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艳光专利>正文

一种铜铝复合暖气及其分支管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14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铝复合暖气及其分支管路结构,包括型材本体和铜管,所述铜管连接在所述型材本体的内部,且所述铜管的位置靠近所述型材本体的散热面一侧;将多个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结构并排放置,并通过上连通管、下连通管与多个铜管的两端连通在一起组成铜铝复合暖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通过调整铜管的距离,将铜铝复合位偏置到散热面一侧,缩短了热传导距离,提高了热辐射效率,使得室内供暖升温更加迅速。内供暖升温更加迅速。内供暖升温更加迅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铝复合暖气及其分支管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器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铜铝复合暖气及其分支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冬季取暖的散热效果,人们不断研发出新的散热片,目前常见的翼柱铝型材的截面多为X型,如图7所示,X型铝型材的中心为铜铝复合位,利用X型支撑点向外部进行热传导,在向外表散热过程中,热量递减,降低了热辐射程度。尤其是在目前集中供暖水温普遍偏低的工况下,该产品的散热原理以对流散热为主,辐射散热为辅助,传统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居中设计,空气对流效果不明显,在水温低的情况下对流层会形成隔热层,导致热辐射散热降低,会进一步导致传统铜铝复合暖气散热效果降低。因此,如何开发一款新型的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结构,以提高热传导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结构,解决现有技术X型翼柱铝型材热传导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结构,包括型材本体和铜管,所述铜管连接在所述型材本体的内部,且所述铜管的位置靠近所述型材本体的散热面一侧。
[0006]优选的,所述铜管采用中空的铜管,所述铜管复合连接在所述型材本体内,所述铜管的长度延伸出所述型材本体的两端。
[0007]优选的,所述型材本体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主板、两个连接板和多个翅片,所述连接板垂直布置连接在所述主板上,所述翅片垂直布置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外侧面上,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板。
[0008]优选的,单根所述铜管焊接在所述主板的内侧面与所述定位板之间。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铜管与所述型材本体焊接在一起,所述铜管位于所述主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铜管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翅片。
[0010]优选的,多个所述翅片的延伸长度不大于所述主板的两个边沿的长度。
[0011]一种铜铝复合暖气,将多个如上项所述的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结构并排放置,多个所述铜管的顶部弯折后连接在上连通管的侧面,多个所述铜管的底部弯折后连接在下连通管的侧面,所述上连通管和所述下连通管与所述型材本体的中部对齐。
[0012]优选的,所述型材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孔,且多个所述通风孔呈矩阵式排布。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一种铜铝复合暖气及其分支管路结构,其中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结
构包括型材本体和偏置的铜管,铜管焊接在型材本体的散热面一侧,多组分支管路排布连通后组成室内散热用的暖气,通过铜铝复合位置的改变,热水通过用的铜管偏移至暖气散热正面一侧,使其散热速度更快,暖气外表温度更高,热辐射更强;与现有技术铜铝复合位在中间的结构相比较,偏置铜管水路设计可以将供暖热水的温度直接传递到暖气外表,缩短热传导距离,有效的提高了热辐射效率。热量几乎零流失,暖气背部为辅助对流散热。本技术构思巧妙,通过调整铜管的距离,将铜铝复合位偏置到散热面一侧,缩短了热传导距离,提高了热辐射效率,使得室内供暖升温更加迅速。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结构实施例一俯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结构实施例二俯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结构实施例三俯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使用状态主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使用状态侧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使用状态背面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型材本体;101、主板;102、连接板;103、翅片;104、定位板;2、铜管;3、上连通管;4、下连通管;5、上盖板;6、下盖板;7、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

2所示,一种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结构,包括型材本体1和铜管2,所述铜管2连接在所述型材本体1的内部,且所述铜管2的位置靠近所述型材本体1的散热面一侧。
[0025]具体的,所述铜管2采用中空的铜管,所述铜管2通过高温涨紧复合连接在所述型材本体1内,所述铜管2的长度延伸出所述型材本体1的两端。所述型材本体1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主板101、两个连接板102和多个翅片103,所述连接板102垂直布置连接在所述主板101上,所述翅片103垂直布置连接在所述连接板102的外侧面上,两个所述连接板102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板104。多个所述翅片103的延伸长度不大于所述主板101的两个边沿的长度。所述型材本体1成型时预留有铜管2的安装孔,铜管2贯穿连接到所述安装孔内后,通过高温涨紧工艺将铜管2与型材本体1复合连接在一起。
[0026]具体的,型材本体1采用热传导效率高的铝材料制作成型,翅片103的设计可以有效的扩大散热面积,增强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所述主板101、连接板102的外侧面上喷涂有保护漆,提升其外形的美观度,所述主板101的两侧边缘向内弯折,外部边缘圆润过渡,避免划伤问题的发生。
[0027]如图1所示,其中一个实施例,单根所述铜管2复合连接在所述主板101的内侧面与所述定位板104之间,铜管2的一侧设置有四根定位板104。如图3所示,另一个实施例,单根所述铜管2复合连接在所述主板101的内侧面与所述定位板104之间,定位板104设置有两根,定位板104的一端靠近所述铜管2的下方,定位板104的另一端位于连接板102的中部。
[0028]如图2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铜管与所述型材本体1高温涨紧复合在一起,
所述铜管位于所述主板101与所述连接板102之间,所述铜管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翅片103。
[0029]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单个铜管和两个铜管与型材本体结合的结构,还可以衍生出其他组合结构,保证铜管与型材本体的复合位位于散热面一侧即可。
[0030]如图4

6所示,一种铜铝复合暖气,将多个如上所述的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结构并排放置,多个所述铜管2的顶部弯折后连接在上连通管3的侧面,多个所述铜管2的底部弯折后连接在下连通管4的侧面,所述上连通管3和所述下连通管4与所述型材本体1的中部对齐,且所述铜管的上下两端与所述上连通管3、所述下连通管4连通,实现高温水的流动。具体的,还包括上盖板5、下盖板6,所述上盖板5、下盖板6卡接在所述型材本体1的端部,主要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型材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孔7,多个通风孔7呈矩阵式排布,其中具体的通风孔可以设计为圆形、方形、菱形等多种几何图案,排布方式不局限于方形矩阵,也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矩阵结构,该通风孔7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增加暖气的进气量,提高空气对流,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型材本体和铜管,所述铜管连接在所述型材本体的内部,且所述铜管的位置靠近所述型材本体的散热面一侧;所述铜管采用中空的铜管,所述铜管复合连接在所述型材本体内,所述铜管的长度延伸出所述型材本体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本体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主板、两个连接板和多个翅片,所述连接板垂直布置连接在所述主板上,所述翅片垂直布置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外侧面上,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单根所述铜管焊接在所述主板的内侧面与所述定位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铝复合暖气分支管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光
申请(专利权)人:张艳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