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狄进义专利>正文

节能烧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78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家用节能烧水壶,为缩短烧水时间,达到节能节时的目的而设计。其结构是在壶体上口有壶盖,壶体侧面接有壶嘴,壶体上设有提手,壶体下部为双层壶底,下壶底上有受热管通向上壶底的底部空间,在壶体内设有上升受热管,其上口伸至壶嘴,其下口与上壶底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壶底结构及在壶体内增设上升受热管,实现了热能的充分利用,热能散发量大幅度缩小,比同等容量的烧水壶将冷水烧至沸点的时间缩短了1/3,节能30%,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烧水壶,具体地说是一种节能烧水壶。目前通用的烧水壶是在壶体上口有壶盖,壶体侧面接有壶嘴,壶体上设有提手,壶底则为单层平底。这种烧水壶受热面积小,热量散失大,热能利用底,因此冷水烧至沸点的时间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热能利用率高的节能烧水壶,以节约能源,并且缩短烧水的时间,达到节能节时。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节能烧水壶是在壶体上口有壶盖,壶体侧面接有壶嘴,壶体上设有提手,壶体下部为双层壶底,下壶底上有受热管通向上壶底的底部空间,在壶体内设有上升受热管,其上口伸至壶嘴,其下口与上壶底相连接。本节能烧水壶是在原有烧水壶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主要改进点是将单层壶底改为双层壶底,上壶底的底部空间通过下壶底上的受热管接收热量,从而使上下两层壶底均可吸收热量,由此加快了冷水烧至沸点的速度;并且由于热量通过受热管进入双层壶底的夹层空间,所以还使得热能散发量大幅度缩小,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在壶体内设置的上升受热管,使进入上壶底下层空间的烟气有了一个上升及外溢的通道,且上升的烟气在上升受热管中还具有加热壶中水的效果,属于热能的二次利用,可促进水的加速烧开,进一步缩短烧水时间。本技术通过改变壶底结构及在壶体内增设上升受热管,实现了热能的充分利用,比同等容量的烧水壶将冷水烧至沸点的时间缩短了1/3,节能30%,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下壶底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节能烧水壶的壶体4呈圆筒状,上口有壶盖,侧面接有壶嘴,顶部设有提手。在下壶底7上接有受热管5,受热管5的上部接连接架3,连接架3的外沿接连接圈6,上壶底2的周边与连接圈6相连接。这样上壶底2与下部的连接架3和周边的连接圈6共同形成了一个对上壶底进行加热的受热空间。在壶体4内还设有一上升受热管1,其上口伸至壶嘴,其下口连接在壶底2的中间,形成了一个具有热能二次利用的烟气上升加热通道。下壶底7上的受热管5有至少两个以上,对称分布于壶底7上。图2中,在下壶底7上设置了八个均匀分布的受热管5,使炉灶的热量得以更多、更顺利地进入双层壶底的夹层空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烧水壶,在壶体上口有壶盖,壶体侧面接有壶嘴,壶体(4)上设有提手,其特征在于壶体下部为双层壶底(2、7),下壶底(7)上有受热管(5)通向上壶底(2)的底部空间,在壶体(4)内设有上升受热管(1)其上口伸至壶嘴,其下口与上壶底(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烧水壶,在壶体上口有壶盖,壶体侧面接有壶嘴,壶体(4)上设有提手,其特征在于壶体下部为双层壶底(2、7),下壶底(7)上有受热管(5)通向上壶底(2)的底部空间,在壶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进义狄进忠
申请(专利权)人:狄进义狄进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