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型三马气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40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漏型三马气垫床,包括底座、若干气囊、隔层、主气管、若干支气管、三通阀,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横竖阵列布置的若干导向孔,所述气囊为柱状结构,所述气囊的底端与底座内腔的底部相连,顶部伸出导向孔上方,所述隔层包覆在气囊的顶部,横向相邻的两个气囊通过支气管相连,纵向的若干支气管均与主气管交错连接,所述主气管均与若干支气管形成十字交叉节点,所述主气管的端部连接三通阀。在气泵与电源分离后,拧动螺杆带动十字块移动,十字块带动主气管与支气管的十字交叉节点挤入十字槽内,主气管与支气管被挤压隔断,使若干气囊变成独立的气囊,即使其中一个漏气,其余的气囊均能正常使用,不会影响整体的气垫床形态。气垫床形态。气垫床形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型三马气垫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垫床
,具体为一种防漏型三马气垫床。

技术介绍

[0002]气垫床是空气悬浮床,气垫床的专利技术是烧伤专业的进展之一,气垫床的床褥子内装满大量的陶瓷小球,从空气压缩机压进的空气在小球之间循环,通过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流速使患者感到舒适,患者似乎飘浮在空气流中,很容易转动体位,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原本的气垫床只适用于病人卧躺在病床上,气泵的电源要一直连着开关才能持续给气垫床充气。
[0003]在外出急救时,由于没有固定电源,所以充气管需要与充气泵分离,但是使用寿命较长的气垫床只要一与抽气泵分离,会慢慢漏气,而目前的气垫床的气囊都是串联在一起,这样的话病人躺在气垫上气很快就没有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漏型三马气垫床,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漏型三马气垫床,包括底座、若干气囊、隔层、主气管、若干支气管、三通阀,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横竖阵列布置的若干导向孔,所述气囊为柱状结构,所述气囊的底端与底座内腔的底部相连,顶部伸出导向孔上方,所述隔层包覆在气囊的顶部,横向相邻的两个气囊通过支气管相连,纵向的若干支气管均与主气管交错连接,所述主气管均与若干支气管形成十字交叉节点,所述主气管的端部连接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可拆卸式的连接气泵,所述底座内腔的顶部设置有与十字交叉节点一一对应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可供十字交叉节点嵌入的十字槽,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用于将十字交叉节点挤压在十字槽内的密封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若干十字块、支撑板、弹簧、顶板以及螺杆,若干所述十字块与十字槽一一适配对应,若干十字块通过连杆联动,所述支撑板与连杆相连,所述支撑板通过弹簧与底座内腔的底部相连,所述顶板与连杆相连,所述螺杆竖向螺纹连接在底座的顶部,且其底端与顶板的顶部相对应。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四个可将支气管、主气管固定在十字槽内的卡扣。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气泵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手动充气机构,所述手动充气机构包括带有出气口和进气口的缸体、活塞、压杆,所述活塞竖向适配在缸体的内腔,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活塞相连,另一端伸出缸体的顶部,所述出气口可拆卸式的连接三通阀,所述进气口、出气口内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朝向三通阀方向。
[0012]优选的,所述导向孔内环向开设有环槽,所述气囊外圈上设置有适配在环槽内的卡环。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漏型三马气垫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防漏型三马气垫床,在气泵与电源分离后,拧动螺杆带动十字块移动,十字块带动主气管与支气管的十字交叉节点挤入十字槽内,主气管与支气管被挤压隔断,使若干气囊变成独立的气囊,即使其中一个漏气,其余的气囊均能正常使用,不会影响整体的气垫床形态,气垫床任然能正常使用,本气垫床能够适用于户外救援,为户外急救提供长时间的续航能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轴测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内局部平面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内俯视轴测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A处放大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顶部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内部轴测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侧面剖视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缸体剖视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向孔剖视图。
[0025]图中:1底座、2气囊、3导向孔、4隔层、5主气管、6支气管、7三通阀、8固定座、9十字槽、10卡扣、11十字块、12连杆、13支撑板、14弹簧、15顶板、16螺杆、17缸体、18出气口、19进气口、20活塞、21压杆、22单向阀、23气泵、24蓄电池、25卡环、26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漏型三马气垫床,如图1

