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纺布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6903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无纺布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伤口敷料由改性聚酯纤维、改性壳聚糖纤维和改性藻酸钙纤维经水刺或针刺非织造加工工序制成;其中,以质量份数计,改性聚酯纤维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纺布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伤口敷料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纺布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伤口,而使用敷料覆盖暴露的创面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伤口护理的方法,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敷料即为传统的棉纱布;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用敷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棉纱布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其越来越多的被新型医用敷料所取代,例如使常规的医用敷料上包含银离子,从而获得抗菌功效的新型医用敷料,中国专利技术CN109453409A,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医用敷料,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医用无菌敷料、盐酸多巴胺混合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加入AgNO3水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常温避光制得载银的抗菌医用敷料,该专利的新型医用敷料虽然能够获得较好的抗菌效果,但是其所采用原料较贵,不易规模性生产。同时,理想的创面敷料应该是既可以起到皮肤的部分功能,提供一个有利于创面愈合的潮湿环境,甚至起到保护阻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又可以加速或者辅助创面上皮化或过渡到重建永久性皮肤屏障,而目前的医用敷料功能单一,难以有效实现抗菌的同时对伤口的血管生成、创面上皮化等方面发生作用,无法对伤口的愈合做出明显且有效地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能够有效促进或辅助加速伤口愈合的无纺布伤口敷料,该伤口敷料不仅可以使得抗菌效果贯穿伤口愈合的整个过程,而且还能兼具促进血管生成、促进再上皮化等功效,从而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起到有效地促进或辅助加速作用。
[0004]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无纺布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无纺布伤口敷料在皮肤创面覆盖敷料中的应用。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无纺布伤口敷料,所述伤口敷料由改性聚酯纤维、改性壳聚糖纤维和改性藻酸钙纤维经水刺或针刺非织造加工工序制成;其中,以质量份数计,改性聚酯纤维20

40份、改性壳聚糖纤维10

20份和改性藻酸钙纤维10

40份;以重量百分含量计,所述改性聚酯纤维含有5

10wt%的纳米银,所述改性壳聚糖纤维含有0.1

1wt%的铜离子,所述改性藻酸钙纤维含有0.1

2wt%的锌离子。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纳米银的粒径为80

120nm。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改性聚酯纤维的长度为35

150mm,纤度为0.3

10dtex。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改性壳聚糖纤维的纤维长度为35

150mm,纤度为0.5

5dtex,其中的壳聚糖脱乙酰度大于95%。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改性藻酸钙纤维的纤维长度为35

150mm,纤度为0.5

5dtex。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改性聚酯纤维采用纳米银与聚酯混合后熔融纺丝制成,纳米银颗粒与聚酯熔融纺丝,颗粒在纤维基体中,在使用时不易脱落,延长了抗菌的持久性与有效性。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改性壳聚糖纤维采用含有铜离子的母液与壳聚糖纺丝液混合后纺丝、凝固、拉伸后制成;其中,所述含有铜离子的母液通过将硫酸铜或醋酸铜溶于1

6wt%的酸醋溶液中得到,所述含有铜离子的母液中的铜离子含量为0.1

0.5mol/L;所述壳聚糖纺丝液通过将用于纺丝的壳聚糖溶解在1

6wt%的酸醋水溶液中得到,壳聚糖的含量为3

10wt%,壳聚糖脱乙酰度大于95%;所述含有铜离子的母液与所述壳聚糖纺丝溶液的混合比例为1:3

10。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改性藻酸钙纤维通过将海藻酸钠水溶液过滤、脱泡,制成纺丝液,而后喷丝,进入凝固浴,水洗、拉伸,制成;其中,所述凝固浴为钙离子与锌离子的混合水溶液,钙离子浓度为0.1

