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用缝隙式排水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686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缝隙式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盖板下方设有第一排水沟,所述第一排水沟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一体化盖板连接,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缝隙入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水无法实现既能在小雨时正常传输至一般的下沉式绿地中,又能在暴雨时及时排除多余雨水径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设置了第一排水沟,通过适宜的尺寸设置以及设置排水孔和第一凹槽,可使缝隙式排水沟在具有初期雨水收集转输的功能,同时能保证正常和大雨时的雨水排放;对于第二通道排入后续管网时可减少后续管网的淤积堵塞,并减少后续收集回用时处理系统的药剂消耗等成本问题。统的药剂消耗等成本问题。统的药剂消耗等成本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用缝隙式排水沟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沟
,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缝隙式排水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城市建设中诸如内涝、缺水、水污染等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城市建设者急需思考的问题。随着国家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新型城市排水理念的提出,改变了相关从业者的排水设计思路。为解决排水问题,目前运用较多的海绵城市生态技术有,通过植草沟、导流渠、缝隙式排水沟等收集输送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雨水滞蓄净化空间中,再溢流排放进入雨水管渠排放或收集利用。
[0003]其中,植草沟、导流渠等收集输送措施设置于地面绿地或硬化中,对场地绿地的设置要求较高,对于没有绿地的大面积广场等无法使用;导流渠等表面浅沟虽可以应用与无绿化的广场等场景,但其对场地美观性影响较大,且自身排水量较小,无法及时排除大雨量的径流,还需另设可用于暴雨等情况下的排水设施,功能较为单一;缝隙式排水沟可应用于绿化的大面积硬化场地、道路,其设置于地面以下,基本不影响景观的铺装效果和美观,且其排水量大,无需再单独设施排水系统,但由于其埋深较地面设施大,导致其下游端的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的较一般的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下凹深度大,增加了工程量,同时由于下凹深度过深,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无法满足用一套系统既能满足小雨时雨水正常传输至一般的下沉式绿地中,又能在暴雨时及时排除多余雨水径流,从而达到海绵城市初期雨水可滞蓄净化、暴雨不内涝的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雨水无法实现既能在小雨时正常传输至一般的下沉式绿地中,又能在暴雨时及时排除多余雨水径流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用缝隙式排水沟。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海绵城市用缝隙式排水沟,包括第二排水沟和一体化盖板,两个所述一体化盖板之间形成缝隙入口,所述缝隙入口设于第二排水沟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盖板下方设有第一排水沟,所述第一排水沟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一体化盖板连接,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缝隙入口。
[0007]现有技术是传统的缝隙式排水沟因需要满足排水量,沟体较深,一般沟底距地面300mm及以上,导致无法正常接入一般的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中,需要增加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的深度,增加了挖方工程量,同时由于下凹深度过深,存在一定坠落风险;再者由于传统的缝隙式排水沟无法处理初期雨水弃流,导致含有较多悬浮颗粒的初期雨水和后期较为干净的雨水都一起排放到后续的管网中,长此以往易造成后续管网中杂质沉积,管道堵塞,排水不畅,如果后续雨水需要进行处理回用,还消耗更多药剂,加大雨水的收集回用
处理成本。
[0008]本技术增加了第一排水沟,通过适宜的尺寸设置以及设置排水孔和第一凹槽,可使缝隙式排水沟在具有初期雨水收集转输的功能,同时能保证正常和大雨时的雨水排放;由于初期雨水的收集,使排入第二排水沟的雨水较为干净,对于第二排水沟排入后续管网时可减少后续管网的淤积堵塞,并减少后续收集回用时处理系统的药剂消耗等成本问题。
[0009]进一步的,第一排水沟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壁垂直连接在所述一体化盖板底面,另一侧壁与第一凹槽相连;