9所示,包括底座1、若干气囊2、隔层4、主气管6、若干支气管6、三通阀7。
[0027]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横竖阵列布置的若干导向孔3,气囊2为柱状结构,气囊2的底端与底座1内腔的底部相连,顶部伸出导向孔3上方,伸出导向孔3上方的气囊2用来支撑,形成气垫床。
[0028]如图9所示,导向孔3内环向开设有环槽26,气囊2外圈上设置有适配在环槽26内的卡环25。气囊2通过卡环25定位在环槽26中,使得气囊2在充气满时始终露出导向孔3的顶部,避免气囊2陷在底座1内腔中。
[0029]如图1所示,隔层4包覆在气囊2的顶部,隔层4上用于躺患者,用于分隔患者与气囊2。
[0030]如图2

3所示,横向相邻的两个气囊2通过支气管6相连,纵向的若干支气管6均与主气管6交错连接,主气管6均与若干支气管6形成十字交叉节点,主气管6的端部连接三通阀7,三通阀7可拆卸式的连接气泵23,气泵23通过三通阀7将气输送到主气管5上,主气管6将气输送到各个支气管6上。
[0031]底座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与十字交叉节点一一对应的固定座8,固定座8上开设有可供十字交叉节点嵌入的十字槽9,底座1内设置有用于将十字交叉节点挤压在十字槽9内的密封机构。
[0032]如图3

4所示,密封机构包括若干十字块11、支撑板13、弹簧14、顶板15以及螺杆16,若干十字块11与十字槽9一一适配对应,若干十字块11通过连杆16联动,支撑板13与连杆16相连,支撑板13通过弹簧14与底座1内腔的底部相连,顶板15与连杆16相连,螺杆16竖向螺纹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且其底端与顶板15的顶部相对应。
[0033]密封机构的原理:当气囊2需要充气时,通过螺杆16将顶板15向下挤压,通过顶板15带动十字块11脱离十字槽9,使支气管6与主气管5通气。
[0034]当若干气囊2需要分隔时,向上拧动螺杆16,螺杆16逐渐脱离顶板15,在弹簧14的作用下,支撑板13向上顶起带动十字快11将十字交叉节点顶入十字槽9内,使主气管5与支气管6隔断,若干气囊2变成独立的气囊2。
[0035]在气泵23与电源分离后,拧动螺杆16带动十字块11移动,十字块11带动主气管5与支气管6的十字交叉节点挤入十字槽9内,主气管5与支气管6被挤压隔断,使若干气囊2变成独立的气囊2,即使其中一个漏气,其余的气囊2均能正常使用,不会影响整体的气垫床形态,气垫床任然能正常使用,本气垫床能够适用于户外救援,为户外急救提供长时间的续航能够。
[0036]如图4所示,固定座8上设置有四个可将支气管6、主气管5固定在十字槽9内的卡扣10。卡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型三马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若干气囊(2)、隔层(4)、主气管(6)、若干支气管(6)、三通阀(7),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横竖阵列布置的若干导向孔(3),所述气囊(2)为柱状结构,所述气囊(2)的底端与底座(1)内腔的底部相连,顶部伸出导向孔(3)上方,所述隔层(4)包覆在气囊(2)的顶部,横向相邻的两个气囊(2)通过支气管(6)相连,纵向的若干支气管(6)均与主气管(6)交错连接,所述主气管(6)均与若干支气管(6)形成十字交叉节点,所述主气管(6)的端部连接三通阀(7),所述三通阀(7)可拆卸式的连接气泵(23),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蓄电池(24),所述蓄电池(24)与气泵(23)电性连接,所述底座(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与十字交叉节点一一对应的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上开设有可供十字交叉节点嵌入的十字槽(9),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用于将十字交叉节点挤压在十字槽(9)内的密封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型三马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若干十字块(11)、支撑板(13)、弹簧(14)、顶板(15)以及螺杆(16),若干所述十字块(11)与十字槽(9)一一适配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彩凤孙国芳胡晓昭傅利英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