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配网线路故障分析模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0217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立配网线路故障分析模型的方法,属于电力技术领域。本方法通过图像识别方法获取杆塔信息并读取描述线路参数的表格信息,在此基础上自动生成PSCAD可读取的线路杆塔模型仿真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便于PSCAD用户快速建立配网线路杆塔模型,有效减少了数据录入的手动工作量,提高仿真建模的速度,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立配网线路故障分析模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
,涉及一种建立配网线路故障分析模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SCAD/EMTDC是一款在电力系统故障分析领域被广泛运用的电磁暂态仿真软件。针对高压配电线路开展故障分析时,在需要精细化建模的场景下,通常采用杆塔模型来刻画线路。目前,在PSCAD中建立线路杆塔模型的常规做法是:根据收集得到的杆塔示意图、线路参数等信息,手动建立Tline模型。这种手动建模的方式较为繁琐,数据填写和数据核对较为费时。当线路较长并且存在换位、沿途导线或地线型号不一致等情况时,往往还需手动建立多个Tline模型,工作量较大。鉴于此,有必要将手动建模的部分工作用计算机程序予以代替,开发一种能够高效建立配网线路故障分析模型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立配网线路故障分析模型的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建立配网线路故障分析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通过图像识别方法获取杆塔信息;
[0007]S2:读取描述线路参数的表格信息;
[0008]S3:自动生成PSCAD可读取的线路杆塔模型仿真数据。
[0009]可选的,所述S1中,图像识别方法的输入数据为杆塔示意图,杆塔示意图描述杆塔形状并带有杆塔外形尺寸的标注;通过图像识别方法获取杆塔信息的步骤为:
[0010]S11:搜集线路杆塔示意图,将不同类型的杆塔示意图进行编号;
[0011]S12:依次提取杆塔示意图中杆塔的轮廓特征,得到杆塔类型信息;
[0012]S13:依次提取杆塔示意图中杆塔外形尺寸的标注,结合杆塔类型,得到地线悬挂点距离地面的高度、地线与杆塔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三相导线距离地面的高度、三相导线悬挂点与杆塔中心的水平距离信息;
[0013]S14:按杆塔示意图编号存储杆塔信息。
[0014]可选的,所述S2中,描述线路参数的表格包含线路段长度、导线型号、导线外径、导线结构根数、导线直流电阻、地线型号、地线外径、地线直流电阻、杆塔示意图编号和导线排列顺序等列;
[0015]对于线路中相邻的两段,如果存在换位、架设的杆塔塔型不相同、导线型号不相同、地线型号不相同这些情况中的任意一种,则将其视作两个线路段,并作为表格中相邻的两行数据;表格中的行应按相应线路段在线路中的位置依序排列。
[0016]可选的,所述S3中,自动生成PSCAD可读取的线路杆塔模型仿真数据的步骤为:
[0017]S31:获取S2中描述线路参数的表格的数据行数,若只有一行,则执行S32,否则执行S33;
[0018]S32:在一个空的PSCAD仿真数据文件中插入一个描述Tline模型的默认属性文本,再根据表格中的行数据更新Tline模型中线路长度、导线外径、导线结构根数、导线直流电阻、地线型号、地线外径、地线直流电阻和导线排列顺序属性,然后根据该行数据中的杆塔示意图编号获取对应杆塔的信息,进而更新Tline模型中关于导线和地线的位置属性,执行S37;
[0019]S33:在一个空的PSCAD仿真数据文件中插入一个描述自定义模块的默认属性文本,并更新模块的展示外观、模块在画布上的坐标、模块的外部电气连接端口数量的属性,模块的外部电气连接端口数量为2;
[0020]S34:按行遍历S2得到的描述线路参数的表格,对于表格中的每一行,均在S33提及的自定义模块属性文本中,插入一个Tline模型的默认属性文本,再根据表格中相应行的数据更新Tline模型中线路段长度、导线外径、导线结构根数、导线直流电阻、地线型号、地线外径、地线直流电阻和导线排列顺序的属性,然后根据该行数据中的杆塔示意图编号获取对应杆塔的信息,进而更新Tline模型中关于导线和地线的位置属性;
[0021]S35:在S33提及的自定义模块属性文本中,插入两个xnode模型的默认属性文本;
[0022]S36:根据自定义模块对应画布的大小以及线路段的数量,基于两个xnode需分别和线路起始段、结束段连接以及各个Tline模型需按序连接的原则,计算xnode模型、Tline模型接口元件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进而更新仿真数据文件内这些模型定义里对应的属性;
[0023]S37:结束线路杆塔模型仿真数据的创建。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立配网线路故障分析模型的方法,通过程序生成PSCAD可读取的线路杆塔模型仿真数据,大量减少了重复性的手动建模工作量。
[0026](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立配网线路故障分析模型的方法,可操作性较强、工程实用价值较高。
[002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
[0031]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3]如图1所示,建立配网线路故障分析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S1:通过图像识别方法获取杆塔信息。
[0035]通过图像识别方法获取杆塔信息的子步骤为:
[0036]S11:搜集线路杆塔示意图,将不同类型的杆塔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立配网线路故障分析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图像识别方法获取杆塔信息;S2:读取描述线路参数的表格信息;S3:自动生成PSCAD可读取的线路杆塔模型仿真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配网线路故障分析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图像识别方法的输入数据为杆塔示意图,杆塔示意图描述杆塔形状并带有杆塔外形尺寸的标注;通过图像识别方法获取杆塔信息的步骤为:S11:搜集线路杆塔示意图,将不同类型的杆塔示意图进行编号;S12:依次提取杆塔示意图中杆塔的轮廓特征,得到杆塔类型信息;S13:依次提取杆塔示意图中杆塔外形尺寸的标注,结合杆塔类型,得到地线悬挂点距离地面的高度、地线与杆塔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三相导线距离地面的高度、三相导线悬挂点与杆塔中心的水平距离信息;S14:按杆塔示意图编号存储杆塔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立配网线路故障分析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描述线路参数的表格包含线路段长度、导线型号、导线外径、导线结构根数、导线直流电阻、地线型号、地线外径、地线直流电阻、杆塔示意图编号和导线排列顺序等列;对于线路中相邻的两段,如果存在换位、架设的杆塔塔型不相同、导线型号不相同、地线型号不相同这些情况中的任意一种,则将其视作两个线路段,并作为表格中相邻的两行数据;表格中的行应按相应线路段在线路中的位置依序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立配网线路故障分析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自动生成PSCAD可读取的线路杆塔模型仿真数据的步骤为:S31:获取S2中描述线路参数的表格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特炜黄淼周智勇朱光友魏金柱陈雯晨骆必锋李宗跃蒋和鑫梁竣博余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