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增强型自动控水增油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26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增强型自动控水增油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阀体安装底座,阀体安装底座与阀体为可拆卸连接,阀体是由烧结成型体、两个卡簧、外壳体和浮动控水板组成,烧结成型体是由上盖和旋流控水体组成,旋流控水体设有两个进水孔、旋流结构和旋流出水孔,每个进水孔设有进水分流结构,外壳体设有多个出水分流孔;整体用于油水流动阻力更大的管路中,采用硬质合金一次成型结构,将上盖和旋流控水体融为一体,大大缩小了整个阀体的尺寸,同时提高了旋流体流道的密封可靠性和耐冲蚀性能,实现了小型化,轻量化的设计,进而提升常规控水阀体的控水增油、提高降水增油的质量和效果。油的质量和效果。油的质量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增强型自动控水增油阀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田行业采油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增强型自动控水增油阀。

技术介绍

[0002]油井含水高、产油下降迅速,一直是困扰油田开发者的难题。现今,通常采用堵水和控水的工艺,是通过在油层井段不同位置安装不同尺寸的控水装置或者堵水装置,对产层流体的产生不同的节流或者开关作用,从而实现对生产压差的控制,抑制局部见水过快、防止边底水突进。目前,常见的控水增油技术基本上基于两种原理:一是采用旋流的原理,另一种是基于伯努利方程的浮板原理;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水流的阻力,降低油流的阻力,特别是对于含水量低于90%的油井还是具有一定的控水增油效果,但是对于含水量高于95%左右的油井很难区分油和水,由于我国大多数油田开发已经进入中后期,含水普遍高于90%,因此,需要一种识别能力更加出色、油水流动阻力差别更大的控水阀来适应我国高含水油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采用硬质合金一次成型结构,将上盖和旋流控水体融为一体,大大缩小了整个阀体的尺寸,同时提高了旋流体流道的密封可靠性和耐冲蚀性能,实现了小型化,轻量化的设计,进而提升常规控水阀体的控水增油效果的复合增强型自动控水增油阀。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增强型自动控水增油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阀体安装底座,所述阀体安装底座位于阀体的外侧,所述阀体安装底座与阀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阀体是由烧结成型体、两个卡簧、外壳体和浮动控水板组成,所述烧结成型体位于阀体的顶部位置处,所述两个卡簧分别位于烧结成型体的两侧,所述两个卡簧均与烧结成型体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位于烧结成型体和两个卡簧的外侧,所述外壳体与烧结成型体、两个卡簧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浮动控水板位于烧结成型体下部的外壳体的内侧,所述浮动控水板与外壳体为活动连接,所述烧结成型体是由上盖和旋流控水体组成,所述旋流控水体位于上盖的下部,所述旋流控水体与上盖为固定连接,所述旋流控水体上还设有两个进水孔、旋流结构和旋流出水孔,所述两个进水孔分别位于旋流控水体的两侧,所述两个进水孔均与旋流控水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进水孔上还设有进水分流结构,所述进水分流结构位于靠近旋流结构位置处的进水孔的内侧,所述进水分流结构与旋流控水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旋流结构位于旋流控水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旋流结构与旋流控水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旋流出水孔位于旋流结构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旋流出水孔与旋流控水体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上还设有多个出水分流孔,所述多个出水分流孔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并呈圆形结构均匀分布在外壳体底部的边缘位置处,所述多个出水分流孔均与外壳体为固定连接。
[0005]进一步,所述阀体为硬质合金材质。
[0006]进一步,所述旋流控水体为中空圆形结构。
[0007]进一步,所述两个进水孔均为弧形结构。
[0008]进一步,所述进水分流结构均为流线型结构。
