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塞露负压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02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塞露负压给药器,包括注射针筒,注射针筒包括挤压段、负压段及限位段,挤压段的底部连通有注射管,挤压段的一侧设置有放药开口;负压段的上端设置有密封隔板,贯穿密封隔板开设有密封条孔;密封条孔滑动连接有推杆,负压段内滑动连接有与推杆连接的活塞,挤压段内滑动连接有通过连接杆与活塞连接的挤压片;推杆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若干卡齿,限位段开口端相对的两边均设置有耳子,限位段于每一耳子的下端均开设有转动开口,每一转动开口均转动连接有限位器,每一限位器均包括卡条及拨片,每一卡条的下端均设置有卡勾,每一拨片与耳子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直接将装有开塞露的塑料囊放入装置给药,给药时方便省力。给药时方便省力。给药时方便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塞露负压给药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开塞露负压给药器。

技术介绍

[0002]开塞露是一种润滑剂,其成分主要是由甘油和其他辅助药物组成,临床上通常使用开塞露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来协助排便。
[0003]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由于缺乏运动,胃肠道的蠕动减慢,经常会发生便秘,现有的开塞露药液一般装在带长嘴的球形塑料囊中,使用时,将前颈部分前端剪开,然后将长颈部分直接插入肛门给药,剪开的长颈头部会划伤患者的肠壁,并且直接挤压塑料囊不易将内部药液充分挤出,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挤压,操作不方便,也有使用注射器注射的方式给药,但是需要先将开塞露添加到注射器内,同样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塞露负压给药器,给药时不会划伤患者的肠壁,并且可直接将装有开塞露的塑料囊放入装置给药,给药时方便省力。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开塞露负压给药器,包括注射针筒,所述注射针筒包括依次设置的挤压段、负压段及限位段,所述挤压段的底部连通有注射管,所述挤压段的一侧向内切割形成放药开口;
[0007]所述负压段远离所述挤压段的一端设置有密封隔板,贯穿所述密封隔板的中部开设有密封条孔,所述密封条孔的边缘向下设置有延伸至所述负压段底部的条状密封框,于所述密封条孔的左右两边向下贯穿所述密封隔板及所述条状密封框开设有限位孔;
[0008]所述密封条孔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左右两边均设置有与对应限位孔滑动连接的限位边,所述负压段内滑动连接有活塞,贯穿所述活塞开设有与所述条状密封框配合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推杆两边的限位边的下端穿出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挤压段内滑动连接有挤压片,所述挤压片与所述活塞的底部之间连接有一根连接杆;
[0009]所述推杆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若干斜向上设置的卡齿,所述限位段开口端相对的两边均向外设置有耳子,所述限位段于每一耳子的下端均开设有转动开口,每一转动开口均转动连接有近似呈倒L型的限位器,每一限位器均包括于所述限位段内的卡条、与所述卡条连接且于对应耳子下方的拨片,每一卡条的下端均设置有斜向上且于所述卡齿配合卡接的卡勾,每一拨片与对应耳子之间均设置有弹簧。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患者进行开塞露给药时,首先向后拉推杆,使活塞上移压缩负压段内的空气,由于活塞的滑槽与密封隔板紧密接触,以及限位边与限位孔精密接触,确保不会从密封条孔漏气,停止拉动推杆后,推杆两边的卡齿由于弹簧的作用自然与限位器的卡勾卡接,固定住活塞;
[0011]随后将装有开塞露球形塑料囊的前颈部分前端剪开,将球形塑料囊放到挤压段内
并将前颈部分伸入到注射管内,将注射管伸入患者的肛门内,两指抵住两块拨片,拇指推动推杆,拨片受压挤压弹簧使限位器转动解除卡勾与卡齿的卡接,负压段内压缩空气向前推动活塞,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加轻松的挤压球形塑料囊,将开塞露注射到患者肛门内,需停止注射时,只需松开手指对拨片的施压,限位器受弹簧的作用转动再次使卡勾与卡齿卡接,便可停止注射。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药开口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有弧形盖,所述弧形盖与所述挤压段可形成完整圆柱。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的顶端连接有推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其一、本技术可直接将装有开塞露球形塑料囊装入向患者的肛门注射开塞露,不需要添加开塞露,使用简单方便;
[0016]其二、本技术通过注射管伸入患者肛门注射药液,注射管加工时便直接加工成圆滑的前端,有效防止有效防止划伤肠壁;
[0017]其三、本技术事先压缩负压段内的空气,使用时通过压缩空气的推力辅助挤压球形塑料囊,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加轻松的挤压球形塑料囊;
[0018]其四、本技术通过限位器与卡齿的连接可便于随时注射或停止注射,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用于展示限位器与推杆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3主要用于展示负压段的内部结构;
[0022]图4是限位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注射针筒;11、挤压段;12、负压段;13、限位段;2、注射管;31、放药开口;32、弧形盖;4、密封隔板;41、密封条孔;42、条状密封框;43、限位孔;5、推杆;51、限位边;52、卡齿;53、推块;6、活塞;61、滑槽;62、挤压片;63、连接杆;7、耳子;71、转动开口;8、限位器;81、卡条;82、拨片;83、卡勾;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参照图1

