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聪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节能型上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9748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节能型上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处理或加工成型制品的设备或方法领域,包括箱体,箱体顶端的一侧开设有蓄液槽,蓄液槽内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内设置有用于容纳陶瓷的放置机构,过滤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转动端。本申请通过传动机构,随着传动机构左转,使得过滤机构带动放置机构转动,进而使得陶瓷转动,提高了陶瓷上釉的效果,陶瓷上釉后,控制移位机构,使得放置机构上移至远离釉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过滤机构左转,过滤机构带动放置机构转动,随着放置机构的转动,可以将陶瓷上的釉水以及粘附的碎屑甩出至蓄液槽内,防止了釉水滴落在箱体的周边,造成了釉水了浪费,而且也避免了环境的污染,并且通过传动机构的第一步进电机和移位机构的第二步进电机,可以实现陶瓷的上袖、甩干以及其他操作,减少了带电设备的数量,实现了节能。实现了节能。实现了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节能型上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节能型上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处理或加工成型制品的设备或方法领域,具体而言,属于“用于涂层的”小类。

技术介绍

[0002]陶瓷,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就专利技术了陶器,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古人称陶瓷为瓯,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0003]在陶瓷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刚烧制成的陶瓷放入容器内的釉水中进行浸泡,对其进行上釉处理,上釉后的陶瓷取出后,陶瓷上多余的釉水滴落在容器的周边,不仅会造成釉水的浪费,而且也会污染环境,并且在上袖的过程中需要装设有多个带电设备进行操作,消耗能源较大。
[0004]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节能型上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在陶瓷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刚烧制成的陶瓷放入容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节能型上釉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端的一侧开设有蓄液槽,所述蓄液槽内设置有过滤机构(2),所述过滤机构(2)内设置有用于容纳陶瓷的放置机构(3),所述过滤机构(2)的底部设置有转动端(4),所述箱体(1)底部的一侧开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设置有用于使得转动端(4)转动的传动机构(5),所述传动槽内还设置由传动机构(5)驱动的用于加强过滤机构(2)与转动端(4)连接的第一限位机构(6),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放置机构(3)上下移动的移位机构(7),所述移位机构(7)与放置机构(3)之间设置有使得放置机构(3)与过滤机构(2)固定的第二限位机构(8),所述移位机构(7)与放置机构(3)之间还设置有控制第二限位机构(8)复位的第三限位机构(9),所述移位机构(7)上设置有用于上釉后陶瓷烘干的风热机构(10),所述蓄液槽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可以使得放置机构(3)打开的开合机构(11),所述箱体(1)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引导釉水的导液机构(12),所述箱体(1)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端(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节能型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包括筒体(201),所述筒体(201)设置在蓄液槽内,且筒体(201)上开始有若干过滤孔,所述筒体(201)内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L形杆(202),所述放置机构(3)包括盒体(301),所述盒体(301)两侧的中部为与第一L形杆(202)纵向部位相匹配的凹陷设置,所述盒体(301)内的一侧设置有挡板(302),且盒体(301)的一边侧为与挡板(302)相匹配的敞口设置,所述盒体(301)和挡板(302)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盒体(301)和挡板(302)的内侧均固定设有减震橡胶层(308),且挡板(302)的底端穿出盒体(301),所述盒体(301)一边侧底端的两边均固定设有固定块(303),所述固定块(303)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一限位杆(304),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304)之间的顶部穿插有T形杆(305),且T形杆(305)的一端穿过敞口并与挡板(302)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304)上套设有第一弹簧(306),且第一弹簧(30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303)和T形杆(305)固定连接,所述T形杆(305)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凸杆(3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节能型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端(4)为与传动槽顶部转动连接的转盘,所述筒体(201)底端的中部为凸起设置,且凸起与转盘顶端中部开设有的卡槽卡合连接,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第一步进电机(501),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01)嵌接在传动槽的底端,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01)的机身和传动槽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转环(502),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01)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传动杆(503),所述转环(502)内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件(504),且限位件(504)的一端穿出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件(504)与第一限位槽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弹簧(505),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01)的输出轴和传动杆(503)上均固定设有与限位件(504)相匹配的转动件(508),且两个转动件(508)相对设置,所述传动杆(503)上转环(502)的外侧固定设有第一齿轮(506),所述第一齿轮(506)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507),且第二齿轮(507)与转盘穿插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节能型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6)包括第一转轴(601),所述第一转轴(601)的底端与传动槽的底端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601)位于传动槽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601)的中部穿插固定有第三齿轮(602),所述第三齿轮(602)啮合连接有第四齿轮(603),且第四齿轮(603)的内侧与另一个转环(502)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槽顶端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第一脚
踩式打气筒(604),且第一脚踩式打气筒(604)的一端与定位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脚踩式打气筒(604)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滑杆(605),所述定位槽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固定设有弧形杆(606),且滑杆(605)的一端与弧形杆(606)穿插连接,所述弧形杆(606)上套设有第三弹簧(607),所述第一转轴(601)的顶端穿入定位槽并固定设有与滑杆(605)相匹配的压板(608),所述转盘的底端固定设有活动接头(609),所述活动接头(609)的一端连通有导气管(610),所述导气管(610)固定安装在第一步进电机(501)的机身上,且导气管(610)的一端延伸至与第一脚踩式打气筒(604)的出气口相通,所述导气管(610)上固定设有第一气体单向阀(611),所述导气管(610)上还连通有出气管(612),且出气管(612)位于活动接头(609)和第一气体单向阀(611)之间,所述出气管(612)的一端穿出箱体(1)并固定设有第一阀门(613),所述卡槽的两侧均穿插有弧形板(614),其弧形板(614)的内侧与凸起相接触,所述转盘内开设有第一导气槽,且活动接头(609)的另一端与第一导气槽相通,所述第一导气槽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活塞(615),所述第一活塞(615)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柱(616),且连接柱(616)的一端穿过第一导气槽并与弧形板(614)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节能型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机构(7)包括支撑板(701),所述支撑板(701)的一侧与箱体(1)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701)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L形杆(702),所述支撑板(701)顶端的一侧还固定设有第二步进电机(703),所述第二步进电机(703)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螺纹杆(704),且螺纹杆(704)的顶端与第二L形杆(702)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701)顶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聪
申请(专利权)人:邓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