0.5mol/L,锌离子的浓度为0.05

0.2mol/L。在海藻酸纺丝的过程中,由于海藻酸钠能够迅速与钙离子、锌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当海藻酸钠水溶液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过计量泵从喷丝孔被挤到凝固浴中,海藻酸钠液流就被迅速凝固并最终转化为含有锌离子的海藻酸钙纤维。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技术方案:一种上述所述的新型无纺布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改性聚酯纤维:采用纳米银与聚酯切片混合后熔融纺丝制成;制备改性壳聚糖纤维:采用含有铜离子的母液与壳聚糖纺丝液混合后纺丝、凝固、拉伸后制成;其中,所述含有铜离子的母液通过将硫酸铜或醋酸铜溶于1

6wt%的酸醋溶液中得到,所述含有铜离子的母液中的铜离子含量为0.1

0.5mol/L;所述壳聚糖纺丝液通过将用于纺丝的壳聚糖溶解在1

6wt%的酸醋水溶液中得到,壳聚糖的含量为3

10wt%,壳聚糖脱乙酰度大于95%;所述含有铜离子的母液与所述壳聚糖纺丝溶液的混合比例为1:3

10;制备改性藻酸钙纤维:通过将海藻酸钠水溶液过滤、脱泡,制成纺丝液,而后喷丝,进入凝固浴,水洗、拉伸,制成;其中,所述凝固浴为钙离子与锌离子的混合水溶液,钙离子浓度为0.1

0.5mol/L,锌离子的浓度为0.05

0.2mol/L;(2)按照重量配比,将改性聚酯纤维、改性壳聚糖纤维和改性藻酸钙纤维经水刺或针刺非织造加工工序制成所述伤口敷料。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技术方案:一种上述所述的新型无纺布伤口敷料在皮肤创面覆盖敷料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在7

10天内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率均在98%以上。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基于目前的医用敷料功能单一,难以有效实现抗菌的同时对伤口的血管生成、创面上皮化等方面发生作用,无法对伤口的愈合做出明显且有效地促进作用的问题,创新地提供了一种由含有不同微量元素的改性聚酯纤维、改性藻酸钙纤维、改性壳聚糖纤维混合制成的无纺布伤口敷料,其中采用的可降解藻酸钙纤维、壳聚糖纤维,壳聚糖纤维含有
铜离子,藻酸钙纤维含有钙离子和锌离子,进而可利用该两种可降解的材料快速释放上述铜离子、钙离子和锌离子,进而可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血管生成,维持胶原的稳定性;同时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纺布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敷料由改性聚酯纤维、改性壳聚糖纤维和改性藻酸钙纤维经水刺或针刺非织造加工工序制成;其中,以质量份数计,改性聚酯纤维20

40份、改性壳聚糖纤维10

20份和改性藻酸钙纤维10

40份;以重量百分含量计,所述改性聚酯纤维含有5

10wt%的纳米银,所述改性壳聚糖纤维含有0.1

1wt%的铜离子,所述改性藻酸钙纤维含有0.1

2wt%的锌离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纺布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的粒径为80

12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纺布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酯纤维的长度为35

150mm,纤度为0.3

10dtex。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纺布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壳聚糖纤维的纤维长度为35

150mm,纤度为0.5

5dtex,其中的壳聚糖脱乙酰度大于9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纺布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藻酸钙纤维的纤维长度为35

150mm,纤度为0.5

5dtex。6.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纺布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酯纤维采用纳米银与聚酯混合后熔融纺丝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纺布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壳聚糖纤维采用含有铜离子的母液与壳聚糖纺丝液混合后纺丝、凝固、拉伸后制成;其中,所述含有铜离子的母液通过将硫酸铜或醋酸铜溶于1

6wt%的酸醋溶液中得到,所述含有铜离子的母液中的铜离子含量为0.1

0.5mol/L;所述壳聚糖纺丝液通过将用于纺丝的壳聚糖溶解在1

6wt%的酸醋水溶液中得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喆杜柘彬徐畅吕向国孙卫华陈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