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汉大学专利>正文

手机扩音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7388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手机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机扩音支架,包括底板、支撑板、第一扩音装置以及第二扩音装置;支撑板置于底板上部并与底板并行;第一扩音装置置于支撑板和底板之间;第二扩音装置垂直置于支撑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满足不同手机放置方式、结构简单以及确保收音效果的手机扩音支架。单以及确保收音效果的手机扩音支架。单以及确保收音效果的手机扩音支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机扩音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手机配件
,涉及一种手机扩音支架,尤其涉及一种拼接式手机扩音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手机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正向超薄发展,迫使厂家减小喇叭的尺寸,从而导致手机声音普遍偏小的现状。为了增加手机的娱乐效果,市面上也有手机支架内置音箱等电器设备,使得手机在放置在手机支架上时,可以将手机的音量外扩。但是这些手机支架都结构复杂,价格不菲,且体积庞大。
[0003]例如,专利号是201420357766.0的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简易手机扩音支架,它包括支架主体、密封圈;密封圈包括中空并且相连的收音段和连接段;支架主体包括放置段、扩音段;放置段水平方向延伸,一端连接扩音段的底端,另一端连接密封圈的连接段;扩音段垂直方向向上延伸,整体成喇叭状,在顶端开设有出音孔;放置段与扩音段内部为中空结构,构成音腔;收音段成喇叭状。该专利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体积小,同样可以实现扩音功能。但其是通过手机背部获取收音并进行扩音的方式,但是,现在很多手机的外放都是设置在手机外边缘,并非设置在手机屏幕后背处,这样的收音,难免会导致收音不全,进而扩音效果难以确保。
[0004]再例如,专利号是201721245079.X的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手机扩音支架,包括呈水平放置的保护壳状态和经折叠后竖立放置的支架状态,在手机扩音支架为保护壳状态时,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组成连通的手机收纳槽;在第二支撑部相对第一支撑部折叠翻转到与第一支撑部夹角呈预设夹角时,手机扩音支架由保护壳状态转化为支架状态,此时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呈预设夹角设置;第一收纳槽用于支撑手机下端,第一收纳槽的第一底壁用于对手机背面进行支撑,且第一收纳槽设有预留喇叭孔用于与手机的喇叭孔对齐,上述结构使得手机纸质包装盒及其内部纸质保护壳在成本几乎不变的基础上,手机包装盒内部的纸质保护壳可以进行简单折叠后变成一个手机扩音支架,从而增加手机包装盒的利用价值。虽然结构简单,也属于废弃物品再利用,但是,该手机的扩音方式仅限于手机是竖放状态,不能满足手机是横式(便于看影视作品)的使用要求。
[0005]再例如,专利号是201721855447.2的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手机扩音支架,包括固定在手机底面的底板和用于聚拢手机外放声音的扩音装置,扩音装置通过伸缩件与底板连接;扩音装置包括一块防止声音向外扩散的聚音平板和两块防止声音向两侧扩散的聚音侧板,两块聚音侧板分别通过铰链铰接在聚音平板的两侧;伸缩件的一端与底板滑动连接,伸缩件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装置与聚音平板铰接,铰接装置包括与伸缩件固定的连接轴和套设在连接轴上的转动环,转动环与聚音平板固定,连接轴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布有弹性凸起,聚音平板的侧边与弹性凸起配合以固定聚音平板的翻转角度。本技术利用声音的聚拢和反射原理将手机外放声音进行适当的放大。一个简单的翻转结构,利用物理原理,就能实现扩音的功效,简约而不简单。但是,该专利在使用时需要和手机背部(电池)
贴合,进而用于支撑手机并进行扩音,贴合的方式,不利于手机散热,尤其是手机背部的电池的散热,长久使用,难免会造成电池损伤或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满足不同手机放置方式、结构简单以及确保收音效果的手机扩音支架。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手机扩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扩音支架包括底板、支撑板、第一扩音装置以及第二扩音装置;所述支撑板置于底板上部并与底板并行;所述第一扩音装置置于支撑板和底板之间;所述第二扩音装置垂直置于支撑板上。
[0009]作为优选,本技术所采用的第二扩音装置通过榫卯结构垂直置于支撑板上。
[0010]作为优选,本技术所采用的第一扩音装置包括第一扩音腔;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第一扩音腔相贯通的第一收音口;所述第一扩音腔置于支撑板和底板之间;所述第一扩音腔呈喇叭口状。
[0011]作为优选,本技术所采用的第一收音口的形状整体呈矩形或腰型孔。
[0012]作为优选,本技术所采用的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背板以及挡板;所述背板以及挡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收音口置于背板以及挡板之间;所述挡板的高度低于背板的高度。
[0013]作为优选,本技术所采用的背板通过榫卯结构设置在支撑板上表面。
[0014]作为优选,本技术所采用的第二扩音装置是由板材通过榫卯结构拼接的整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二扩音装置的侧壁上设置有扩音口以及第二收音口;所述第二扩音装置内设置有分别与扩音口以及第二收音口相贯通的第二扩音腔;所述第二扩音腔整体呈圆锥状。
[0015]作为优选,本技术所采用的背板在第二扩音装置侧壁上的投影线是L;所述挡板在第二扩音装置侧壁上的投影线是L;所述第二收音口置于L和L之间。
[0016]作为优选,本技术所采用的第二收音口的形状整体呈矩形或腰型孔。
[0017]作为优选,本技术所采用的第二扩音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扩音装置内部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第二扩音装置的内部分为相互独立的上部空腔和底部空腔;所述第二扩音腔置于底部空腔中;所述上部空腔的顶部开口。
[0018]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扩音支架,手机扩音支架包括底板、支撑板、第一扩音装置以及第二扩音装置;支撑板置于底板上部并与底板并行;第一扩音装置置于支撑板和底板之间;第二扩音装置垂直置于支撑板上。本技术一改传统的仅有一个扩音装置的模式,采用两组扩音装置,直接满足手机在横放或竖放时要求,使用非常的便利。同时,本技术所采用的第一收音口5或第二收音口6与手机底部的外放正对且相连通,能确保收音及扩音效果。此外,本技术大多采用榫卯结构直接拼接或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手机扩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手机扩音支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
[0023]1‑
第一扩音腔;2

