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棱机斜对轮调整和校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919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棱机斜对轮调整和校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选择需要调整的样棒;二、将样棒放于倾斜角旋转对轮组上,通过量具测量每组对轮与样棒的角度和接触面积;三、根据样棒的规格重量,适时调整倾斜角旋转对轮组的转速;四、输入工作频率测算圆棒进给至砂轮的时间;五、通过进给的时间调整磨头摆动的周期频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倒棱机角度调整和校准,砂轮的吨钢消耗降低50%,提高倒棱机的作业效率和倒角质量,减少探伤设备探头的损坏,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棱机斜对轮调整和校准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棱机斜对轮调整和校准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特钢生产企业除了管材加工企业圆钢的倒角采用的是刀具倒角外其它都是采用砂轮倒角的方式。其主要是配备在联合探伤生产线的矫直与探伤工序之间。使得圆钢在联线生产作业过程中磨削掉两端面由于定尺剪切时产生的毛刺和飞边。倒角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游探伤工序的生产条件,甚至影响到客户交货的满意程度。我厂引进的国产砂轮式倒棱机是通过两组自由升降横移摆动的磨头主装置进行倒角控制,通过步进横移及多组倾斜角度式旋转对轮的前进方式实现圆棒在两端面的磨削加工。其优点是布局紧凑磨削效率高,通过磨头自由工位的高度调整实现倒角角度大小的磨削调整。
[0003]但在我厂倒棱设备运转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倒棱作业时经常有遗漏和倒角的不均匀等情况发生,主要是圆棒前进的速度与磨头摆动的频率不匹配造成的。在一定周期时倒棱砂轮磨损不均匀需要提前更换,倒角端面不均匀或漏倒产生的毛刺和飞边会对下游探伤设备的探头装置造成撞击甚至损坏,同时对产品交付的满意度造成影响。由于匹配度不好造成砂轮的成本增高,同时产生的固废垃圾还要外委交付处理同时也产生一定经济费用发生。造成探伤探头的损坏率大大提升增加了探伤工序的成本的消耗,增加人工更换砂轮的更换频次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砂轮成本的消耗,使得圆钢端面倒角质量提升,又大大减少了下游探伤工序中由于漏倒和倒角质量不好而造成探伤表面探头的损坏,同时降低人工更换砂轮的频次降低劳动强度的倒棱机斜对轮调整和校准的方法。
[0005]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倒棱机斜对轮调整和校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一、选择需要调整的样棒;
[0007]步骤二、将样棒放于倾斜角旋转对轮组上,通过量具测量每组对轮与样棒的角度和接触面积;
[0008]步骤三、根据样棒的规格重量,适时调整倾斜角旋转对轮组的转速;
[0009]步骤四、输入工作频率测算圆棒进给至砂轮的时间;
[0010]步骤五、通过进给的时间调整磨头摆动的周期频率。
[0011]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样棒的规格为Φ10~Φ40。
[0012]进一步地,步骤二包括通过量具将旋转对轮调整为固定角度,再将样棒放于旋转对轮组中查看并测量每组对轮与样棒的贴合度,若贴合不均匀可对对轮的间距进行调整。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角度为45~60
°

[0014]进一步地,所述量具包括角度尺和厚度塞尺。
[0015]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转速为0~52r/min,最开始从0开始,逐渐调整转速。
[0016]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工作频率为0~50Hz,最开始从0开始,逐渐输入工作频率。
