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779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其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多个上导腿以及与多个上导腿对应设置的多个下导腿。上模座的下端设有多个导柱。下模座的上端设有与多个导柱相适配的多个导套。任意一个上导腿设于上模座的下端,任意一个上导腿具有第一侧壁。任意一个下导腿设于下模座的上端,任意一个下导腿具有与第一侧壁相适配的第二侧壁,从而当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上导腿的第一侧壁能沿下导腿的第二侧壁移动。当上模座和下模座处于开模状态时,任意一个导柱和与其对应的导套之间的距离大于任意一个上导腿和与其对应的下导腿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能有效抵消模具合模时产生的侧向力,使合模更加顺畅。模更加顺畅。模更加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了模具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人们对汽车的品质有明显的提高。各种新型汽车层出不穷,导致对汽车制备过程相关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为了增加汽车的安全性能,以及节约加工成本,汽车制造中的各种零件一般是通过融合做成一个整体。由多个零件组合而成的总零件,其硬度和尺寸相应的变大变强。零件变大变强,模具制造难度系数会大大的增加。模具的尺寸需要适应零件的尺寸,而调整为更大尺寸的模具。而大尺寸的模具在合模时,会产生更大的侧向力。侧向力即方向与合模方向不同的作用力。过大的侧向力,会使合模不顺,给模具的合模和导向带来问题。
[000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做出改进,以使其更加适应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其能有效抵消模具合模时产生的侧向力,使合模更加顺畅,提高模具加工的精确性,并能保护模具。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包括:
[0007]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下端设有多个导柱;
[0008]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端设有与多个所述导柱相适配的多个导套,任意一个所述导套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导柱沿纵向相对设置,从而当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合模时,所述导柱能插入与其对应的所述导套中;
[0009]多个上导腿,任意一个所述上导腿设于所述上模座的下端,任意一个所述上导腿具有第一侧壁;以及
[0010]与多个所述上导腿对应设置的多个下导腿,任意一个所述下导腿设于所述下模座的上端,任意一个所述下导腿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适配的第二侧壁,从而当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合模时,所述上导腿的第一侧壁能沿与其对应的所述下导腿的第二侧壁移动,且所述上导腿的第一侧壁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接触或具有预设间隔;
[0011]其中,当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处于开模状态时,L1大于L2,其中L1表示任意一个所述导柱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导套之间的距离,L2表示任意一个所述上导腿和与其对应的所述下导腿之间的距离。
[0012]作为优选,L1

L2大于或等于30

40mm。
[0013]作为优选,所述预设间隔的范围值小于0.03mm。
[0014]作为优选,任意一个所述上导腿的第一侧壁在所述上模座上的投影与所述上模座的长度方向呈不为0
°
且不为90
°
的夹角。
[0015]进一步优选,任意一个所述上导腿的第一侧壁在所述上模座上的投影与所述上模
座的长度方向呈45
°
夹角。
[0016]作为优选,任意一个所述上导腿的第一侧壁的材质为铜,任意一个所述下导腿的第二侧壁的材质为不锈钢。
[0017]作为优选,任意一个所述上导腿和所述上模座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键,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定位键的一端嵌设于所述上导腿中,另一端嵌设于所述上模座中。
[0018]进一步优选,任意一个所述上导腿和所述上模座之间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键,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键的设置方向垂直。
[0019]作为优选,任意一个所述下导腿和所述下模座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键,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定位键的一端嵌设于所述下导腿中,另一端嵌设于所述下模座中。
[0020]进一步优选,任意一个所述下导腿和所述下模座之间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键,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键的设置方向垂直。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本技术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通过设置上导腿设于上模座的下端,下导腿设于下模座的上端,设置上导腿具有第一侧壁,下导腿具有与第一侧壁相适配的第二侧壁,从而当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上导腿的第一侧壁能沿下导腿的第二侧壁移动。由此,当模具合模时,上导腿和与其对应的下导腿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有效抵消模具合模时产生的侧向力,使合模更加顺畅,提高模具加工的精确性,并能保护模具。
[0023]本技术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通过设置当上模座和下模座处于开模状态时,任意一个所述导柱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导套之间的距离大于任意一个所述上导腿和与其对应的所述下导腿之间的距离,从而当模具合模时,上导腿和下导腿先接触导向,导柱再开始进入与其对应的导套中进行导向,由于先由上导腿和下导腿进行了初步定位以及侧向力的消除,使得导柱能够精确的进入导套中起到精确定位作用,避免了导柱导套无法对准而造成的导柱导套及模具的损坏,从而使模具合模更加顺畅,使模具能够稳定工作。
[0024]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部分区域的结构示意图,主要为了展示上导腿和下导腿的接触状态。
[0028]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

上导腿;2

下导腿;3

导柱;4

导套;5

上模座;6

下模座;101

第一侧壁;102

第一定位键;201

第二侧壁;202

第二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参考附图1

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包括上模座5、下模座6、六个导柱3、六个导套4、四个上导腿1和四个下导腿2。其中,导柱3和导套4是相适配的,用于对模具进行导向。
[0031]六个导柱3设于上模座5的下端。其中两个导柱3大体设于上模座5的中间区域。另外四个导柱3设于上模座5的四个拐角处。
[0032]六个导套4设于下模座6的上端。导套4和导柱3是对应设置的。任意一个导套4和与其对应的导柱3沿纵向相对设置,从而当上模座5和下模座6合模时,导柱3能插入与其对应的导套4中,以对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下端设有多个导柱;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端设有与多个所述导柱相适配的多个导套,任意一个所述导套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导柱沿纵向相对设置,从而当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合模时,所述导柱能插入与其对应的所述导套中;多个上导腿,任意一个所述上导腿设于所述上模座的下端,任意一个所述上导腿具有第一侧壁;以及与多个所述上导腿对应设置的多个下导腿,任意一个所述下导腿设于所述下模座的上端,任意一个所述下导腿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适配的第二侧壁,从而当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合模时,所述上导腿的第一侧壁能沿与其对应的所述下导腿的第二侧壁移动,且所述上导腿的第一侧壁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接触或具有预设间隔;其中,当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处于开模状态时,L1大于L2,其中L1表示任意一个所述导柱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导套之间的距离,L2表示任意一个所述上导腿和与其对应的所述下导腿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L1

L2大于等于30mm且小于等于4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间隔的范围值小于0.0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级进模防侧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上导腿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健吴四燕鲁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普热斯勒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