4,一种开塞露负压给药器,包括注射针筒1,注射针筒1包括依次设置的挤压段11、负压段12及限位段13,挤压段11的底部连通有一根注射管2,注射管2前端加工圆滑更加有效防止划伤肠壁,挤压段11的一侧向内切割形成一个放药开口31,放药开口31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有一个弧形盖32,弧形盖32与挤压段11可形成完整圆柱。
[0026]负压段12远离挤压段11的一端设置有一层密封隔板4,贯穿密封隔板4的中部开设有一个密封条孔41,密封条孔41的边缘向下设置有一条延伸至负压段12底部的条状密封框42,于密封条孔41的左右两边均向下贯穿密封隔板4及条状密封框42开设有限位孔43。
[0027]密封条孔41滑动连接有一根推杆5,推杆5的顶端连接有一块推块53,推杆5的左右两边均设置有一条与对应限位孔43滑动连接的限位边51,负压段12内滑动连接有一个活塞
6,贯穿活塞6开设有一个与条状密封框42配合滑动连接的滑槽61,推杆5两边的限位边51的下端穿出限位孔43与活塞6连接,挤压段11内滑动连接有一片挤压片62,挤压片62与活塞6的底部之间连接有一根连接杆63。
[0028]推杆5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若干斜向上设置的卡齿52,限位段13开口端相对的两边均向外设置有一个耳子7,限位段13于每一耳子7的下端均开设有转动开口71,每一转动开口71均转动连接有一个近似呈倒L型的限位器8,每一限位器8均包括一条于限位段13内的卡条81、一块与卡条81连接且于对应耳子7下方的拨片82,每一卡条81的下端均设置有一个斜向上且于卡齿52配合卡接的卡勾83,每一拨片82与对应耳子7之间均设置有一根弹簧9。
[0029]使用方式:为患者进行开塞露给药时,首先向后拉推杆5,使活塞6上移压缩负压段12内的空气,由于活塞6的滑槽61与密封隔板4紧密接触,以及限位边51与限位孔43精密接触,确保不会从密封条孔41漏气,停止拉动推杆5后,推杆5两边的卡齿52由于弹簧9的作用自然与限位器8的卡勾83卡接,固定住活塞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塞露负压给药器,包括注射针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针筒(1)包括依次设置的挤压段(11)、负压段(12)及限位段(13),所述挤压段(11)的底部连通有注射管(2),所述挤压段(11)的一侧向内切割形成放药开口(31);所述负压段(12)远离所述挤压段(11)的一端设置有密封隔板(4),贯穿所述密封隔板(4)的中部开设有密封条孔(41),所述密封条孔(41)的边缘向下设置有延伸至所述负压段(12)底部的条状密封框(42),于所述密封条孔(41)的左右两边向下贯穿所述密封隔板(4)及所述条状密封框(42)开设有限位孔(43);所述密封条孔(41)滑动连接有推杆(5),所述推杆(5)的左右两边均设置有与对应限位孔(43)滑动连接的限位边(51),所述负压段(12)内滑动连接有活塞(6),贯穿所述活塞(6)开设有与所述条状密封框(42)配合滑动连接的滑槽(61),所述推杆(5)两边的限位边(51)的下端穿出所述限位孔(43)与所述活塞(6)连接,所述挤压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柳英张颖兰谢日华刘靖萍彭银李曼曼洪艳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