[0017]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倒棱机角度调整和校准,砂轮的吨钢消耗降低50%,提高倒棱机的作业效率和倒角质量,减少探伤设备探头的损坏,减少人工劳动强度由于圆棒前进的速度和倒棱磨头摆动的频率不一致使得砂轮在磨削过程中的砂轮表面没有全覆盖,在磨削一定周期时砂轮会随着磨削量逐渐消耗变成不规整的形状这时就要提前更换砂轮,砂轮的使用寿命达不到原来的一半就必须要更换。在此技术应用前倒棱砂轮在25规格以下时可以连续生产180吨左右,25规格以上可以连续生产150吨左右。倒棱机砂轮的吨钢消耗平均在6元左右,10~40联合探伤生产线按年生产2万吨计算。应用此技术后倒棱机吨钢消耗控制在3元左右,年降本在3万元/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第一步,选用两种代表性的规格圆钢的样棒作为调整的依据,这里可以选用Φ15的样棒,因为10~40倒棱机主要以中下规格为主。
[0022]第二步,将Φ15规格的样棒放于倾斜角旋转对轮组上,测量每组对轮与圆棒的角度和接触面积。也可以首先借助角度尺等量具将旋转对轮调整均为45
°
角度再将样棒放于旋转对轮组中查看并测量每组对轮与样棒的贴合度。若贴合不均匀可对对轮的间距进行调整。
[0023]第三步,由于棒材本身的直径和长度决定自身的重量区别,在小规格驱动过程中,由于自重的原因摩擦力小,适时提高25%的转速,提高前进的速度,相反大规格棒材由于自重的原因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前进速度的稳定可降低电机的转速。
[0024]第四步,输入45Hz工作频率测算圆棒进给至砂轮的时间,测算时间为5s。,再通过进给的时间调整磨头摆动的周期频率,频率为0.65s/次。
[0025]实施例2
[0026]第一步,选用两种代表性的规格圆钢的样棒作为调整的依据,这里可以选用Φ30的样棒,因为10~40倒棱机主要以中下规格为主。
[0027]第二步,将Φ30规格的样棒放于倾斜角旋转对轮组上,测量每组对轮与圆棒的角度和接触面积。也可以首先借助角度尺等量具将旋转对轮调整均为45
°
角度再将样棒放于旋转对轮组中查看并测量每组对轮与样棒的贴合度。若贴合不均匀可对对轮的间距进行调整。
[0028]第三步,由于棒材本身的直径和长度决定自身的重量区别,在小规格驱动过程中,由于自重的原因摩擦力小,可以适时增加15%的转速,提高前进的速度,相反大规格棒材由于自重的原因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前进速度的稳定可降低电机的转速。
[0029]第四步,输入35Hz工作频率测算圆棒进给至砂轮的时间,测算时间为7s,再通过进
给的时间调整磨头摆动的周期频率,频率为0.9s/次。
[0030]实施例3
[0031]第一步,选用两种代表性的规格圆钢的样棒作为调整的依据,这里可以选用Φ40的样棒,因为10~40倒棱机主要以中下规格为主。
[0032]第二步,将Φ40规格的样棒放于倾斜角旋转对轮组上,测量每组对轮与圆棒的角度和接触面积。也可以首先借助角度尺等量具将旋转对轮调整均为45
°
角度再将样棒放于旋转对轮组中查看并测量每组对轮与样棒的贴合度。若贴合不均匀可对对轮的间距进行调整。
[0033]第三步,由于棒材本身的直径和长度决定自身的重量区别,在小规格驱动过程中,由于自重的原因摩擦力小,可以适时增加10%的转速提高前进的速度,相反大规格棒材由于自重的原因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前进速度的稳定可降低电机的转速。
[0034]第四步,输入30Hz工作频率测算圆棒进给至砂轮的时间,测算时间为9s,再通过进给的时间调整磨头摆动的周期频率,频率为1.1s/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棱机斜对轮调整和校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择需要调整的样棒;步骤二、将样棒放于倾斜角旋转对轮组上,通过量具测量每组对轮与样棒的角度和接触面积;步骤三、根据样棒的规格重量,适时调整倾斜角旋转对轮组的转速;步骤四、输入工作频率测算圆棒进给至砂轮的时间;步骤五、通过进给的时间调整磨头摆动的周期频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棱机斜对轮调整和校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样棒的规格为Φ10~Φ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棱机斜对轮调整和校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包括通过量具将旋转对轮调整为固定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