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水复合丝绸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28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水复合丝绸织物,包括丝绸面料本体,所述丝绸面料本体的底端设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底端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抗菌层之间设有粘接层,所述缓冲层与的底端设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网状基座,所述网状基座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网孔,所述网孔内填充有与其相匹配的阻燃颗粒,所述阻燃颗粒的大小与所述网孔的大小匹配,所述阻燃层的底端设有吸水层。有益效果:通过织物结构设计,在具有真丝的服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吸水的功能,使得该丝绸面料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的作用,由阻燃聚氨酯制成的阻燃层使本丝绸面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阻燃性能。阻燃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水复合丝绸织物


[0001]本技术涉及功能性化纤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吸水复合丝绸织物。

技术介绍

[0002]丝绸,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长丝织成的纺织品,每年我国都有大量的丝绸布匹销往全世界各地,随着人们对丝绸面料的款式、性能以及使用场所的不断变化,各种功能的丝绸也不断涌现。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需要丝绸织物具备其他的功能,比如某些情况下可以抗菌、防水等效果,这对丝绸织物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吸水复合丝绸织物,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吸水复合丝绸织物,包括丝绸面料本体,所述丝绸面料本体的底端设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底端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抗菌层之间设有粘接层,所述缓冲层与的底端设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网状基座,所述网状基座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网孔,所述网孔内填充有与其相匹配的阻燃颗粒,所述阻燃颗粒的大小与所述网孔的大小匹配,所述阻燃层的底端设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经纱采用桑蚕丝纤维和银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纬纱采用桑蚕丝纤维和竹炭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吸水层内设有吸水纤维。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吸水纤维穿插于所述穿插于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之间。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吸水层与所述阻燃层之间设有增香层,所述增香层由芳香颗粒制成。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吸水层在所述阻燃层的表面结合成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吸水层的底端设有印花层,所述印花层的厚度为

微米。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印花层通过粘合剂黏合于所述吸水层上,且所述阻燃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5μm~50μm。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织物结构设计,在具有真丝的服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吸水的功能,使得该丝绸面料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的作用,由阻燃聚氨酯制成的阻燃层使本丝绸面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吸水复合丝绸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
[0016]1、丝绸面料本体;2、抗菌层;3、缓冲层;4、粘接层;5、阻燃层;6、网状基座;7、网孔;8、阻燃颗粒;9、吸水层;10、经纱;11、纬纱;12、吸水纤维;13、增香层;14、印花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1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水复合丝绸织物。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吸水复合丝绸织物,包括丝绸面料本体1,所述丝绸面料本体1的底端设有抗菌层2,所述抗菌层2的底端设有缓冲层3,所述缓冲层3与所述抗菌层2之间设有粘接层4,所述缓冲层3与的底端设有阻燃层5,所述阻燃层5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网状基座6,所述网状基座6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网孔7,所述网孔7内填充有与其相匹配的阻燃颗粒8,所述阻燃颗粒8的大小与所述网孔7的大小匹配,所述阻燃层5的底端设有吸水层9,所述吸水层9由经纱10和纬纱11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经纱10采用桑蚕丝纤维和银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纬纱11采用桑蚕丝纤维和竹炭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吸水层9内设有吸水纤维12。
[0021]实施例二:
[0022]如图1所示,所述吸水纤维12穿插于所述穿插于所述经纱10和所述纬纱11之间,所述吸水层9与所述阻燃层5之间设有增香层13,所述增香层13由芳香颗粒制成。
[0023]实施例三:
[0024]如图1所示,所述吸水层9在所述阻燃层5的表面结合成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所述吸水层9的底端设有印花层14,所述印花层14的厚度为1

3微米,所述印花层14通过粘合剂黏合于所述吸水层9上,且所述阻燃颗粒8的平均粒径为0.5μm~50μm。
[0025]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6]在实际应用时,通过织物结构设计,在具有真丝的服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吸水的功能,使得该丝绸面料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的作用,由阻燃聚氨酯制成的阻燃层使本丝绸面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水复合丝绸织物,包括丝绸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绸面料本体(1)的底端设有抗菌层(2),所述抗菌层(2)的底端设有缓冲层(3),所述缓冲层(3)与所述抗菌层(2)之间设有粘接层(4),所述缓冲层(3)的底端设有阻燃层(5),所述阻燃层(5)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网状基座(6),所述网状基座(6)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网孔(7),所述网孔(7)内填充有与其相匹配的阻燃颗粒(8),所述阻燃颗粒(8)的大小与所述网孔(7)的大小匹配,所述阻燃层(5)的底端设有吸水层(9),所述吸水层(9)由经纱(10)和纬纱(11)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经纱(10)采用桑蚕丝纤维和银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纬纱(11)采用桑蚕丝纤维和竹炭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吸水层(9)内设有吸水纤维(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瑶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卡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