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挡风玻璃的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77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挡风玻璃的装配结构,包括:布置在前挡风玻璃安装处车架底面与侧面的夹紧支撑件,所述夹紧支撑件包括凹形夹片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卡合在凹形夹片的凹槽中,所述凹形夹片上开设有螺孔;所述支撑块为三面开口的凹形结构,其顶面开口处的两侧设有唇形翻边结构,其内壁与外壁上布置有刀型凸台,其侧面开口处还固定布置有卡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前挡风玻璃的装配结构,通过夹紧支撑件的结构设计,使得敞开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轻松、快速安装固定,解决了敞开式汽车前挡玻璃总成装配过程中存在的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环保性差以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环保性差以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环保性差以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挡风玻璃的装配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玻璃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前挡风玻璃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敞开式汽车(如观光车、游览车等)车装配过程中,前挡风玻璃安装是很常见的一道工序,用一般的结构(使用胶粘粘贴前挡风玻璃)进行安装。现有技术一般是分五道工步完成,第一步,先用玻璃活化剂涂在车身的前挡风窗框上与玻璃粘接的位置,以提高玻璃粘接耐久性,但需等活化剂干燥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工作;第二步,用带有毛毡头的刷子沾上底漆涂在车身的前挡风窗框上与玻璃粘接的位置,自然晾干后再进行下一工步;第三步,用胶枪将玻璃粘接剂均匀打在车身的前挡风窗框上玻璃粘接的位置;第四步,将前挡风玻璃粘贴在车身的前挡风窗框上玻璃粘接的位置;第五步,在前挡玻璃周边及前挡风窗框的止口周边粘胶带纸,然后用胶枪将填缝密封胶均匀打在前挡风玻璃与周边件接缝处,用刮刀刮实、刮匀后撕下胶带纸,并清理玻璃上残留的胶,并需修整缝隙密封胶致平整、均匀。
[0003]现有技术中的装配结构及方法需分五道工步完成,工步复杂,刷涂玻璃活化剂、底漆、玻璃粘接剂、填缝密封胶等需等待晾干,存在等待时间浪费;玻璃活化剂、底漆、玻璃粘接剂、填缝密封胶为化学品,且都有较浓的气味,对周围环境存在污染;在车身上需额外设计前挡风玻璃安装面及止口,增加前风窗框焊接总成,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对前挡风玻璃安装面尺寸、平整度、刚度等质量要求较高,增加了质量成本。如质量达不到要求,玻璃安装后,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挡风玻璃的装配结构及方法,旨在解决敞开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装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挡风玻璃的装配结构,包括:布置在前挡风玻璃安装处车架底面与侧面的夹紧支撑件,所述夹紧支撑件包括凹形夹片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卡合在凹形夹片的凹槽中,所述凹形夹片上开设有螺孔;
[0007]所述支撑块为三面开口的凹形结构,其顶面开口处的两侧设有唇形翻边结构,其内壁与外壁上布置有刀型凸台,其侧面开口处还固定布置有卡爪;
[0008]布置在所述支撑块外壁上的刀型凸台向顶面方向呈锐角倾斜,布置在所述支撑块内壁上的刀型凸台向底面方向呈锐角倾斜。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装饰螺栓和金属垫圈,所述金属垫圈穿套在装饰螺栓上并通过凹形夹片上的螺孔固定。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穿套在装饰螺栓上并通过凹形夹片上的螺孔固定。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块的每个侧面开口处固定布置3个卡爪。
[0012]前挡风玻璃的装配步骤如下:
[0013]S1:将支撑块卡合在凹形夹片的凹槽中组装成夹紧支撑件,在前挡风玻璃安装处车架底面的前挡装饰板上固定安装两个夹紧支撑件,在前挡装饰板上布置下部密封胶条,将前挡风玻璃依次卡下部入密封胶条及夹紧支撑件;下部密封胶条分为第一密封胶条与第二密封胶条,先将第一密封胶条与第二密封胶条粘在前挡装饰板前端,然后将夹紧支撑件安装固定前挡装饰板上,再将前挡风玻璃卡装夹紧支撑件及第一密封胶条,并且使前挡风玻璃与第二密封胶条接触
[0014]S2:在前挡风玻璃安装处车架两个侧面各安装两个夹紧支撑件,利用夹紧支撑件将前挡风玻璃的两侧夹紧在车架上;
[0015]S3:将上部密封胶条粘在前挡风玻璃顶部标记处,安装顶棚,使顶棚与上部密封胶条接触密封,形成前挡风玻璃上部的密封,装配结束。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将支撑块卡合在凹形夹片的凹槽中时,将支撑块的外壁与凹形夹片的内壁上均匀涂抹粘胶。
[0017]本技术的优点:
[0018]本技术提供的前挡风玻璃的装配结构,通过夹紧支撑件的结构设计,使得敞开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轻松、快速安装固定,解决了敞开式汽车前挡玻璃总成装配过程中存在的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环保性差以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装配质量,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所述布置在车架侧面的夹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所述车架侧面的夹紧支撑件与前挡风玻璃夹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所述布置在车架底面的夹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所述车架底面的夹紧支撑件与前挡风玻璃夹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下部密封胶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上部密封胶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装配方法在装配结束后的整体效果图。
[0026]图中:100

夹紧支撑件,101

凹形夹片,102

支撑块,1021

唇形翻边结构,1022

刀型凸台,1023

卡爪,103

装饰螺栓,1031

螺孔,104

金属垫圈,105

车架,106

前挡风玻璃,107

橡胶垫圈,108

第一密封胶条,109

第二密封胶条,110

上部密封胶条,111

顶棚,112

前挡装饰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前挡风玻璃的装配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布置在前挡风玻璃106安装处车架105底面与侧面的夹紧支撑件100,夹紧支撑件100包括凹形夹片101和支撑块102,支撑块102优选橡胶材质的结构件,支撑块102卡合在凹形夹
片101的凹槽中,凹形夹片101上开设有用于与车架105固定的螺孔1031;支撑块102为三面开口的凹形结构,其余三面为了与凹形夹片101的凹槽进行卡合,其顶面开口处的两侧设有唇形翻边结构1021,唇形翻边结构1021是为了使支撑块102与凹形夹片101卡合后夹紧凹形夹片101,使支撑块102不容易脱出;支撑块102内壁与外壁上布置有刀型凸台1022,布置在支撑块102外壁上的刀型凸台1022向顶面方向呈锐角倾斜,外壁上的刀型凸台1022可以使支撑块102与凹形夹片101卡合后有效增加脱出的摩擦力,使支撑块102不容易脱出,同时也可有效缓冲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力;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挡风玻璃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前挡风玻璃安装处车架底面与侧面的夹紧支撑件,所述夹紧支撑件包括凹形夹片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卡合在凹形夹片的凹槽中,所述凹形夹片上开设有螺孔;所述支撑块为三面开口的凹形结构,其顶面开口处的两侧设有唇形翻边结构,其内壁与外壁上布置有刀型凸台,其侧面开口处还固定布置有卡爪;布置在所述支撑块外壁上的刀型凸台向顶面方向呈锐角倾斜,布置在所述支撑块内壁上的刀型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国辉黄好窦志勇陈显鑫秦少威曾志辉黄重棱靳育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