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用多功能自适应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990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用多功能自适应夹具,包括:机械臂;连接柱,设置在所述机械臂的自由端;夹取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柱的底端;所述的夹取机构包括:顶柱,与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柱,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柱的一端;第一侧柱,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内侧面;第二侧柱,通过翻转组件与支撑柱的底端可翻转固定;吸取组件,分别布置在顶柱、第一侧柱和第二侧柱的内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若干个扁平吸盘对箱体的表面进行吸附,吸附力更强,且当遇到箱体不平时也能对其进行吸附,以使箱体不易掉落。掉落。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用多功能自适应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手夹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器人用多功能自适应夹具。

技术介绍

[0002]机械手是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吸取的、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0003]如公开号为CN211362315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吸盘式机械手抓取夹具,包括纵向梁和横向梁,所述纵向梁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纵向梁之间可调节的安装有多个横向梁,中部所述横向梁上可调节的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一端固定有吸盘,所述吸盘中部设置有环形内凹结构。
[0004]公开号为CN210551317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用途搬运机械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基础安装座上的两个夹持臂,两个夹持臂通过动力组件带动并相对运动,所述夹持臂上设置有两个夹持滚轮,两个夹持臂上的夹持滚轮相对设置,所述夹持臂底部还设置有吸盘组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用多功能自适应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臂(1);连接柱(2),设置在所述机械臂(1)的自由端;夹取机构(3),设置在所述连接柱(2)的底端;所述的夹取机构(3)包括:顶柱(31),与所述连接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柱(32),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柱(31)水平方向上的一端;第一侧柱(33),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2)的内侧面;第二侧柱(35),通过翻转组件(34)与支撑柱(32)的底端可翻转固定;吸取组件(36),分别布置在顶柱(31)、第一侧柱(33)和第二侧柱(35)的内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多功能自适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2)的形状为“7”字形,支撑柱(32)的横杆和竖杆之间设有支撑板(3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多功能自适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3)在夹取状态下,第一侧柱(33)与第二侧柱(35)内侧面上的吸取组件位于同一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多功能自适应夹具,其特征在于,支撑柱(32)的底端开设有凹槽(4),且凹槽(4)的内腔一侧设有通孔,所述翻转组件(34)包括:伺服电机(341),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4)带通孔的一侧外壁,且伺服电机(341)与机械臂(1)的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41)的输出端通过通孔延伸进所述凹槽(4)的内腔并通过联轴器锁紧转轴(342)的一端,所述转轴(34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凹槽(4)的内壁;圆形柱(343),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342)的外壁上;连接板(344),一端与圆形柱(343)的外壁固定,另一端与第二侧柱(35)的顶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琦孙顺凯王文娟石钉科沈学钱杰丁男哲刘静杰崔浩波李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