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站用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842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站用降温系统,涉及液压站降温技术领域。一种液压站用降温系统,包括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一侧内壁固定有风扇,所述液压站一侧连通有出气分管,所述出气分管一端连通有出气喷头,所述出气分管另一端连通有出气主管,所述液压站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侧连通有回形冷却管,且回形冷却管位于液压站内部,所述回形冷却管一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一侧连接有水泵,所述出气主管一侧连通有干燥器和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储冰室,储冰室内的冷气通过干燥后输送到液压站内,并通过风扇进行扩散,储冰室内冰融化的水通过横向漏网和竖向漏网流入储冰室底部,从而使得降温效果得到提高。从而使得降温效果得到提高。从而使得降温效果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站用降温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站降温
,具体为一种液压站用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液压站是由液压泵、驱动用电动机、油箱、方向阀、节流阀、溢流阀等构成的液压源装置或包括控制阀在内的液压装置。按驱动装置要求的流向、压力和流量供油,适用于驱动装置与液压站分离的各种机械上,将液压站与驱动装置(油缸或马达)用油管相连,液压系统即可实现各种规定的动作。液压站的液压泵工作时,液压油箱里液压油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过高的油温会加速液压泵内重要部件如密封件的老化,减少其使用寿命。
[0003]为了使液压油的油温降低,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热管风冷技术,但是仍不能彻底解决液压油管的散热问题,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液压油管上方设置风扇,利用空气对流对液压油管表面进行降温,这种方式虽然成本低廉但是对降低油温的整体效果非常不明显,且现有的降温装置一般是固定在液压站四周或者内部,故不易拆卸及移动,不能有效的针对不同的液压站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站用降温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站用降温系统,包括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一侧内壁固定有风扇,所述液压站一侧连通有出气分管,所述出气分管一端连通有出气喷头,所述出气分管另一端连通有出气主管,所述液压站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侧连通有回形冷却管,且回形冷却管位于液压站内部,所述回形冷却管一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一侧连接有水泵,所述出气主管一侧连通有干燥器和气泵,所述液压站一侧放置有储冰室,所述储冰室一侧顶部连通有传送管,所述储冰室底部固定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底部固定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底部固定有万向轮,所述储冰室一侧顶部内壁固定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铰接有振动板,所述液压站内部设置有凸轮,所述液压站内部底部固定有横向漏网,所述横向漏网顶部一侧固定有竖向漏网,所述液压站一侧与进水管和出气主管一端相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储冰室内部固定有第一保温层,所述传送管外部固定有第二保温层,所述传送管一端连通有制冰室,且位于制冰室一侧顶部。
[0007]优选的,所述制冰室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转动轴固定有旋转冰刀,所述第一电机转动轴贯穿制冰室顶壁,且旋转冰刀底端与制冰室内部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制冰室内部设置有环形蒸发器铜管,所述环形蒸发器铜管两侧端部通过高压管和低压管与制冷装置相连接,所述制冷装置底部与安装底板相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制冰室一侧底部连通有补水管,所述储冰室顶部连通有进气管,所述液压站一侧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液压站底部一侧连通有滴水管。
[0009]优选的,所述储冰室背面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贯穿于储冰室背面内壁,且第二电机输出轴与凸轮相固定,所述凸轮位于振动板下方,且与振动板相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横向漏网和竖向漏网表面均开设有孔,所述横向漏网四周均与储冰室内壁相固定,所述竖向漏网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储冰室正面和背面内壁相固定,所述竖向漏网位于振动板正下方。
[0011]优选的,所述储冰室和液压站之间的进水管和出气主管通过法兰盘相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一种液压站用降温系统,设置有储冰室,储冰室内的冷气通过干燥后输送到液压站内,并通过风扇进行扩散,储冰室内冰融化的水通过横向漏网和竖向漏网流入储冰室底部,水泵将冰水泵送到回形冷却管内,再次对液压站内部进行降温,从而使得降温效果得到提高。
[0014](2)、一种液压站用降温系统,将制冷装置、储冰室和制冰室等集中放置在安装底板上,并设置有万向轮,当液压站需要降温时,通过万向轮将安装底板推到适当位置,储冰室和液压站之间通过进水管和出气主管上设置的法兰快速连接,实现降温装置可移动,并有效的针对不同的液压站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液压站的后视图。
[0018]图中:1、液压站;2、风扇;3、进水管;4、回形冷却管;5、出水管;6、出气分管;7、出气主管;8、出气喷头;9、干燥器;10、气泵;11、水泵;12、储冰室;13、第一保温层;14、进气管;15、铰接块;16、振动板;17、凸轮;18、第二保温层;19、传送管;20、第一电机;21、制冰室;22、旋转冰刀;23、环形蒸发器铜管;24、高压管;25、低压管;26、制冷装置;27、安装底板;28、减震器;29、万向轮;30、排气管;31、滴水管;32、横向漏网;33、竖向漏网;34、第二电机;35、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2]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压站用降温系统,包括液压站1,液压站1一侧内壁固定有风扇2,液压站1一侧连通有出气分管6,出气分管6一端连通有出气喷头8,出气分管6另一端连通有出气主管7,液压站1顶部连通有进水管3,进水管3一侧连通有回形冷却管4,且回形冷却管4位于液压站1内部,回形冷却管4一端连通有出水管5,进水管3一侧连接有水泵11,出气主管7一侧连通有干燥器9和气泵10,液压站1一侧放置有储冰室12,储冰室12一侧顶部连通有传送管19,储冰室12底部固定有安装底板27,安装底板27底部固定有减震器28,减震器28底部固定有万向轮29,储冰室12一侧顶部内壁固定有铰接块15,铰接块15铰接有振动板16,液压站1内部设置有凸轮17,液压站1内部底部固定有横向漏网32,横向漏网32顶部一侧固定有竖向漏网33,横向漏网32和竖向漏网33表面均开设有孔,横向漏网32四周均与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站用降温系统,包括液压站(1),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站(1)一侧内壁固定有风扇(2),所述液压站(1)一侧连通有出气分管(6),所述出气分管(6)一端连通有出气喷头(8),所述出气分管(6)另一端连通有出气主管(7),所述液压站(1)顶部连通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一侧连通有回形冷却管(4),且回形冷却管(4)位于液压站(1)内部,所述回形冷却管(4)一端连通有出水管(5),所述进水管(3)一侧连接有水泵(11),所述出气主管(7)一侧连通有干燥器(9)和气泵(10),所述液压站(1)一侧放置有储冰室(12),所述储冰室(12)一侧顶部连通有传送管(19),所述储冰室(12)底部固定有安装底板(27),所述安装底板(27)底部固定有减震器(28),所述减震器(28)底部固定有万向轮(29),所述储冰室(12)一侧顶部内壁固定有铰接块(15),所述铰接块(15)铰接有振动板(16),所述液压站(1)内部设置有凸轮(17),所述液压站(1)内部底部固定有横向漏网(32),所述横向漏网(32)顶部一侧固定有竖向漏网(33),所述液压站(1)一侧与进水管(3)和出气主管(7)一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站用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室(12)内部固定有第一保温层(13),所述传送管(19)外部固定有第二保温层(18),所述传送管(19)一端连通有制冰室(21),且位于制冰室(21)一侧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站用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室(21)顶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兆俊王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峘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