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其记录和再现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07015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具有在激光束入射面的第一信息层和在其背面的另一信息层。其具有较大容量。信息层2和信息层4各自记录和未记录部分的反射率R1a、R1c和R2a、R2c保持R1a<R1c和R2a>R2c。第一记录层的结晶状态和非结晶状态的吸收率A1c和A1a间保持A1a<A1c。第二记录层的结晶状态和非结晶状态的吸收率A2c和A2a间保持A2a<A2c。因此可高速和高灵敏度地将信号写入记录媒体。(*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信息记录媒体,尤其是使用激光束记录和再现大容量信息的光盘以及光盘的记录和再现。使用激光束的只读光学记录媒体包括被称为激光唱盘(CD)、激光盘(LD)和数字化视盘(DVD)的光盘。在这些商业的只读光信息记录媒体中,DVD盘能以最高密度记录信号。根据DVD格式,只读DVD直径为120毫米,单面读取的单层型最大用户容量是4.7GB(千兆字节),双面读取的单层型最大用户容量是9.4GB,单面读取的双层型最大用户容量是8.5GB。例如,单面读取的双层型DVD具有第一和第二信息层,而且记录在第一和第二信息层中任一层上的信号可以通过从光盘一侧照射的激光束再现。在美国专利5126996中描述了一种制造具有多层结构的只读DVD的方法。能够用激光束记录和再现信号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包括相位改变型光盘、磁光盘和染色盘。在相位改变型光盘中,硫族化物通常被用作记录薄膜材料。通常,当记录薄膜材料处于结晶状态时,其作为非记录状态。信号是通过照射激光束以熔化磁薄膜材料并很快地冷却到非结晶状态被记录的。在擦除记录信号时,照射比记录时功率大的一激光束以将记录层改变到结晶状态。因为硫族化磁薄膜是以非结晶状态淀积形成的,所以必须事先结晶化记录区的所有表面以造成非记录状态。这个初始结晶通常是包括在盘的制作步骤的部分中。记录薄膜是使用激光光源或闪光光源结晶化的。为了提高可以记录和擦除的相位改变型光盘的信号记录速度,提出了适合于高线性速度记录的光吸收校正方案(例如,日本专利5-298747/1993,日本专利8-1707/1996,日本专利7-78354/1995和7-262612/1995)。在这些方案中,在结晶状态的对于记录的激光束的记录薄膜的光吸收率大于非结晶状态的记录薄膜的光吸收率。对于没有光吸收校正的原始的相位改变型光盘,在结晶状态的对于记录的激光束的记录薄膜的光吸收率小于非结晶状态的记录薄膜的光吸收率。对于这样的光盘,已知在照射之前的非结晶状态区域用激光束熔化得到的记录薄膜的温度变为高于在激光照射之前为结晶状态的区域的温度。这归因于在熔化时将提供的不必要的潜热来自结晶状态的起始点,而不是来自非结晶状态的起始点。也归因为非结晶状态可以被加温到一较高温度,这是因为非结晶状态的导热性低于结晶状态的导热性。此外,对于没有光吸收校正的光盘,在熔化方面得到较大的温度差别以较高的线性速度记录上升。原因是除了由于激光照射的直接温度升高之外的温度升高效应,即由于激光照射点周围的热扩散引起的温度升高,小于在低线性记录中的相同情况。如果在熔化时获得的温度是根据在用于记录的激光束的照射之前,记录薄膜是非结晶或结晶状态而改变的,或者是根据其为记录标记或未记录区而改变,那么由于从写形成的记录的标记的形状则变形,并且不能得到好的再现图像跳动。光吸收校正是为在高线性速度实现较好的重写特性提出的,其是通过消除依赖于记录薄膜是非结晶或是结晶状态的上述的温度差实现的。此外,为了增加可记录的光盘或可记录和擦除的光盘的记录密度,提出了槽脊和凹槽记录,其中信号是被记录在形成在基片表面上的凹槽中和记录在凹槽之间的槽脊上(例如,日本专利5-282705/1993)。此外,为了增加可记录和擦除的光盘的记录密度,提出了一种两层结构,其中信息是从它的一侧读出的(例如,日本专利9-212917/1997)。两层结构的光盘具有两层相位改变记录膜,并且是通过从光盘的一侧照射激光束在每一记录膜中记录或擦除信息。通过使用两层记录膜记录容量被增加为两倍。针对两层结构的激光盘的初始化,提出了通过同时照射两个记录层来缩短初始化时间(例如,日本专利9-91700/1997)。虽然为了提高记录容量已经提出了能够记录和擦除的两层结构的光盘的构思(例如,日本专利9-212917/1997),但由于存在下列未解决的问题而还没能实际使用。在下文中,“第一信息层”表示位于从用于记录和再现的入射激光束看为前面的可记录层,而“第二信息层”表示位于从用于记录和再现的入射激光束看为后面的可记录层。1)不能建立对于信号记录、擦除和再现的激光束波形透射率高和灵敏度高的第一信息层的结构,能够进行槽脊和槽记录,以及记录和擦除特性好。2)不能建立对于信号记录、擦除和再现的激光束波形的灵敏度高和在未记录的部分对其反射率足够高的第二信息层的结构,能够进行槽脊和槽记录,以及记录和擦除特性好。3)不能建立能够以高速对第一和第二信息层重写的两层的光盘结构。4)在具有两层相位改变记录薄膜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初始化结晶中,第一和第二层之间的初始化结晶灵敏度是不同的,并且需要在不同的初始状态进行初始化。虽然已提出了用焦点伺服机构为每一信息层初始化(例如,日本专利9-91700/1997),但这需要聚焦深度窄于分开层厚度的一光学系统。因此,这对于用激光照射大面积区域以便高速初始化的设备来说是一个问题。5)在信号被记录的情况和信号没被记录的情况之间的第一信息层的透射率是不同的。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下用于第二信息层的再现信号的幅度不同,这就造成了第二信息层的读误差。此外,在这两种情况之间记录灵敏度不同,并且不能确定对第二信息记录层的优化记录功率。6)对于具有多层结构的可记录光信息记录媒体,为了从第二信息层再现信号,第一信息记录的透射率将很高。如果第一信息层的吸收率不高到某一程度,则不可能进行第一信息层的记录。那么,第一信息层的反射率必须变低。那么,将很难很好地再现记录在第一信息层中的信号。7)因为记录在第二信息层中的信号是用透射第一信息层的被两次吸收的光再现的,所以再现的信号很弱。因此,很难再现记录在第二信息层中的信号。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其记录或再现方法,以及解决上述问题的光信息再现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其包括具有第一记录层的第一信息层,通过将第一记录层暴露在一光束下造成结晶和非结晶状态之间可逆的相位变化可将信息记录在第一记录层上;以及具有第二记录层的第二信息层,通过将第二记录层暴露在一光束下造成结晶和非结晶状态之间可逆的相位变化可将信息记录在第二记录层上。对于两信息层结构,在第一记录层处于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一信息层的反射率R1c,在第一记录层处于非结晶状态时的第一信息层的反射率R1a,在第二记录层处于结晶状态时的第二信息层的反射率R2c,以及在第二记录层处于非结晶状态时的第二信息层的反射率R2a之间保持这样一种关系,即,R1a<R1c和R2a>R2c。在光信息记录媒体中,最好对该光束在第一记录层处于结晶状态时的第一信息层的吸收率A1c和在第一记录层处于非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一信息层的吸收率A1a之间保持一种关系,即,A1a<A1c。相似地,在光信息记录媒体中,在第二记录层处于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二信息层的吸收率A2c和在第二记录层处于非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二信息层的吸收率A2a之间保持一种关系,即,A2a<A2c。