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工程中大角度锚索与刚性桩组合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52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工程中大角度锚索与刚性桩组合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部侧边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护排桩和第二支护排桩;所述第一支护排桩和第二支护排桩的顶端设有冠梁;所述冠梁之间通过连板连接;还包括锚索;所述锚索的顶部绕过第二支护排桩和连板的顶端面以后伸至第一支护排桩上且张紧锚固;所述连板的正上方设有压在所述锚索上的压板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组合支护结构,通过第一支护排桩和第二支护排桩构成的双排桩结构,配合锚索,冠梁、连板、锚索以及压板件共同受力,从而显著提升了支护结构的强度,抗倾覆能力极强,且锚索可以在较大角度范围内活动,从而不用穿越红线占用临近地下空间。越红线占用临近地下空间。越红线占用临近地下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工程中大角度锚索与刚性桩组合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基坑工程中大角度锚索与刚性桩组合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单排桩+锚索支护结构及双排桩支护结构在基坑支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单排桩+锚索存在锚索外穿用地红线,占用毗邻用地,造成临近地下空间污染及后期开发难度大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而双排桩支护适用于基坑开挖深度较浅的基坑支护工程,适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坑工程中大角度锚索与刚性桩组合支护结构,支护结构强度大,抗倾覆能力强,大角度锚索不穿红线,不存在占用临近地下空间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基坑工程中大角度锚索与刚性桩组合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部侧边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护排桩和第二支护排桩;所述第一支护排桩和第二支护排桩的顶端设有冠梁;所述冠梁之间通过连板连接;还包括锚索;所述锚索的顶部绕过第二支护排桩和连板的顶端面以后伸至第一支护排桩上且张紧锚固;所述连板的正上方设有压在所述锚索上的压板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护排桩和第二支护排桩中的各桩体之间相互并列布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护排桩和第二支护排桩中的各桩体之间相互错位布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件呈长方体装或者是梯形状。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技术中的组合支护结构,通过第一支护排桩和第二支护排桩构成的双排桩结构,配合锚索,冠梁、连板、锚索以及压板件共同受力,从而显著提升了支护结构的强度,抗倾覆能力极强,且锚索可以在较大角度范围内活动,从而不用穿越红线占用临近地下空间。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

第一支护排桩,2

第二支护排桩,3

冠梁,4

连板,5

锚索,6

压板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坑工程中大角度锚索与刚性桩组合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部侧边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护排桩1和第二支护排桩2;所述第一支护排桩1和第二支护排桩2的顶端设有冠梁3;所述冠梁3之间通过连板4连接;
[0016]还包括锚索5;锚索5可根据支护面的尺寸大小设置为一根或者是多根;所述锚索5的顶部绕过第二支护排桩2和连板4的顶端面以后伸至第一支护排桩1上且张紧锚固;所述连板4的正上方设有压在所述锚索5上的压板件6。压板件6的设置可以显著减少第一支护排桩1、第二支护排桩2、连板4以及锚索5的形变;压板件6可选用沙袋、混凝土袋或者是金属铸件。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护排桩1和第二支护排桩2中的各桩体之间相互并列布置。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护排桩1和第二支护排桩2中的各桩体之间相互错位布置。
[0019]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件6呈长方体装或者是梯形状。
[0020]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工程中大角度锚索与刚性桩组合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部侧边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护排桩(1)和第二支护排桩(2);所述第一支护排桩(1)和第二支护排桩(2)的顶端设有冠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3)之间通过连板(4)连接;还包括锚索(5);所述锚索(5)的顶部绕过第二支护排桩(2)和连板(4)的顶端面以后伸至第一支护排桩(1)上且张紧锚固;所述连板(4)的正上方设有压在所述锚索(5)上的压板件(6)。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周郭云洪杨家友代兴坤杜建碧周忠伟乔新云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军龙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