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蚊虫幼虫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932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蚊虫幼虫诱捕器,属于诱捕器领域,包括:外壳,外壳内部为腔体,腔体设有至少2个相互独立的收集器,每个收集器在水平平面上均匀分布,收集器设有一个开口,内部为容纳水的收集腔;所述的外壳形成至少一个开口,以使得蚊虫能够进入外壳的腔体内部;水收集单元,其用于收集水,并能够均匀的向每个收集器输送水以满足收集器对水的需要;排水管,当收集器中的水高于某一液面的时候,其能够将收集器中的水排出以限制收集器中的水量。够将收集器中的水排出以限制收集器中的水量。够将收集器中的水排出以限制收集器中的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外蚊虫幼虫诱捕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收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验中经常需要用到蚊子的幼虫,现有通常都是直接去野外的坑洼积水坑直接收集,一方面收集特别的不方面,另一方面,收集到的蚊虫含有大量的杂虫以及杂质,影响蚊虫实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野外蚊虫幼虫诱捕器,包括:
[0004]外壳,外壳内部为腔体,腔体设有至少2个相互独立的收集器,每个收集器在水平平面上均匀分布,收集器设有一个开口,内部为容纳水的收集腔;所述的外壳形成至少一个开口以使得蚊虫能够进入外壳的腔体内部;
[0005]水收集单元,其用于收集水,并能够均匀的向每个收集器输送水以满足收集器对水的需要;
[0006]排水管,当收集器中的水高于某一液面的时候,其能够将收集器中的水排出以限制收集器中的水量。
[0007]作为改进,水收集单元包括有收集水的漏斗、与漏斗的下部连通的中心管、和中心管连通的分水管,分水管的数量至少为收集器的数量,每个分水管的一端和中心管连通,另一端朝向收集器,分水管能够将漏斗收集到的水均匀的分到每个收集器。
[0008]作为改进,收集器的收集腔的截面为扇形,其收集器的开口朝向,和收集器对应的分水管的端部朝向收集器的收集腔。
[0009]作为改进,所述的外壳的上部设有一个盖板以防止水分的过度流失,盖板设有一个开口部以使得盖板和外壳形成所述的开口。
[0010]作为改进,每个收集器设有一个缺口,收集腔的缺口形成一个排水腔,排水腔和排水管连通,收集腔和排水腔连通以将收集腔的水高于某一液面,收集腔中的水进入排水腔。
[0011]作为改进,所述的排水管为第一排水管,外壳的底部设有通道,排水管从通道中露出。
[0012]作为改进,排水管为第二排水管,其从外壳的侧面露出并弯曲朝下。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整体的示意图;
[0014]图2是水收集单元的示意图;
[0015]图3是外壳内部的示意图;
[0016]图4是外壳内部;
[0017]图5是收集器;
[0018]图6是外壳底部;
[0019]图7是第一排水管示意图;
[0020]图8是第二排水管位置示意图;
[0021]图9是开口位置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100

外壳,110

卡柱,120

通道,200

水收集单元,210

漏斗,220

中心管,230

分水管,300

第一排水管,400

收集器,410

缺口,500

排水腔,600

第二排水管,700

盖板,800

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野外蚊虫幼虫诱捕器,包括外壳100、水收集单元200和排水管。
[0025]如图3所示,外壳100外壳内部为腔体,腔体设有4个相互独立的收集器400,每个收集器在水平平面上均匀分布,每个收集器的形状如图5所示,收集器400设有一个开口,内部为容纳水的收集腔。所述的外壳100形成一个开口800以使得蚊虫能够进入外壳的腔体内部。
[0026]图2为水收集单元200,其用于收集水,并能够均匀的向每个收集器输送水以满足收集器对水的需要,具体的水收集单元200包括有收集水的漏斗210、与漏斗210的下部连通的中心管220、和中心管连通的分水管230,分水管230的数量至少为收集器的数量,在本实施例当中为四个,每个分水管的一端和中心管220连通,另一端竖直朝向收集器400,分水管能够将漏斗210收集到的水均匀的分到每个收集器400,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可以向漏斗直接加水,漏斗平时也收集雨水。
[0027]所述的排水管用于当收集器中的水高于某一液面的时候,其能够将收集器400中的水排出以限制收集器中的水量,在下文中会对其详细的描述。
[0028]如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当中,收集器400的收集腔的截面为扇形,其为圆形的四分之一,其收集器的开口朝向,和收集器对应的分水管的端部朝向收集器的收集腔,本实施例的四个收集器形成一个圆形外部轮廓,其和外壳能够相互配合,四个收集器刚好容纳在外壳当中。
[0029]如图5所示,为一个收集器的示意图,每个收集器设有一个缺口410,该缺口优选为扇形,收集腔的四个扇形缺口形成一个排水腔500(见图3),排水腔和排水管连通,收集腔和排水腔连通以将收集腔的水高于某一液面,收集腔中的水进入排水腔500。如图7所示,所述的排水管为第一排水管300,外壳100的底部设有通道120,第一排水管从通道中露出,第一排水管一端位于排水腔的底部,另一端露出外壳,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当中,第一排水管和排水腔的连接处设有隔离网以将幼虫隔离。在一些实施例当中,收集腔和排水腔之间设有流水的通道(图中未示出),该通道上有隔离网以将幼虫隔离在收集腔中,该通道优选的为圆形,大小根据收集腔实际情况调整即可,可以选择较小的通道。
[0030]在另一些实施例当中,如图8所示,排水管为第二排水管600,其从外壳的侧面露出并弯曲朝下。
[0031]所述的外壳的上部设有一个盖板700以防止水分的过度流失,盖板设有一个开口
部以使得盖板和外壳100形成所述的开口800,蚊虫从开口进入收集器并在收集器中产卵。
[0032]本实施例所述的修诱捕器,在使用的时候,在草丛或者树荫底下挖个坑,把诱捕器放进去把盖板盖上,灌上水,就会有一个幽暗的水体环境,蚊子会过去产卵,5

7天过去收集一次,所述的盖板能够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可以在一个蚊子比较多的区域 间隔放本实施例所述的诱捕器,每隔几天收集,就可以把该区域的所有种类的蚊子幼虫捕捉到 ,提高采集效率、降低成本, 避免有现有技术当中看运气找水坑收集幼虫的方式 。本专利技术采用多个收集器,如果采集周期较长的情况下,可以减少采集间隔时间,以满足实验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排水管能够插入土中以提高排水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蚊虫幼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外壳内部为腔体,腔体设有至少2个相互独立的收集器(400),每个收集器在水平平面上均匀分布,收集器(400)设有一个开口,内部为容纳水的收集腔;所述的外壳(100)形成至少一个开口(800)以使得蚊虫能够进入外壳的腔体内部;水收集单元(200),其用于收集水,并能够均匀的向每个收集器输送水以满足收集器对水的需要;排水管,当收集器中的水高于某一液面的时候,其能够将收集器(400)中的水排出以限制收集器中的水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蚊虫幼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水收集单元(200)包括有收集水的漏斗(210)、与漏斗(210)的下部连通的中心管(220)、和中心管连通的分水管(230),分水管(230)的数量至少为收集器的数量,每个分水管的一端和中心管(220)连通,另一端朝向收集器(400),分水管能够将漏斗(210)收集到的水均匀的分到每个收集器(400)。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东付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