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包括具有第一记录层的第一信息层,通过将第一记录层暴露在一光束下造成结晶和非结晶状态之间可逆的相位变化可将信息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上;具有第二记录层的第二信息层,通过将第二记录层暴露在一光束下造成结晶和非结晶状态之间可逆的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具有第一记录层的第一信息层,通过将第一记录层暴露在一光束下造成结晶和非结晶状态之间可逆的相位变化可将信息记录在第一记录层上; 具有第二记录层的第二信息层,通过将第二记录层暴露在一光束下造成结晶和非结晶状态之间可逆的相位变化可将信息记录在第二记录层上; 其中对于该光束在第一记录层处于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一信息层的反射率R1c,在第一记录层处于非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一信息层的反射率R1a,在第二记录层处于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二信息层的反射率R2c,以及在第二记录层处于非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二信息层的反射率R2a之间保持这样一种关系,即,R1a<R1c和R2a>R2c。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5-15 132982/981.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第一记录层的第一信息层,通过将第一记录层暴露在一光束下造成结晶和非结晶状态之间可逆的相位变化可将信息记录在第一记录层上;具有第二记录层的第二信息层,通过将第二记录层暴露在一光束下造成结晶和非结晶状态之间可逆的相位变化可将信息记录在第二记录层上;其中对于该光束在第一记录层处于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一信息层的反射率R1c,在第一记录层处于非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一信息层的反射率R1a,在第二记录层处于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二信息层的反射率R2c,以及在第二记录层处于非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二信息层的反射率R2a之间保持这样一种关系,即,R1a<R1c和R2a>R2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对该光束在第一记录层处于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一信息层的吸收率A1c和在第一记录层处于非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一信息层的吸收率A1a之间保持一种关系,即,A1a<A1c。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对该光束在第二记录层处于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二信息层的吸收率A2c和在第二记录层处于非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二信息层的吸收率A2a之间保持一种关系,即,A2a<A2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传递光信号的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信息层之间的透明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层和所述第一信息层之间或设置在所述透明层和所述第二信息层之间的一涂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是由丙烯酸树脂构成,所述透明层是由环氧树脂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层包括其中已形成记录标记的一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每单位面积的所述第一信息层中在所述区域形成的记录标记的面积比在20-50%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厚度在5和9纳米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层是由主要包括有锗、锑和碲的材料构成。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层中所述第一记录层是插在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一介质层之间或在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之间设置了一由氮化物或碳化物构成的中间层。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信息层中至少一个具有一区域,在该区域中记录有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信息层中所记录数据的信息。13.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第一记录层的第一信息层,通过将第一记录层暴露在一光束下造成结晶和非结晶状态之间可逆的相位变化可将信息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上;具有第二记录层的第二信息层,通过将第二记录层暴露在一光束下造成结晶和非结晶状态之间可逆的相位变化可将信息记录在第二记录层上;其中对于该光束在第一记录层处于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一信息层的吸收率A1c,在第一记录层处于非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一信息层的吸收率A1a,在第二记录层处于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二信息层的吸收率A2c,以及在第二记录层处于非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二信息层的吸收率A2a之间保持这样一种关系,即,A1a<A1c和A2a<A2c。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对该光束在第一记录层处于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一信息层的反射率R1c和在第一记录层处于非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一信息层的反射率R1a之间保持一种关系,即,R1a<R1c。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对该光束在第二记录层处于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二信息层的反射率R2c和在第二记录层处于非结晶状态时的所述第二信息层的反射率R2a之间保持一种关系,即,R2a>R2c。16.一种制造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形成具有第一记录层的第一信息层,通过将第一记录层暴露在一光束下造成结晶和非结晶状态之间可逆的相位变化可将信息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上;形成具有第二记录层的第二信息层,通过将第二记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田宪一西内健一山田升赤平信夫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