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致型竹炭板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0292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饰板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致型竹炭板及其加工方法,包括竹炭层,所述竹炭层的底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基板一,所述竹炭层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基板二,所述竹炭层的顶面与底面均开设有多个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环形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基板一上的多个连接球一与基板二上的多个连接球二分别与对应位置环形弹簧卡接固定,实现基板一与基板二分别可拆卸固定连接在竹炭层的底面与顶面,从而使单个竹炭板更加的紧致,通过将基板一与基板二从竹炭层上拆卸下来,可实现取出竹炭层,清理后的竹炭层可以继续使用,从而实现竹炭板循环往复使用,节约了资源。资源。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致型竹炭板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饰板材
,具体涉及一种紧致型竹炭板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竹炭板是目前装修领域使用广泛的一种装饰板材,由于竹炭板的主要原材料是竹炭,竹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其分子细密多孔,质地坚硬,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净化空气、消除异味,因此竹炭板被广泛运用到装修领域,但是竹炭板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吸附了大量的有害气体,过滤了空气中大量的尘埃使其吸附性能会逐渐降低,吸附性能降低的竹炭板在维护保养时需要拆卸更换新的竹炭板,而传统的竹炭板大部分为一体化连体结构,竹炭板不易拆卸分离,导致更换竹炭板时需要将整块竹炭板全部更换,废弃后的竹炭板不能够循环往复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并且部分竹炭板在安装过程中,相邻两个竹炭板边缘之间只是简单的贴靠,不能够紧密的安装在一起,从而导致安装后的竹炭板容易松动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致型竹炭板及其加工方法,通过在竹炭层的顶面与底面均开设有多个环形槽,竹炭层的内部开设有多个与对应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致型竹炭板,包括竹炭层(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层(100)的底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基板一(110),所述竹炭层(100)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基板二(120),所述竹炭层(100)的顶面与底面均开设有多个环形槽(130),所述竹炭层(100)的内部开设有多个与对应位置环形槽(130)连通的球型容纳槽(131),所述环形槽(130)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环形弹簧(140),所述基板一(110)顶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环形弹簧(140)中部插接贴靠的连接球一(111),所述基板二(120)底面的两端及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应位置环形弹簧(140)中部插接贴靠的连接球二(121),所述基板二(120)的顶面粘贴有耐磨疏水板(1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致型竹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球一(111)与连接球二(121)分别位于对应位置球型容纳槽(131)里面,所述竹炭层(100)的两端均开设有开设有缺口一,所述竹炭层(10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一,所述基板一(110)与耐磨疏水板(122)的两端均开设有缺口二,所述基板一(110)与耐磨疏水板(12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二,所述基板二(12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三,所述基板二(120)的两侧均开设有缺口三。3.一种紧致型竹炭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基板一(110)放到加工设备的加工台(300)上,使吸盘(331)吸附基板一(110)的底面;步骤二:在储板箱一(221)里面放置竹炭层(100),在储板箱二(222)里面放置基板二(120),在储板箱三(223)里面放置耐磨疏水板(122);步骤三:开启气缸(400),顶板(330)带着基板一(110)向储板箱一(221)方向翻转,竹炭层(100)的一面与基板一(110)的顶面挤压贴靠,实现竹炭层(100)与基板一(110)加工拼接;步骤四:顶板(330)带着基板一(110)与竹炭层(100)向储板箱二(222)方向翻转,竹炭层(100)与基板二(120)挤压贴靠,实现竹炭层(100)、基板一(110)基板二(120)加工拼接;步骤五:在基板二(120)背离竹炭层(100)的一面涂布粘胶,顶板(330)带着基板一(110)、竹炭层(100)及基板二(120)向储板箱三(223)方向翻转,使基板二(120)背离竹炭层(100)的一面与耐磨疏水板(122)粘接在一起,完成该竹炭板的整体拼接组装;步骤六:顶板(330)带着竹炭板向基座二(231)的方向翻转,松开吸盘(331)取下竹炭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紧致型竹炭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包括支撑结构(200),所述支撑结构(200)包括圆形板(210),所述圆形板(210)顶面的两端与顶面的一侧均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明亮郝紫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霖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