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ICC置管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367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ICC置管床,包括四根支柱,四根支柱的顶部设有床板,床板上设有床垫;四根支柱之间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顶部通过臂板旋转支撑组件连接有臂板,臂板上转动设有L型的臂托,臂板靠近床头一侧;驱动机构的顶部还通过第一支撑弹簧连接有器械台面,器械台面靠近床尾一侧,器械台面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至器械台面的前侧边缘和后侧边缘,床板的底部与第一限位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匀设有若干第一限位柱;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臂板和器械台面前后移动;床板的侧面还设有颈静脉压迫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PICC置管床智能化程度高,节省了人力成本,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ICC置管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PICC置管床。

技术介绍

[0002]PICC置管即为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英文缩写,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广泛应用于临床,置管场所为病房或置管室,在普通病床或诊查床进行,其有很多局限性,从而便有医院自行设计PICC置管床,为了更好的实现PICC置管技术的展开。
[0003]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PICC置管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床高固定,不同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不能获得舒适体位,降低置管的成功率;(2)、PICC患者中有些老人行动不便,四肢比较僵硬,在置管时需要护士将其胳膊调整到适合置管的体位,操作不便,调节难度较大,而且在置管过程中由于患者身体的敏感度,会四肢躁动,从而发生四肢的移动,影响置管的成功率;(3)、在PICC置管操作时,需要用到一个无菌的用物台,用于放置手术器械,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是一个单独的台面,使用时推至床跟前,占用了病房空间,且来回推动台面也加大了护士工作量;(4)、为预防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尖端误入颈静脉,惯常采取手压迫颈静脉法,也即在进行PICC置管时,由协助护士用手部大鱼际肌来压迫患者穿刺侧颈静脉,从而人为的将患者的颈静脉与锁骨上静脉之间夹角形成为锐角;该操作方式需要在术中有一名专门的护士按压患者颈静脉,提高了人力成本,自动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PICC置管床,能够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PICC置管床存在的问题,智能化程度高,节省了人力成本,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PICC置管床,包括四根支柱,四根所述支柱的顶部设有床板,所述床板上设有床垫,所述床板的一端设有床头,所述床板的另一端设有床尾;其特征在于:四根所述支柱之间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顶部通过臂板旋转支撑组件连接有臂板,所述臂板上转动设有L型的臂托,所述臂板靠近所述床头一侧;
[0007]所述驱动机构的顶部还通过第一支撑弹簧连接有器械台面,所述器械台面靠近所述床尾一侧,所述器械台面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至所述器械台面的前侧边缘和后侧边缘,所述床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匀设有若干第一限位柱;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臂板和所述器械台面前后移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往复电机、第一转轴、第一丝杠、第一立板、第一丝杠螺母、第二丝杠、第二转轴、第二立板、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皮带、第二丝杠螺母、第一安装板、第二液压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安装板;
[0009]所述往复电机安装在所述底板上靠近后侧的顶部,所述往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底板上靠近所述床板前侧处设有第一立板,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丝杠相匹配的第一丝杠螺母;
[0010]所述第一立板上还转动设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与所述第一丝杠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立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靠近后侧的顶部,所述第二丝杠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丝杠相匹配的第二丝杠螺母;
[0011]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0012]所述第一丝杠螺母和所述第二丝杠螺母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垂直向上安装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还活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臂板旋转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一支撑弹簧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靠近前侧的顶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臂板旋转支撑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靠近所述床头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支撑柱,所述旋转支撑柱贯穿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顶部,所述旋转支撑柱的顶部与所述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4]所述旋转支撑柱外固定套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壁上固设有第一斜杆,所述第一斜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臂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床板和床垫的总厚度相匹配。
[0015]进一步的,所述臂板靠近所述床尾的一端底部固设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底面上安装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贯穿所述臂板,且所述第三转轴上位于所述臂板上方处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
[0016]所述臂板靠近所述床尾的一端顶部固设有第三立板,所述第三立板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沿着所述臂板的长轴方向延伸,且所述第四转轴贯穿所述臂托的拐角处;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所述第二伞齿轮相互啮合。
[0017]进一步的,所述器械台面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隐形收纳槽,每个所述隐形收纳槽内均活动连接有一根第一支撑柱和一根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安装板配合使用,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床垫配合使用;
