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
创新方法的分类体系构建方法、系统、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文本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
创新方法的分类体系构建方法、系统、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创新方法的分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普适性创新方法的多维度集成应用模式研究,缺乏对特定
的分析,从而导致构建的分类体系缺乏某一
的独有特性。尤其是针对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对于轨道交通装备而言,单一的、局部的创新方法难以满足其日益复杂的创新活动,因此,加快总结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的既往方法和经验,梳理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特有创新方法,研究具有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特色的创新方法分类体系,将对提升轨道交通整体自主创新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某一特定
,提供一种
创新方法的分类体系构建方法、系统、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实现特定
创造方法分类体系的构建,以便后续在研发、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进行创新指导。
[0004]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技术领域创新方法的分类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普适性创新方法及其创新原理,其中,将所述创新原理设置为普适性创新方法的样本标签,构建普适性创新方法数据集;S2:利用所述普适性创新方法数据集训练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得到创新方法
‑
创新原理分类模型;所述创新方法
‑
创新原理分类模型的输入数据为所述普适性创新方法数据集的数据特征,输出数据为创新原理分类结果;S3:将本领域创新方法数据集的数据特征输入所述创新方法
‑
创新原理分类模型得到创新原理分类结果;S4:基于本领域创新方法与创新原理分类结果的对应关系、以及本领域创新方法对应的应用背景构建创新原理
‑
应用背景的映射词典;再基于普适性创新方法与创新原理的对应关系构建普适性创新方法
‑
应用背景的映射词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普适性创新方法数据集的数据特征的获取如下:S2
‑
1:对所述普适性创新方法数据集中创新方法的文本内容进行预处理;S2
‑
2:对所述普适性创新方法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其中,计算创新方法的文本内容中所有特征词的TF
‑
IDF值,再构建所述普适性创新方法数据集的TF
‑
IDF矩阵TD
QG
;S2
‑
3:对所述普适性创新方法数据集的TF
‑
IDF矩阵TD
QG
进行权重调整得到数据特征;其中,对特征词的TF
‑
IDF值进行大小排序,构建关键词集合K以及特征词集合W;所述关键词集合K中包含了每个创新方法样本中TF
‑
IDF值排前q的特征词,所述特征词集合W包含所有特征词,再按照如下循环算法调整特征词权重:判断位于TD
QG
矩阵中第i行,第j个元素对应的特征词w
i,j
是否为关键词集合K中的元素;其中,矩阵TD
QG
的大小为Q
×
G,Q为文本数量,G为特征词集合W中特征词数量,每一行的列数对应特征词集合W中的特征词个数;若是,判断矩阵TD
QG
中第i行,第j个元素TD[i,j]是否等于0,若TD[i,j]不等于0,令TD[i,j]=TD[i,j]*log(1+e
x
),e
x
表示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x为常数;按照上述循环算法调整特征词权重后,将特征词权重调整后的TF
‑
IDF矩阵TD
QG
作为所述普适性创新方法数据集的数据特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普适性创新方法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所述训练集用于训练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所述测试集用于对所述创新方法
‑
创新原理分类模型进行测试,训练和测试过程中分别获取训练集、测试集对应的数据特征参与训练和测试。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F
‑
IDF值的计算公式如下:TF
‑
IDF=TF*IDF其中:n
w
表示特征词w在某创新方法的文本内容中出现的次数;n表示某创新方法的文本内容中特征词总数;N表示数据集中创新方法的文本总数;
N
w
表示数据集中包含特征词w的文本数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领域创新方法
‑
创新原理的映射词典C
‑
R、本领域创新方法
‑
应用背景的映射词典B
‑
R、创新原理
‑
应用背景的映射词典B
‑
C、普适性创新方法与创新原理的映射词典C
‑
U、以及普适性创新方法
‑
应用背景的映射词典U
‑
B;其中,所述本领域创新方法
‑
创新原理的映射词典C
‑
R为:C
‑
R={cp
i
:r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轩,孔嘉斌,吕剑文,靳启航,龙汪鹏,陈鑫,刘江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