调器20解调的地址数据,并产生设定频率信号提供给ATIP解调器20。光头11使激光二极管31产生的激光束通过光学系统32照射到光盘D上的记录光道内,并利用光电检测器33检测返回的激光束。光头11的上述双轴执行机构34移动物镜从而使得照射到光盘D上的激光束聚焦在光斑和光道上。矩阵放大器12将光电检测器33的检测信号转换为电压以生成RF、FE和TE信号。RF信号表示记录在光盘D上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光盘D上形成的凹坑之间反射率差异得到。它例如根据光盘D反射光总量得到。FE信号根据激光束聚焦位置与光盘D记录层之间位置差得到。它因所谓的象散现象产生。TE信号根据激光束照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以恒线速度记录摆动信号的光盘以恒角速度旋转的装置,通过在形成略微曲折的记录光道用前置凹槽时对预定中心频率信号进行频率调制产生摆动信号; 适于沿光盘径向运动的光头; 根据设定频率解调光头从光盘检测到的摆动信号的装置;以及 根据光头在光盘径向运动的位置改变解调装置内设定频率的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12-1 330434/971.一种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以恒线速度记录摆动信号的光盘以恒角速度旋转的装置,通过在形成略微曲折的记录光道用前置凹槽时对预定中心频率信号进行频率调制产生摆动信号;适于沿光盘径向运动的光头;根据设定频率解调光头从光盘检测到的摆动信号的装置;以及根据光头在光盘径向运动的位置改变解调装置内设定频率的控制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解调装置包括利用取为中心频率的第一设定频率从摆动信号中解调地址数据的地址FM解调器;以及利用取为中心频率的第二设定频率从地址数据复制时钟的时钟发生器;控制装置根据光头在光盘径向的运动位置改变第一和第二设定频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伸二坂口仁志吉川和志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