[0018]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底部均安装有滚轮。
[0019]进一步的,所述臂托上可拆卸设有第一束缚带,所述床垫上与所述第一束缚带相对应的位置处可拆卸设有第二束缚带,所述床垫上靠近所述床尾处可拆卸设有两个第三束缚带,所述第一束缚带、第二束缚带和第三束缚带结构相同。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束缚带包括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的顶部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
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粘贴层之间留有空隙。
[0021]进一步的,所述床板靠近所述床头的一端侧面还设有颈静脉压迫组件,所述颈静脉压迫组件与所述臂板和器械台面位于所述床板的同一侧。
[0022]进一步的,所述颈静脉压迫组件包括与所述床板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位于所述床板的上方,所述横杆的底部铰接连接有活动臂,所述活动臂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三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板,所述第一按压板的底部通过第二支撑弹簧连接有第二按压板,所述第二按压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底部为长条形结构;
[0023]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两侧还对称设有两个导向槽,每个所述导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按压板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CC置管床,包括四根支柱(101),四根所述支柱(101)的顶部设有床板(103),所述床板(103)上设有床垫(104),所述床板(103)的一端设有床头(106),所述床板(103)的另一端设有床尾(107);其特征在于:四根所述支柱(101)之间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顶部通过臂板旋转支撑组件(6)连接有臂板(7),所述臂板(7)上转动设有L型的臂托(8),所述臂板(7)靠近所述床头(103)一侧;所述驱动机构的顶部还通过第一支撑弹簧(9)连接有器械台面(10),所述器械台面(10)靠近所述床尾(107)一侧,所述器械台面(10)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001),所述第一限位槽(1001)沿前后方向延伸至所述器械台面(10)的前侧边缘和后侧边缘,所述床板(103)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001)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匀设有若干第一限位柱(1031);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臂板(7)和所述器械台面(10)前后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置管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往复电机(301)、第一转轴(302)、第一丝杠(303)、第一立板(304)、第一丝杠螺母(305)、第二丝杠(306)、第二转轴(307)、第二立板(308)、第一皮带轮(309)、第二皮带轮(3010)、皮带(3011)、第二丝杠螺母(3012)、第一安装板(4)、第二液压杆(401)、第一伸缩杆(402)和第二安装板(5);所述往复电机(301)安装在所述底板(2)上靠近后侧的顶部,所述往复电机(30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02)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30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丝杠(303),所述底板(2)上靠近所述床板(103)前侧处设有第一立板(304),所述第一丝杠(3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3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杠(3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板(30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30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丝杠(303)相匹配的第一丝杠螺母(305);所述第一立板(304)上还转动设有第二丝杠(306),所述第二丝杠(306)与所述第一丝杠(303)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丝杠(30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板(30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杠(30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30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07)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板(30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立板(308)安装在所述底板(2)上靠近后侧的顶部,所述第二丝杠(306)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丝杠(306)相匹配的第二丝杠螺母(3012);所述第一转轴(302)上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309),所述第二转轴(307)上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3010),所述第一皮带轮(309)与所述第二皮带轮(3010)之间通过皮带(301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05)和所述第二丝杠螺母(30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4),所述第一安装板(4)的顶部垂直向上安装有第二液压杆(401),所述第二液压杆(40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安装板(5),所述第一安装板(4)与所述第二安装板(5)之间还活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402),所述臂板旋转支撑组件(6)和所述第一支撑弹簧(9)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5)靠近前侧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ICC置管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板旋转支撑组件(6)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板(5)上的第一安装柱(601),所述第一安装柱(601)靠近所述床头(106)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柱(60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602),所述第一安装槽(602)内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603),所述第一旋转电机(60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支撑柱(604),所述旋转支撑柱(604)贯穿所述第一安装槽(602)的顶部,所述旋转支撑柱(604)的顶部与所述臂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支撑柱(604)外固定套设有第一套筒(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娇贾新李晓宁王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