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泵用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760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泵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真空泵用散热结构,包括泵体电机,所述下支撑架的上方位于泵体电机的外侧安装有上端盖,所述进水接口的一侧位于上端盖的上方安装有出水接口,所述上端盖的内侧安装有吸热层,所述上端盖的一侧安装有散热电机,所述散热电机的一端位于上端盖的内部安装有排气风扇,所述上端盖的下方位于下支撑架的上表面设置有通风口。通过进水接口向吸热层的内部填充冷却水,热量在和吸热层进行接触后会通过将热量向吸热层内部的水分进行传递,可以很好地对泵体电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利用控制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同时工作,使得吸热层内部的水分进行循环,从而保证真空泵的散热效率。从而保证真空泵的散热效率。从而保证真空泵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泵用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真空泵领域,具体是一种真空泵用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按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真空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气体捕集泵和气体传输泵。其广泛用于冶金、化工、食品、电子镀膜等行业。
[0003]但是,由于真空泵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传统的真空泵没有特地的散热装置,大多是直接利用空气散热,散热效果较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真空泵用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泵用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真空泵用散热结构,包括泵体电机、下支撑架和上端盖,所述上端盖的下端安装有下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的上方位于泵体电机的外侧安装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的上方安装有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的一侧位于上端盖的上方安装有出水接口,所述上端盖的内侧安装有吸热层,所述上端盖的一侧安装有散热电机,所述散热电机的一端位于上端盖的内部安装有排气风扇,所述上端盖的下方位于下支撑架的上表面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下支撑架贯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接口、出水接口均与吸热层贯通连接,所述吸热层为硅胶材质构件,且吸热层与上端盖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电机与排气风扇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撑架与上端盖的连接处安装有转动耳板,所述上端盖与下支撑架通过转动耳板转动连接,所述上端盖为磁性材质构件。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体电机的一端安装有泵体,且泵体电机的外侧位于上端盖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卡口,所述下支撑架的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安装孔。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安装孔与下支撑架贯通连接,所述泵体电机、泵体通过螺栓与螺纹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卡口与上端盖贯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端盖的下方位于下支撑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端盖卡槽,所述下支撑架的下表面安装有移动滚轮。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滚轮与下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上端盖与下支撑架通过端盖卡槽卡接,所述端盖卡槽的内侧安装有磁铁层。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装置主体通过增加泵体的外
部散热方式,从而保证了泵体的使用寿命,在上端盖安装完成后则内侧壁的吸热层会和泵体电机进行接触,通过进水接口向吸热层的内部填充冷却水,在泵体电机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热量在和吸热层进行接触后会通过将热量向吸热层内部的水分进行传递,可以很好地对泵体电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帮助真空泵的散热效果,同时在真空泵体持续工作过程中可以利用控制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同时工作,使得吸热层内部的水分进行循环,从而保证真空泵的散热效率,同时循环后的水在降温后可以继续使用,避免产生较大的浪费,在上端盖一侧的散热电机可以控制排气风扇进行工作,控制上端盖内部的气体的流动速率,从而也可以很好地帮助装置的散热。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真空泵用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真空泵用散热结构中上端盖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一种真空泵用散热结构中上端盖的剖视图。
[0017]图中:1、泵体电机;2、上端盖;3、吸热层;4、泵体;5、下支撑架;6、电机卡口;7、移动滚轮;8、转动耳板;201、散热电机;202、排气风扇;203、进水接口;204、出水接口;501、端盖卡槽;502、通风口;503、螺纹安装孔;504、磁铁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真空泵用散热结构,包括泵体电机1、下支撑架5和上端盖2,上端盖2的下端安装有下支撑架5,下支撑架5的上方位于泵体电机1的外侧安装有上端盖2,上端盖2的上方安装有进水接口203,进水接口203的一侧位于上端盖2的上方安装有出水接口204,上端盖2的内侧安装有吸热层3,上端盖2的一侧安装有散热电机201,散热电机201的一端位于上端盖2的内部安装有排气风扇202,上端盖2的下方位于下支撑架5的上表面设置有通风口502,通风口502与下支撑架5贯通连接。
[0019]在图1、2、3中:进水接口203、出水接口204均与吸热层3贯通连接,吸热层3为硅胶材质构件,且吸热层3与上端盖2固定连接,散热电机201与排气风扇202转动连接,下支撑架5与上端盖2的连接处安装有转动耳板8,上端盖2与下支撑架5通过转动耳板 8转动连接,上端盖2为磁性材质构件,泵体电机1的一端安装有泵体4,且泵体电机1 的外侧位于上端盖2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卡口6,下支撑架5的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安装孔 503,螺纹安装孔503与下支撑架5贯通连接,泵体电机1、泵体4通过螺栓与螺纹安装孔 503固定连接,电机卡口6与上端盖2贯通连接,上端盖2的下方位于下支撑架5的上表面设置有端盖卡槽501,下支撑架5的下表面安装有移动滚轮7,移动滚轮7与下支撑架5 转动连接,上端盖2与下支撑架5通过端盖卡槽501卡接,端盖卡槽501的内侧安装有磁铁层504。
[0020]在图1、2中:利用将转动上端盖2和下支撑架5之间的转动耳板8,将上端盖2和下支撑架5上的端盖卡槽501进行卡接,可以方便上端盖2的安装和拆卸,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将泵体和下支撑架5进行安装或是拆卸。
[0021]在图2、3中:在上端盖2安装完成后则内侧壁的吸热层3会和泵体电机1进行接触,利用控制进水接口203和出水接口204同时工作,使得吸热层3内部的水分进行循环,从而保证真空泵的散热效率,同时循环后的水在降温后可以继续使用,避免产生较大的浪费,在上
端盖2一侧的散热电机201可以控制排气风扇202进行工作,保证对泵体的散热效率。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先通过螺栓将泵体电机1、泵体4和下支撑架 5上的螺纹安装孔503进行连接,利用将转动上端盖2和下支撑架5之间的转动耳板8,将上端盖2和下支撑架5上的端盖卡槽501进行卡接,端盖卡槽501内部的磁铁层504和下支撑架5进行吸附,同时在上端盖2安装完成后则内侧壁的吸热层3会和泵体电机1进行接触,通过进水接口203向吸热层3的内部填充冷却水,在泵体电机1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热量在和吸热层3进行接触后,会通过将热量向吸热层3内部的水分进行传递,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可以很好地对泵体电机1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帮助真空泵的散热效果,同时在真空泵体持续工作过程中可以利用控制进水接口203和出水接口204同时工作,使得吸热层3内部的水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泵用散热结构,包括泵体电机(1)、下支撑架(5)和上端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2)的下端安装有下支撑架(5),所述下支撑架(5)的上方位于泵体电机(1)的外侧安装有上端盖(2),所述上端盖(2)的上方安装有进水接口(203),所述进水接口(203)的一侧位于上端盖(2)的上方安装有出水接口(204),所述上端盖(2)的内侧安装有吸热层(3),所述上端盖(2)的一侧安装有散热电机(201),所述散热电机(201)的一端位于上端盖(2)的内部安装有排气风扇(202),所述上端盖(2)的下方位于下支撑架(5)的上表面设置有通风口(502),所述通风口(502)与下支撑架(5)贯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口(203)、出水接口(204)均与吸热层(3)贯通连接,所述吸热层(3)为硅胶材质构件,且吸热层(3)与上端盖(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电机(201)与排气风扇(202)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撑架(5)与上端盖(2)的连接处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泰鑫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