底板;3

支撑板;4

背板;5

第一收音口;6

第二收音口;7

挡板;8

第二扩音腔;9

收纳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见图1以及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扩音支架,包括底板2、支撑板3、第一扩音装置以及第二扩音装置;支撑板3置于底板2上部并与底板2并行;第一扩音装置置于支撑板3和底板2之间;第二扩音装置垂直置于支撑板3上。本技术一改传统的仅有一个扩音装置的模式,采用两组扩音装置,直接满足手机在横放或竖放时要求,使用非常的便利。
[0025]为了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扩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扩音支架包括底板(2)、支撑板(3)、第一扩音装置以及第二扩音装置;所述支撑板(3)置于底板(2)上部并与底板(2)并行;所述第一扩音装置置于支撑板(3)和底板(2)之间;所述第二扩音装置垂直置于支撑板(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扩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音装置通过榫卯结构垂直置于支撑板(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机扩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音装置包括第一扩音腔(1);所述支撑板(3)上开设有与第一扩音腔(1)相贯通的第一收音口(5);所述第一扩音腔(1)置于支撑板(3)和底板(2)之间;所述第一扩音腔(1)呈喇叭口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扩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音口(5)的形状整体呈矩形或腰型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扩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背板(4)以及挡板(7);所述背板(4)以及挡板(7)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收音口(5)置于背板(4)以及挡板(7)之间;所述挡板(7)的高度低于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刚蒋文棋刘文俊刘晗陈琛杨雅茹常欣魏炫徐婉怡任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