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棚的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861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温室棚的温度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温室棚内的温度,包括:第一降温装置,用于对温室棚内进行降温操作;第二降温装置,用于对温室棚内进行降温操作;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降温装置、第二降温装置的运行;测温模块,设置于温室棚内,用于将温室棚内的温度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配置成根据测温模块反馈的温度信号开启或关闭第一降温装置和第二降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温室棚的温度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系统根据获取的温室棚内温度信号,从而控制第一降温装置和第二降温装置的运行状态,实现了温室棚内温度的精准控制、操作方便,节约了人工成本。节约了人工成本。节约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棚的温度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农业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棚的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育苗等。温室大棚中空气温湿度是决定作物优化生产的关键因素,大多数温室在塑料棚膜位置设计有上下各1米左右的风口,用来日常通风降温。传统的温室环境管理方式是在棚内悬挂温湿度计来测量,人工定时查看,在棚内需要降温时,人工打开降温装置进行降温除湿,费时费力且缺乏信息实时性。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的温室自动化控温装置,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化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室棚的温度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棚内温度控制不精确,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温室棚的温度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温室棚内的温度,包括:第一降温装置,用于对所述温室棚内进行降温操作;第二降温装置,用于对所述温室棚内进行降温操作;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降温装置、所述第二降温装置的运行;测温模块,设置于所述温室棚内,用于将所述温室棚内的温度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系统配置成根据所述测温模块反馈的温度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降温装置和所述第二降温装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降温装置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降温装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设置有预设温度值,所述预设温度值用于和所述测温模块反馈的温度信号值进行比较。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降温装置为风口装置,设置于所述温室棚壁,可连通所述温室棚内外环境,进行降温操作。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降温装置包括风机和湿帘,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温室棚壁,用于所述温室棚室内外的空气置换,所述湿帘配合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温室棚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测温模块为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空气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温室棚内中间位置,并且距离地面高度1m处。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接收所述测温模块的温度信号,所述单片机连接屏幕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温度信号的数值。
[0012]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0013]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温室棚的温度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系统根据获取的温室棚内的温度信号,从而控制第一降温装置和第二降温装置的运行状态,实现了温室
棚内温度的精准控制、操作方便,节约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5]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室棚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0

温室棚的温度控制装置、10

第一降温装置、21

风机、22

湿帘、30

控制系统、40

测温模块、200

温室棚。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0]实施例
[0021]参考图1所示的一种温室棚的温度控制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室棚的温度控制装置100,用于调节温室棚200内的温度,包括:第一降温装置10,用于对温室棚200内进行降温操作;第二降温装置,用于对温室棚200内进行降温操作;控制系统30,用于控制第一降温装置10、第二降温装置的运行;测温模块40,设置于温室棚200内,用于将温室棚200内的温度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30;其中,控制系统30配置成根据测温模块40反馈的温度信号开启或关闭第一降温装置10和第二降温装置。
[0022]可选的,第二降温装置的功率大于第一降温装置10,通过分阶段地开启第一降温装置10和第二降温装置,可以节约能耗。
[0023]如图1所示,控制系统30设置有预设温度值,预设温度值用于和测温模块40反馈的温度信号值进行比较。预设温度值根据温室棚200内作物的生长环境确定,根据不同的作物和不同时期的生长环境确定出最适合作物生长的温度。
[0024]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降温装置10为风口装置,设置于温室棚壁,可连通温室棚200内外环境,进行降温操作。风口装置通过置换温室棚200内外环境的空气,达到降温的效
果。
[0025]第二降温装置包括风机21和湿帘22,风机21设置于温室棚壁,用于温室棚200室内外的空气置换,湿帘22配合风机21设置在温室棚200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湿帘22设置在温室棚200内,风机21将空气吹向湿帘22,从而水蒸发带走热量。
[0026]其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测温模块40为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温室棚200内的中间位置,如图1所示,放置在温室棚200内靠近中间位置的植株间,并且距离地面高度1m处。优选的,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温室棚200内的空气温度,并将其温度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30。
[002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控制系统30包括单片机;单片机接收测温模块40的温度信号,单片机连接屏幕显示器,用于显示温度信号的数值。优选的,单片机将采集到的温度数值在屏幕显示器上实时显示,方便管理者查看。
[002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一种温室棚的温度控制装置100的工作过程如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棚的温度控制装置(100),用于调节所述温室棚(200)内的温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降温装置(10),用于对所述温室棚(200)内进行降温操作;第二降温装置,用于对所述温室棚(200)内进行降温操作;控制系统(3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降温装置(10)、所述第二降温装置的运行;测温模块(40),设置于所述温室棚(200)内,用于将所述温室棚(200)内的温度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系统(30);其中,所述控制系统(30)配置成根据所述测温模块(40)反馈的温度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降温装置(10)和所述第二降温装置;所述第二降温装置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降温装置(10),所述控制系统(30)设置成分阶段地开启所述第一降温装置(10)和所述第二降温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棚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30)设置有预设温度值,所述预设温度值用于和所述测温模块(40)反馈的温度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欣娜杨英茹黄媛田国英李海杰武猛杜亚茹康艺凡高宁张金雷杨西芳张子飞眭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