[0009]进一步,所述旋流结构为间断式环形结构。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用于油水流动阻力更大的管路中,整个阀体采用硬质合金材质,更加结实耐用,两个卡簧分别位于烧结成型体的两侧,使得烧结成型体可以利用两侧的卡簧与外壳体形成一个整体,并且便于二者的拆装、清理和更换,而烧结成型体是由上盖和旋流控水体组成,该上盖和旋流控水体全部采用硬质合金粉末烧结工艺制成,经过多次烧结、加工、再烧结成型而成,使上盖和旋流控水体这上、下两件融为一体,大大缩小了阀体的整体尺寸;每个进水孔采用弧形结构,让油水液体的进入更加匀速缓和,在每个进水孔靠近旋流控水体内部的位置处还装有一个采用流线型结构的进水分流结构,能够将进入的油水液体进行分流,从而让油水液体更加分散,旋流控水体采用中空圆形结构,并且在旋流控水体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一个采用间断式环形结构的旋流结构,这样可以使得旋流控水体内部的油水液体形成一个旋流状,并从旋流结构中心位置处的旋流出水孔中输出;该外壳体与烧结成型体所形成的中空结构中还设有一个浮动控水板,这样可以减缓油水液体的流动阻力,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证明可以提高控水压差2MPa~3MPa;整个装置采用硬质合金一次成型结构,提高了旋流体流道的密封可靠性和耐冲蚀性能,实现了小型化,轻量化的设计,在不增加尺寸的基础上,提升常规控水阀体的控水增油、提高降水增油的质量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侧面剖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烧结成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烧结成型体侧面剖视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旋流控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的阀体与阀体安装底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阀体
ꢀꢀꢀꢀꢀꢀꢀꢀꢀꢀ
2、烧结成型体
ꢀꢀꢀꢀꢀꢀꢀꢀꢀꢀ
3、上盖
[0018]4、旋流控水体
ꢀꢀꢀꢀꢀꢀꢀꢀꢀ
5、进水孔
ꢀꢀꢀꢀꢀꢀꢀꢀꢀꢀꢀꢀꢀꢀ
6、进水分流结构
[0019]7、旋流结构
ꢀꢀꢀꢀꢀꢀꢀꢀꢀꢀꢀ
8、旋流出水孔
ꢀꢀꢀꢀꢀꢀꢀꢀꢀꢀ
9、卡簧
[0020]10、外壳体
ꢀꢀꢀꢀꢀꢀꢀꢀꢀꢀꢀꢀ
11、浮动控水板
ꢀꢀꢀꢀꢀꢀꢀꢀꢀ
12、出水分流孔
[0021]13、阀体安装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0023]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复合增强型自动控水增油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和阀体安装底座13,所述阀体安装底座13位于阀体1的外侧,所述阀体安装底座13与阀体1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阀体1是由烧结成型体2、两个卡簧9、外壳体10和浮动控水板
11组成,所述烧结成型体2位于阀体1的顶部位置处,所述两个卡簧9分别位于烧结成型体2的两侧,所述两个卡簧9均与烧结成型体2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10位于烧结成型体2和两个卡簧9的外侧,所述外壳体10与烧结成型体2、两个卡簧9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浮动控水板11位于烧结成型体2下部的外壳体10的内侧,所述浮动控水板11与外壳体10为活动连接,所述烧结成型体2是由上盖3和旋流控水体4组成,所述旋流控水体4位于上盖3的下部,所述旋流控水体4与上盖3为固定连接,所述旋流控水体4上还设有两个进水孔5、旋流结构7和旋流出水孔8,所述两个进水孔5分别位于旋流控水体4的两侧,所述两个进水孔5均与旋流控水体4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进水孔5上还设有进水分流结构6,所述进水分流结构6位于靠近旋流结构7位置处的进水孔5的内侧,所述进水分流结构6与旋流控水体4为固定连接,所述旋流结构7位于旋流控水体4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旋流结构7与旋流控水体4为固定连接,所述旋流出水孔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增强型自动控水增油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阀体安装底座,所述阀体安装底座位于阀体的外侧,所述阀体安装底座与阀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阀体是由烧结成型体、两个卡簧、外壳体和浮动控水板组成,所述烧结成型体位于阀体的顶部位置处,所述两个卡簧分别位于烧结成型体的两侧,所述两个卡簧均与烧结成型体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位于烧结成型体和两个卡簧的外侧,所述外壳体与烧结成型体、两个卡簧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浮动控水板位于烧结成型体下部的外壳体的内侧,所述浮动控水板与外壳体为活动连接,所述烧结成型体是由上盖和旋流控水体组成,所述旋流控水体位于上盖的下部,所述旋流控水体与上盖为固定连接,所述旋流控水体上还设有两个进水孔、旋流结构和旋流出水孔,所述两个进水孔分别位于旋流控水体的两侧,所述两个进水孔均与旋流控水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进水孔上还设有进水分流结构,所述进水分流结构位于靠近旋流结构位置处的进水孔的内侧,所述进水分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宇博创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