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态冷媒的迁移装置、电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0001]本申请涉及多联机
,尤其涉及一种液态冷媒的迁移装置、电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传统的单功能型的电器已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尤其是针对别墅类的高端建筑。而目前多联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除了普通的多联机系统,还包括变频变容多联机、恒温除湿多联机、多联热水机、低温多联热风机等,其各个系统功能不同、特点不同,适用环境也不同。基于此,由于模块化多功能多联机系统整合了多种功能于一体,既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又能够实现建筑节能,且安装维护简单方便,因此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生活中。
[0003]不过,由于模块化多功能多联机系统整合了多种功能,相应的,相比普通家用多联机,其系统总连管长度较长,冷媒灌注量较多。基于此,若用户只开启小部分室内机或者只开一台室内机时,所需的冷媒循环量在系统总冷媒量中占比很低,大部分冷媒不参与循环,但是在系统整体运行回油或化霜模式后,大部分液态冷媒会积存在气液分离器内,而此时因系统冷媒循环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冷媒的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其中,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连接至压缩机的出口,第二端连接至气液分离器的第二入口;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连接至气液分离器的第二出口,第二端连接至系统的液管;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一端连接至系统的低压侧,第二端连接至压缩机的第一入口;所述第四管路的第一端连接至气液分离器的第一出口,第二端连接至压缩机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五管路的第一端连接至系统的低压侧,第二端连接至压缩机的第一入口;在不进行冷媒迁移时,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为断路,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第五管路为通路;在进行液态冷媒的迁移时,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为通路,所述第四管路和/或所述第五管路为断路;各管路的通断由设置在对应管路上的控制阀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冷媒的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所述第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四管路或所述第五管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冷媒的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均采用电磁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态冷媒的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为常闭电磁阀,所述第四控制阀为常开电磁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冷媒的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四通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并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连接至系统的低压侧;所述第四管路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并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至压缩机的入口;所述第五管路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并通过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连接至系统的低压侧;在不进行冷媒迁移时,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内部连通,第三端和第四端内部连通;在进行冷媒迁移时,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和第四端内部连通,第二端和第三端内部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态冷媒的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均采用电磁阀。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冷媒的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均为常闭电磁阀。8.根据权利要求3、4、6或7所述的液态冷媒的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
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控制阀的通电与断电。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态冷媒的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二端的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从气液分离器迁移出的液态冷媒的温度,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液态冷媒的温度确定是否结束液态冷媒迁移。10.一种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
9任一项所述的液态冷媒的迁移装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器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耀鹏,倪毅,傅英胜,薛寒冬,李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