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775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箱,属于垃圾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用于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摆放的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上部设置有沿放置平台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分隔板以及多个沿放置平台宽度方向设置横向分隔板;所述横向分隔板和纵向分隔板分隔形成多个盛放室,所述盛放室内设置有用于收集建筑垃圾的分类箱;所述分类箱上部开设有投料口;所述分类箱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脚轮;所述放置平台两侧设置有由放置平台一侧向远离放置平台一侧倾斜向下的行走坡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辅助工作人员对将建筑回收垃圾进行分类摆放,方便后期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方便后期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方便后期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箱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箱。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建筑施工时,经常会产生一些建筑垃圾。一些建筑垃圾能够再次进行回收利用,如废旧金属、木材以及塑料件等。为了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长将这些能够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单独进行堆放,进而方便后期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箱,能够辅助工作人员对将建筑回收垃圾进行分类摆放,方便后期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箱,包括用于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摆放的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上部设置有沿放置平台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分隔板以及多个沿放置平台宽度方向设置横向分隔板;所述横向分隔板和纵向分隔板分隔形成多个盛放室,所述盛放室内设置有用于收集建筑垃圾的分类箱;所述分类箱上部开设有投料口;所述分类箱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脚轮;所述放置平台两侧设置有由放置平台一侧向远离放置平台一侧倾斜向下的行走坡面。
[000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平台放置于指定的建筑垃圾回收点,在工作人员需要对某一类建筑垃圾进行回收时,将对应的分类箱从盛放室中拉出,进而利用行走脚轮将分类箱移动至相应位置,在完成对建筑垃圾的回收放置后,在将分类箱放回至对应的盛放室中,等待回收车对各个分类箱中的建筑垃圾统一进行回收。
[0006]较佳的,所述分类箱的箱体设置有倾斜的操作面,所述投料口开设于操作面上。/>[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分类箱上设置操作面,并且将投料口设置在操作面上,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需要回收的建筑垃圾投入到分类箱中。
[0008]较佳的,所述投料口处设置有对投料口进行封闭的投料门,所述投料门的上部绕水平轴线与分类箱铰接。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投料口处设置投料门,进而对投料口进行遮挡,防止在降雨时,外界的雨水由投料口灌入到分类箱中;投料门通过将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投料口处,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投料门进行打开和关闭操作。
[0010]较佳的,所述分类箱的一侧开设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处设置有对操作口进行封闭的操作门。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分类箱的一侧开设操作口,进而在需要对分类箱内的建筑垃圾进行统一回收时,通过操作门打开,进而将分类箱中的建筑垃圾进行取出回收,操作方便。
[0012]较佳的,所述分类箱的一侧表面固定有插块,所述盛放室的内壁上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用于与插块插接的插槽;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设置有轴向贯穿插槽顶
壁的定位孔;所述插块上表面设置有轴向贯穿插块的插孔;所述定位孔处设置与用于对定位孔和插孔插接的定位销。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分类箱放置于盛放室内时,将设置在分类箱上的插块插入到定位块的插槽中,进而通过使用定位销对插孔和定位孔插接,从而对分类箱进行限位,防止分类箱在风力等外力的作用下脱离盛放室。
[0014]较佳的,所述盛放室内的放置平台上表面开设有对行走脚轮行走导向的行走导槽。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盛放室内的放置平台上表面开设有行走导槽,进而在将分类箱推入到盛放室内进行放置时,将行走脚轮推入到对行走导槽中,进而方便将分类箱上的插块与定位块上的插槽对齐。
[0016]较佳的,所述分类箱的上表面设置有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绕水平轴线与分类箱铰接。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分类箱的上表面设置有操作把手,进而通过对操作把手进行握持,方便工作人员对分类箱进行移动操作。
附图说明
[0018]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19]图1是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分类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体现投料口与操作口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插块与定位块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放置平台;11、横向分隔板;12、纵向分隔板;13、盛放室;14、行走导槽;2、分类箱;21、操作面;22、投料口;23、投料门;24、操作口;25、操作门;26、行走脚轮;27、操作把手;3、行走坡面;4、插块;41、插孔;5、定位块;51、插槽;52、定位孔;53、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5]实施例:
[0026]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箱,参照图1,包括用于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摆放的放置平台1以及用于收集建筑垃圾的分类箱2。放置平台1设置于指定的建筑垃圾回收点,放置平台1上部设置有沿放置平台1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分隔板12以及多个沿放置平台1宽度方向设置横向分隔板11;横向分隔板11和纵向分隔板12分隔形成多个用于放置分类箱2的盛放室13。
[0027]参照图2和图3,分类箱2的箱体设置有倾斜的操作面21,操作面21上开设有投料口22。投料口22处设置有对投料口22进行封闭的投料门23,投料门23的上部绕水平轴线与分类箱2铰接。投料口22一侧的分类箱2箱壁上开设有操作口24,操作口24处设置有对操作口
24进行封闭的操作门25,操作门25的一侧绕竖直轴线与分类箱2铰接。分类箱2的底部两侧设置有行走脚轮26,分类箱2的上表面设置有操作把手27,操作把手27绕水平轴线与分类箱2铰接。在需要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分类箱2底部的行走脚轮26,方便的将分类箱2移动至相应的回收位置,进而将需要回收建筑垃圾放置到分类箱2中。在完成建筑垃圾的回收放置后,将分类箱2送回盛放室13,等待回收车进行统一回收。
[0028]参照图1和图4,分类箱2的远离操作口24一侧表面固定有插块4,插块4上表面设置有轴向贯穿插块4的插孔41。盛放室13一侧的纵向分隔板12上固定有定位块5;定位块5上开设有用于与插块4插接的插槽51。定位块5的上表面设置有轴向贯穿插槽51顶壁的定位孔52。当插块4插入到插槽51的设置位置后,插孔41与定位孔52轴向对齐。定位孔52处设置与用于对定位孔52和插孔41插接的定位销53。在将分类箱2放置到盛放室13内后,将定位孔52中的定位销53拔出,将定位块5插入到插槽51中,进而将定位销53插入到定位孔52和插孔41中,从而对分类箱2进行移动限位,防止分类箱2从盛放室13内脱出。
[0029]参照图1和图4,盛放室13内的放置平台1上表面开设有对行走脚轮26行走导向的行走导槽14,当分类箱2在行走导槽14中行走时,插块4与插槽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箱,包括用于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摆放的放置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平台(1)上部设置有沿放置平台(1)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分隔板(12)以及多个沿放置平台(1)宽度方向设置横向分隔板(11);所述横向分隔板(11)和纵向分隔板(12)分隔形成多个盛放室(13),所述盛放室(13)内设置有用于收集建筑垃圾的分类箱(2);所述分类箱(2)上部开设有投料口(22);所述分类箱(2)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脚轮(26);所述放置平台(1)两侧设置有由放置平台(1)一侧向远离放置平台(1)一侧倾斜向下的行走坡面(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箱(2)的箱体设置有倾斜的操作面(21),所述投料口(22)开设于操作面(2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口(22)处设置有对投料口(22)进行封闭的投料门(23),所述投料门(23)的上部绕水平轴线与分类箱(2)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峰张继化刘豫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青房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