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调节的手术器械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01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调节的手术器械台,该器械台创新性的设计了可以伸缩的第一台面、第二台面和第三台面,并为了实现可伸缩功能,分别在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内设计了中空结构的第一凹槽,以及在第一台面的下端面设计了第一卡槽,并在第二台面的下端面设计了与第一卡槽配合的第一弹性片,还在第二台面的下端面设计了可以与第二弹性片配合的第二卡槽,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将第二台面和第三台面分别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抽出,并通过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定位,并可通过按压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回收,并设计了桌脚和脚轮以及第一固定杆、第二活动杆和第三活动杆,该器械台解决了传统的手术器械台灵活运用效果差,挪动不方便,且占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调节的手术器械台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可变调节的手术器械台。
技术介绍
在医疗过程中,传统的手术器械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灵活运用效果差,挪动也不方便,而且比较占手术间的空间的问题,并且由于传统的手术器械台大小是固定的,但是,由于不同的手术对器械台的要求不同,比如有时候做一些简单的手术,并不需要这么大的器械台,但对于有些手术,传统的器械台又存在位置不足的问题,因此,设计一款可变伸缩调节的器械台,可以根据手术大小的不同,手术器械的多少以及手术间的大小,将器械台调节成合适的大小,就很有实际意义,当不需要大的器械台时将其缩小,器械台变小后也不容易碰到其他地方,可以达到防止污染器械,术后归整不占空间的目的,设计一种具有上述功能的手术器械台就非常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变调节的手术器械台,可以满足不同手术过程中对器械台的大小不同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调节的手术器械台,包括第一台面、第二台面、第三台面、第一卡槽、第一弹性片、第二卡槽、第二弹性片、桌脚、脚轮、第一固定杆、第二活动杆和第三活动杆,所述第一台面为矩形板状结构并在后端面上设置有矩形凹槽结构的第一凹槽,第二台面为矩形板状并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二台面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矩形凹槽结构的第二凹槽,第三台面为矩形板状结构并位于第二凹槽内,第一卡槽为矩形通孔结构并位于第一台面的下端面上,第一弹性片为圆弧薄片结构并固定安装在第二台面上,第二卡槽为矩形通孔结构并位于第二台面上,第二弹性片为圆弧薄片结构并固定安装在第三台面上,两个桌脚与第一台面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外两个桌脚与第三台面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脚轮固定安装在桌脚上,第一固定杆为中空圆柱结构并固定安装在位于第一台面的左侧桌脚上,第二活动杆为中空圆柱结构并安装在第一固定杆的中间通孔内,第三活动杆的一端与位于第三台面左侧的桌脚固定连接,第三活动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活动杆的中间通孔内。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了方便调整器械台的大小,该器械台创新性的设计了可以伸缩的第一台面、第二台面和第三台面,由于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内设计了中空结构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使用时,可以将第二台面从第一凹槽内抽出,并且由于在第一台面的下端面设计了矩形结构的第一卡槽,以及在第二台面的下端面设计了与第一卡槽配合的第一弹性片,这样的话,将第二台面从第一凹槽内抽出后,当第一弹性片达到第一卡槽的位置,第一弹性片弹出就可以将第二台面的位置固定,同样的道理,该器械台在第二台面的下端面设计了可以与第二弹性片配合的第二卡槽,需要将第三台面从第二凹槽内抽出时,当第二弹性片到达第二卡槽的位置时,第二弹性片弹出后就可以将第三台面的位置固定,在不需要将第二台面或者第三台面抽出时,可通过按压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使得第一弹性片或第二弹性片的位置高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就可以将第二台面和第三台面回收,并设计了桌脚和脚轮方便移动,以及设计了第一固定杆、第二活动杆和第三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可以在第一固定杆的内孔上移动,第三活动杆可以在第二活动杆的内孔移动,这样该器械台在拉伸过程中导向性更好,并且提高了该器械台的牢固性,该器械台解决了传统的手术器械台灵活运用效果差,挪动不方便,且占空间的问题,具有非常实际的应用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变调节的手术器械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变调节的手术器械台在另一个方向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变调节的手术器械台其在左视方向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变调节的手术器械台其分解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可变调节的手术器械台其分解结构在另一个方向上的整体示意图。