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拦污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771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拦污栅,它包括一个拦污栅体(1)、两根上端固定桩(2)和两根下端固定桩(3),上端固定桩(2)与下端固定桩(3)二二成组垂直于水面并固定在河道的两侧河岸,拦污栅体(1)的四角分别固定在两根上端固定桩(2)、两根下端固定桩(3)上,使拦污栅体(1)与水流反方向形成夹角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拦截、汇聚河道漂浮物,同时对水流影响较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移动方便,对安装地点要求低,可卷成捆,方便储存。方便储存。方便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拦污栅


[0001]本技术属于河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河面漂浮物及水生植物的拦截、汇聚的移动式拦污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河道河面多有漂浮物及水生植物散布,不方便清理;另外,泵站、水电站运行期间,工程配套的固定式拦污栅无法应对爆发的水生植物处理量,影响机组正常运行。这两种情况下,均需要对漂浮物及水生植物进行有计划地拦截、汇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移动式拦污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解决河道河面漂浮物及水生植物的拦截、汇聚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移动式拦污栅,
[0005]它包括一个拦污栅体、两根上端固定桩和两根下端固定桩,上端固定桩与下端固定桩二二成组垂直于水面并固定在河道的两侧河岸,拦污栅体的四角分别固定在两根上端固定桩、两根下端固定桩上,使拦污栅体与水流反方向形成夹角α。
[0006]更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拦污栅体包含拦污栅条、上端主绳、下端主绳,在平行布置的上端主绳、下端主绳之间垂直间隔安装若干个拦污栅条,整体形成拦污栅体。
[0007]更进一步的是,上端主绳上捆扎若干个浮子,下端主绳上布置若干个坠子,浮子与坠子呈上下对应分布。
[0008]更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拦污栅条包括栅条套筒、栅条内丝、栅条系绳圈,栅条套筒嵌套于栅条内丝外,栅条内丝的两端分设栅条系绳圈,整体形成拦污栅条;若干个拦污栅条通过栅条系绳圈间隔垂直安装在平行布置的上端主绳、下端主绳之间。
[0009]更进一步的是,上端固定桩、下端固定桩均由系绳圈、桩体两部分组成,桩体的顶端设系绳圈。
[0010]本技术的优点是:在对水流影响较小的情况下较好地拦截、汇聚河道漂浮物,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移动方便,对安装地点要求低,可卷成捆,方便储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在河道内布置的俯视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的拦污栅条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1的上端固定桩、下端固定桩示意图。
[0015]图中:1拦污栅体,2上端固定桩,3.下端固定桩,4拦污栅条,5浮子,6坠子,7上端主绳,8下端主绳,9栅条套筒,10栅条内丝,11栅条系绳圈,12桩体,13系绳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
[0017]如图1

图4所示,该移动式拦污栅,它包括一个拦污栅体1、两根上端固定桩2和两根下端固定桩3,上端固定桩2与下端固定桩3二二成组垂直于水面并固定在河道的两侧河岸,拦污栅体1的四角分别固定在两根上端固定桩2、两根下端固定桩3上,使拦污栅体1与水流反方向形成夹角α。
[0018]更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拦污栅体1包含拦污栅条4、上端主绳7、下端主绳8,在平行布置的上端主绳7、下端主绳8之间垂直间隔安装若干个拦污栅条4,整体形成拦污栅体1。
[0019]更进一步的是,上端主绳7上捆扎若干个浮子5,下端主绳8上布置若干个坠子6,浮子5与坠子6呈上下对应分布。
[0020]更进一步的是,浮子5采用低密度橡胶材料,坠子6采用高密度铸钢材料,浮子5、坠子6的形状、尺寸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设定。
[0021]更进一步的是,上端主绳7、下端主绳8的材质、直径、长度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设定。
[0022]更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拦污栅条4包括栅条套筒9、栅条内丝10、栅条系绳圈11,栅条套筒9嵌套于栅条内丝10外,栅条内丝10的两端分设栅条系绳圈11,整体形成拦污栅条4;若干个拦污栅条4通过栅条系绳圈11间隔垂直安装在平行布置的上端主绳7、下端主绳8之间。
[0023]更进一步的是,所述拦污栅条4的布置密度根据河道水流流速、漂浮物、水生植物等实际情况设定。
[0024]更进一步的是,上端固定桩2、下端固定桩3均由系绳圈13、桩体12两部分组成,桩体12的顶端设系绳圈13;上端固定桩2、下端固定桩3的尺寸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设定。
[0025]更进一步的是,夹角α宜为锐角,其大小根据河道水流流速、漂浮物、水生植物等实际情况设定。
[0026]移动式拦污栅在河道内布置完成后,河道中漂浮物及水生植物沿水流方向流动,冲击与水流反方向形成夹角α的拦污栅体,漂浮物会在水流推力拦污栅体方向分解力的作用下,沿着拦污栅体紧贴栅条套筒转动滑向漂浮物聚集区,通过打捞清理出河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式拦污栅,其特征是:它包括一个拦污栅体(1)、两根上端固定桩(2)和两根下端固定桩(3),上端固定桩(2)与下端固定桩(3)二二成组垂直于水面并固定在河道的两侧河岸,拦污栅体(1)的四角分别固定在两根上端固定桩(2)、两根下端固定桩(3)上,使拦污栅体(1)与水流反方向形成夹角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拦污栅,其特征是:所述的拦污栅体(1)包含拦污栅条(4)、上端主绳(7)、下端主绳(8),在平行布置的上端主绳(7)、下端主绳(8)之间垂直间隔安装若干个拦污栅条(4),整体形成拦污栅体(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拦污栅,其特征是:上端主绳(7)上捆扎若干个浮子(5),下端主绳(8)上布置若干个坠子(6),浮子(5)与坠子(6)呈上下对应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拦污栅,其特征是:浮子(5)采用低密度橡胶材料,坠子(6)采用高密度铸钢材料,浮子(5)、坠子(6)的形状、尺寸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设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拦污栅,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军聂朋付兵鲜凡凡李洪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洪泽湖堤防管理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