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7389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包括:壳体;动触头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所述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铰接,具有一转动中心;第一导电杆上设置有触点,所述触点设置于第一导电杆远离第二导电杆的一端,所述动触头组件具有常规状态以及斥开状态;常规状态为用以与静触头配合实现合闸的状态,斥开状态为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之间形成夹角a,夹角a为钝角;锁定组件,与动触头组件相连,用于在动触头组件处于常规状态给予其保持常规状态的锁定力F1;短路故障时电动斥力对第一导电杆的推动力Fc;锁定力F1小于推动力Fc;该断路器能够增大开距,提高产品的分断能力。能力。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低压塑壳断路器是一种保护性电器,具有一定的限流分断能力,当电路发生短路时,断路器通过跳闸来切断故障电流,以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
[0003]塑壳断路器在短路分断时,其触头机构的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断开,动、静触头之间会产生电弧,通过使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增加开距,电弧电压会迅速提高,从而限制了故障电流的增加,降低了短路电流的电磁效应,但是由于现有断路器体积大小的限定,导致动、静触头之间的开距都较短,因此,现有的断路器的存在开距短、限流效果一般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开距较短、限流效果一般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增大开距、提高断路器分断能力的低压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包括:壳体;动触头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所述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铰接,具有一转动中心;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动触头组件(2),包括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22),所述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22)铰接,具有一转动中心;第一导电杆(21)上设置有触点(23),所述触点(23)设置于第一导电杆(21)远离第二导电杆(22)的一端,所述动触头组件(2)具有常规状态以及斥开状态;常规状态为用以与静触头配合实现合闸的状态,斥开状态为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22)之间形成夹角a,夹角a为钝角;锁定组件(3),与动触头组件(2)相连,用于在动触头组件(2)处于常规状态给予其保持常规状态的锁定力F1;短路故障时电动斥力对第一导电杆(21)的推动力Fc;锁定力F1小于推动力F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复位件(92),复位件(92)处于动触头组件(2)的运动轨迹的末端附近,用以与斥开状态的第一导电杆(21)接触,以使第一导电杆(21)从斥开状态复位至常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2)处于斥开状态时,锁定组件(3)具有给予动触头组件(2)保持斥开状态的锁定力F2,复位件(92)与第一导电杆(21)的接触力为Ff,锁定力F2小于接触力Ff。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旋转腔(31),设置于其中一导电杆上并位于转动中心一侧,第一旋转腔(31)内设有限位凸台(4),以及位于限位凸台(4)两侧的第一腔(5)和第二腔(51);第一触头轴(32),设置于另一导电杆上,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旋转腔(31);在常规状态时,所述第一触头轴(32)位于第一腔(5)内;在斥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触头轴(32)位于所述第二腔(51)内;弹性件(33),一端与所述第一触头轴(32)或设置有第一触头轴(32)的导电杆相连,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超鹏令狐绍江卢山念袁辉袁波高腾飞陆俊谦臧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