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管及冲击波发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017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管及冲击波发生系统,导管包括导管主体、电极组、第一导线以及第二导线,电极组包括多个电极,多个电极依次沿导管主体的轴向分布,且相邻两个电极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导线与首个电极连接,第二导线与尾个电极连接,电极表面设有绝缘层,绝缘层上开设有导电开口使暴露的电极部分形成导电区,相邻两个电极上的导电区位于各自电极上的同一位置或者相邻两个电极上的导电区相对设置,形成用于产生震荡波的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极上设置导电区来产生具有方向性的震荡波,以更好地控制电极上产生震荡波的区域;减少了连接导线的数量,减小了导管的整体外径,提高了导管在任意病变部位的适用性,增加了导管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成本。减少了成本。减少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管及冲击波发生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导管及冲击波发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心血管狭窄指的是人体动静脉血管,包好冠脉、外周、颅内等血管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血管内膜上,逐渐堆积成粥样的脂类斑块,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斑块增多甚至钙化造成血管腔内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下游血管和肌体缺血,产生对应临床表现。如果该狭窄发生在冠脉则会产生心悸、胸痛、呼吸困难以及心绞痛,严重者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或心肌坏死;如果发生在外周,则会产生皮肤表皮温度降低、肌肉萎缩,产生间歇性的跛行甚至发生远端肢体的坏死或截肢;如果发生在颅内,则会产生头晕、晕厥甚至脑组织损伤和脑功能障碍。
[0003]参见中国专利CN111568500A公开了一种用于心血管狭窄病变的血管再通系统,包括球囊、能量发生控制器、导管,导管包括主体管,导管一端与能量发生控制器连接,导管另一端的主体管与球囊的一端连接,球囊主要包括球囊主体、内管、电极对,内管设置在球囊主体内部,能量发生控制器能够发出和调控特定频率的震动信号使得电极对产生震荡波。
[0004]但球囊内的电极对的电极为环状,整体导电,相当于无数点并列,无法得知电极上哪个区域产生震荡波,则无法控制产生震荡波的区域,另外,球囊内的电极对需要通过导线与能量发生控制器连接,一方面接线复杂,另一方面导线设置在导管内部,而通常每个电极对的电极均需连接多根导线,由于导线数量过多,会导致导管的外径过大,当用于某些血管较小的病变部位时,外径过大的导管不能顺利到达病变部位,使得该系统在病变处理上的效果有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心血管狭窄病变的导管及冲击波发生系统,用于解决无法控制产生震荡波区域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导管,包括导管主体、设置在所述的导管主体上的电极组、第一导线以及第二导线,所述的电极组包括多个电极,多个所述的电极依次沿所述的导管主体的轴向分布,且相邻两个电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第一导线与首个所述的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二导线与尾个所述的电极连接,所述的电极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上开设有导电开口使暴露的电极部分形成导电区,相邻两个所述的电极上的导电区位于各自电极上的同一位置或者相邻两个所述的电极上的导电区相对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的电极上位于同一位置的导电区、或者相对设置的导电区之间形成用于产生震荡波的区域。
[0008]优选地,所述的电极至少部分环绕在所述的导管主体的外周,即所述的电极可以是非环状封闭的,如C形,或者所述的电极也可以是环状。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电极呈环状。
[0010]优选地,当所述的电极的数量为两个时,每个所述的电极上仅设置一个所述的导电区。
[0011]优选地,当所述的电极的数量超过两个时,首个所述的电极、尾个所述的电极上均仅设置一个所述的导电区,首个所述的电极、尾个所述的电极之间的每一个中间电极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导电区。
[0012]优选地,所述的中间电极的两个导电区5沿其周向呈大于0
°
小于等于180
°
分布。
[0013]优选地,所有所述的电极上的导电区沿周向呈大于0
°
小于等于180
°
分布。进一步优选地,所有所述的电极上的导电区沿周向呈90
°‑
180
°
分布。
[0014]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的电极之间的间隙为0.05

2mm。
[0015]优选地,所述的电极为管、弹簧管或线圈,所述的电极的材质为金属、导电胶或石墨烯,其中金属包括不锈钢、钨合金、铂铱合金、铜、金或银。
[0016]优选地,所述的电极组的数量为1

10个。
[0017]优选地,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聚酰亚胺、紫外固化胶或AB胶。
[0018]优选地,所述导管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的导管主体上的球囊,所述的多个电极均设置在位于所述的球囊内的导管主体上。
[0019]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与所述的电极之间通过焊接和/或压接和/或粘接连接。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击波发生系统。
[002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22]一种冲击波发生系统,包括导管、能量发生单元,所述的导管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与所述的能量发生单元的正极、负极连接。
[002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极特定部位设置导电区,产生具有特定方向性的震荡波,以更好地控制电极上产生震荡波的区域;减少了连接导线的数量,减小了导管的整体外径,提高了导管在任意病变部位的适用性,增加了导管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成本,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0025]附图1为电极上未设置导电区时的导管主体、电极示意图;
[0026]附图2为本实施例一的电极上导电区分布位置的示意图;
[0027]附图3为本实施例二的电极上导电区分布位置的示意图;
[0028]附图4为本实施例三的电极上导电区分布位置的示意图;
[0029]附图5为本实施例三的电极上导电区分布位置的俯视截面图;
[0030]附图6为本实施例四的电极上导电区分布位置的示意图;
[0031]附图7为本实施例五的电极上导电区分布位置的示意图。
[0032]以上附图中:
[0033]1、导管主体,2、电极,21、第一电极,22、第二电极,23、第三电极,24、第四电极,25、第五电极,3、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导电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管,包括导管主体、设置在所述的导管主体上的电极组、第一导线以及第二导线,所述的电极组包括多个电极,多个所述的电极依次沿所述的导管主体的轴向分布,且相邻两个所述的电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第一导线与首个所述的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二导线与尾个所述的电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上开设有导电开口使暴露的电极部分形成导电区,相邻两个所述的电极上的导电区位于各自电极上的同一位置或者相邻两个所述的电极上的导电区相对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的电极上位于同一位置的导电区、或者相对设置的导电区之间形成用于产生震荡波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至少部分环绕在所述的导管主体的外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呈环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电极的数量为两个时,每个所述的电极上仅设置一个所述的导电区。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电极的数量超过两个时,首个所述的电极、尾个所述的电极上均仅设置一个所述的导电区,首个所述的电极、尾个所述的电极之间的每一个中间电极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导电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电极的两个导电区沿其周向呈大于0
°
小于等于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林鹏苗涛程增兵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