[0010]所述第一排水沟宽度根据设计流量按需考虑,不大于第二排水沟沟宽,这样可以保证雨水流至第二排水沟,当雨水通过缝隙入口流入到第一排水沟,由于沟口的两端为密封或是接入下沉式绿地与雨水花园中,当雨水有一定量后,雨水从第一排水沟流出到下沉式绿地与雨水花园中,既能保证雨水正常的排放,又能确保下沉式绿地与雨水花园将初期的雨水的杂质进行过滤与渗透,使得排入第二排水沟的雨水较为干净,对于第二排水沟排入后续管网时可减少后续管网的淤积堵塞,并减少后续收集回用时处理系统的药剂消耗等成本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011]进一步的,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排水孔,雨水可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所述排水孔流入所述第二排水沟;
[0012]所述地面雨水首先通过集水板之间的缝隙流入第一排水沟,雨水通过第一排水沟通道汇入下游端的下沉式绿地或雨水花园等下凹式海绵设施,当雨量较高时雨水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连接板上的排水孔,流入第二排水沟,雨水通过第二排水沟排入后续的排水管网中收集利用或外排。
[0013]进一步的,第一凹槽的顶部高度与所述排水孔底部高度平齐;
[0014]所述当雨水达到一定水量后,由于第一凹槽的顶部高度与所述排水孔底部高度平齐,雨水可通过第一凹槽和排水孔流入第二排水沟。
[0015]进一步的,一体化盖板包括集水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集水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垂直一体化连接;
[0016]所述集水板设置为两个是为了留出缝隙,用来收集地面上的雨水,而第一连接板连接集水板,并垂直集水板设置,为了支撑集水板而设置。
[0017]进一步的,第二排水沟包括外壳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外设有所述外壳,所述第二排水沟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下方;
[0018]所述外壳包裹着第二凹槽,第二排水沟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正下方,方便从缝隙中的雨水通过第一排水沟接入下沉式绿地与雨水花园中。
[0019]进一步的,集水板的顶部与路面平齐,所述集水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填充有道路铺设物料;
[0020]所述第一连接板顶部为正常道路结构填充。
[0021]进一步的,集水板的顶部至第一排水沟的沟底深度为140

150mm;
[0022]所述集水板顶部至第一排水沟沟底150mm,下沉式绿地与雨水花园等一般下凹深度为200~300mm。
[002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4]1.本技术一种海绵城市用缝隙式排水沟,设置了第一排水沟,通过适宜的尺寸设置以及设置排水孔和第一凹槽,可使缝隙式排水沟在具有初期雨水收集转输的功能,同时能保证正常和大雨时的雨水排放;由于初期雨水的收集,使排入第二通道的雨水较为干净,对于第二通道排入后续管网时可减少后续管网的淤积堵塞,并减少后续收集回用时处理系统的药剂消耗等成本问题。
[0025]2.本技术一种海绵城市用缝隙式排水沟,可不增加下游端雨水花园等设施的下凹深度,减少了由于设置普通缝隙式排水沟带来的雨水花园等设施的下凹深度增加所造成的造价增加;同时减少了小凹深度增加带来的安全隐患。
[0026]3.本技术一种海绵城市用缝隙式排水沟,增设了第一排水沟,第一排水沟距离地面浅,便于维护和清理,从而达到更多排水功能。
附图说明
[002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是本技术透视图。
[0029]图2是本技术透视剖面图。
[0030]图3是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缝隙式排水沟,包括第二排水沟(6)和一体化盖板(1),两个所述一体化盖板(1)之间形成缝隙入口,所述缝隙入口设于第二排水沟(6)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盖板(1)下方设有第一排水沟(4),所述第一排水沟(4)包括第一凹槽(41),所述第一凹槽(41)与一体化盖板(1)连接,所述第一凹槽(41)的槽口朝向所述缝隙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缝隙式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沟(4)还包括第二连接板(43),所述第二连接板(43)的一侧壁垂直连接在所述一体化盖板(1)底面,另一侧壁与第一凹槽(4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缝隙式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43)上设置有若干排水孔(42),雨水可通过所述第一凹槽(4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43)上的所述排水孔(42)流入所述第二排水沟(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缝隙式排水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铁锋邱壮付韵潮高锐曾丽竹杨艳梅王家良贺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