图中:1、第一台面;2、第一凹槽;3、第二台面;4、第二凹槽;5、第三台面;6、第一卡槽;7、第一弹性片;8、第二卡槽;9、第二弹性片;10、桌脚;11、脚轮;12、第一固定杆;13、第二活动杆;14、第三活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如图1至5所示本技术一种可变调节的手术器械台,包括第一台面1、第二台面3、第三台面5、第一卡槽6、第一弹性片7、第二卡槽8、第二弹性片9、桌脚10、脚轮11、第一固定杆12、第二活动杆13和第三活动杆14,所述第一台面1为矩形板状结构并在后端面上设置有矩形凹槽结构的第一凹槽2,第二台面3为矩形板状并位于第一凹槽2内,第二台面3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矩形凹槽结构的第二凹槽4,第三台面5为矩形板状结构并位于第二凹槽4内,第一卡槽6为矩形通孔结构并位于第一台面1的下端面上,第一弹性片7为圆弧薄片结构并固定安装在第二台面3上,第二卡槽8为矩形通孔结构并位于第二台面3上,第二弹性片9为圆弧薄片结构并固定安装在第三台面5上,两个桌脚10与第一台面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外两个桌脚10与第三台面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脚轮11固定安装在桌脚10上,第一固定杆12为中空圆柱结构并固定安装在位于第一台面1的左侧桌脚10上,第二活动杆13为中空圆柱结构并安装在第一固定杆12的中间通孔内,第三活动杆14的一端与位于第三台面5左侧的桌脚10固定连接,第三活动杆14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活动杆13的中间通孔内。具体的,所述第一台面1的长度范围为800-1000mm之间,宽度范围为500-800mm之间。所述第二台面3的长度范围为750-950mm之间,宽度范围为450-750mm之间。所述第三台面5的长度范围为700-900mm之间,宽度范围为400-700mm之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为了增大器械台的大小,可将第二台面3从第一凹槽2内抽出,并且由于在第一台面1的下端面设计了矩形结构的第一卡槽6,以及在第二台面3的下端面设计了与第一卡槽6配合的第一弹性片7,因此,在将第二台面3从第一凹槽2内抽出后,利用第一弹性片7卡在第一卡槽6的位置就可以将第二台面3与第一台面1的位置固定,同样的道理,在第二台面3的下端面设计了可以与第二弹性片9配合的第二卡槽8,将第三台面5从第二凹槽4内抽出时,当第二弹性片9到达第二卡槽8的位置时,第二弹性片9弹出后就可以将第三台面5的位置固定;另外,为了减小器械台的大小,可通过按压第一弹性片7或第二弹性片9,使得第一弹性片7或第二弹性片9发生变形,第一弹性片7或第二弹性片9的位置高于第一卡槽6和第二卡槽7后,就可以将第二台面3或第三台面5回收,并设计了桌脚10和脚轮11方便移动,以及设计了第一固定杆12、第二活动杆13和第三活动杆14,第二活动杆13可以在第一固定杆12的内孔上移动,第三活动杆14可以在第二活动杆12的内孔移动,这样该器械台在拉伸过程中导向性更好,并且提高了该器械台的牢固性,该器械台解决了传统的手术器械台灵活运用效果差,挪动不方便,且占空间的问题,具有非常实际的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调节的手术器械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台面(1)、第二台面(3)、第三台面(5)、第一卡槽(6)、第一弹性片(7)、第二卡槽(8)、第二弹性片(9)、桌脚(10)、脚轮(11)、第一固定杆(12)、第二活动杆(13)和第三活动杆(14),所述第一台面(1)为矩形板状结构并在后端面上设置有矩形凹槽结构的第一凹槽(2),第二台面(3)为矩形板状并位于第一凹槽(2)内,第二台面(3)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矩形凹槽结构的第二凹槽(4),第三台面(5)为矩形板状结构并位于第二凹槽(4)内,第一卡槽(6)为矩形通孔结构并位于第一台面(1)的下端面上,第一弹性片(7)为圆弧薄片结构并固定安装在第二台面(3)上,第二卡槽(8)为矩形通孔结构并位于第二台面(3)上,第二弹性片(9)为圆弧薄片结构并固定安装在第三台面(5)上,两个桌脚(10)与第一台面(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外两个桌脚(10)与第三台面(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脚轮(11)固定安装在桌脚(10)上,第一固定杆(12)为中空圆柱结构并固定安装在位于第一台面(1)的左侧桌脚(10)上,第二活动杆(13)为中空圆柱结构并安装在第一固定杆(12)的中间通孔内,第三活动杆(14)的一端与位于第三台面(5)左侧的桌脚(10)固定连接,第三活动杆(14)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活动杆(13)的中间通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调节的手术器械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台面(1)、第二台面(3)、第三台面(5)、第一卡槽(6)、第一弹性片(7)、第二卡槽(8)、第二弹性片(9)、桌脚(10)、脚轮(11)、第一固定杆(12)、第二活动杆(13)和第三活动杆(14),所述第一台面(1)为矩形板状结构并在后端面上设置有矩形凹槽结构的第一凹槽(2),第二台面(3)为矩形板状并位于第一凹槽(2)内,第二台面(3)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矩形凹槽结构的第二凹槽(4),第三台面(5)为矩形板状结构并位于第二凹槽(4)内,第一卡槽(6)为矩形通孔结构并位于第一台面(1)的下端面上,第一弹性片(7)为圆弧薄片结构并固定安装在第二台面(3)上,第二卡槽(8)为矩形通孔结构并位于第二台面(3)上,第二弹性片(9)为圆弧薄片结构并固定安装在第三台面(5)上,两个桌脚(10)与第一台面(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外两个桌脚(10)与第三台面(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脚轮(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平安赵桂红黄金平李俭想罗庆科余克陈爽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