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加永专利>正文

一种内科手术用盆底手术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97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科手术用盆底手术穿刺器,属于医疗设备领域,连接块与调节板朝向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相互贴合的密封垫二、密封垫一,调节板上开设有一个可供管芯穿过的穿孔一,调节板上至少开设有一个可供手术器械穿过的穿孔二,穿孔一、穿孔二在调节板的转动下可分别与通孔竖直对齐并连通,穿孔二的内部设有对手术器械进行密封的密封机构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板的转动,可将供医疗器械穿过的穿孔二调节至与套管内部连通的位置,并同时可将待继续抽离的管芯转移到其他位置上去,以此使医疗器械在插入该穿刺器中前,套管的内部始终能够保持密封,从而可减少医护人员在手术时对穿刺器的频繁操作,有利于手术的快速进行。有利于手术的快速进行。有利于手术的快速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科手术用盆底手术穿刺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内科手术用盆底手术穿刺器。

技术介绍

[0002]穿刺器在各种微创外科手术均可使用,供专科医生在腹腔镜手术中穿刺腹腔、对腹腔内输送气体,并建立内窥镜和手术器械从外界进出腹腔的通道时使用;各种腹腔镜手术,包括外科微创手术,妇科微创手术,胸外科,泌尿外科等腔镜手术,可与国内外各种腹腔镜电视系统相匹配。
[0003]现有多数的穿刺器在使用时,需要先将管芯完全从套管中抽离,并对管芯所在的位置进行密封,然后将气体充入穿刺部位再将医疗器械穿插至管套的内部,然后才能对穿刺部位进行手术,由于穿刺部位面积小,而多数的穿刺器使用步骤较繁琐,从而不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使用,进而影响手术的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手术用盆底手术穿刺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科手术用盆底手术穿刺器,包括套管(1),所述套管(1)的内部穿插设有管芯(2),且管芯(2)的前端设有穿刺刀片(3),并且管芯(2)的尾端设有推板(5),所述套管(1)上设有对其内部进行吹气的鼓气机构,所述套管(1)靠近其前端的外侧设有可将套管(1)固定在穿刺部位内侧的限位机构,所述套管(1)的外壁上设有可抵触在皮肤上的限位板(29),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尾端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机构密封式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的内部开设有与套管(1)内部连通且内径相等的通孔(10),所述鼓气机构设于连接块(7)上,所述连接块(7)背向套管(1)的一端通过转动机构连接有调节板(13),所述连接块(7)与调节板(13)朝向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相互贴合的密封垫二(23)、密封垫一(22),所述调节板(13)上开设有一个可供管芯(2)穿过的穿孔一(14),且调节板(13)上至少开设有一个可供手术器械穿过的穿孔二(15),所述穿孔一(14)、穿孔二(15)在调节板(13)的转动下可分别与通孔(10)竖直对齐并连通,且每相邻两个穿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穿孔的直径,所述穿孔二(15)的内部设有对手术器械进行密封的密封机构二,所述连接块(7)上设有可对转动后调节板(13)进行固定的锁紧机构,所述管芯(2)上设有与套管(1)密封连接的密封机构一,所述管芯(2)在被刚抽离套管(1)内部时管芯(2)的前端以及密封机构一可完全位于连接块(7)内部的穿孔一(1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手术用盆底手术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气机构包括开设于连接块(7)侧壁上且与通孔(10)连通的进气口(12)、安装于进气口(12)上且可将外界气体传输至通孔(10)内部的注气阀(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手术用盆底手术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7)朝向套管(1)的一端与套管(1)套接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于连接块(7)与套管(1)套接端上且相互适配的螺纹圈,固定设于连接块(7)朝向套管(1)一端且可对连接块(7)与套管(1)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密封的密封圈(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科手术用盆底手术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朝向连接块(7)的一端呈括口端(8)设置,且密封圈(9)的形状与括口端(8)的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加永
申请(专利权)人:张加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